沈燕
摘 要:貧困生作為學生群體中的“特殊群體”,始終都會招來人們對他們多方面的關注,因為各方面的原因,他們往往比一般學生更容易出現(xiàn)自卑、焦慮、自閉、迷惘、嫉妒、攀比等心理問題。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比較多地接觸班級的貧困生,對于他們身上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如何應對也有一些看法: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好積極引導,以情動人,設身處地為貧困生著想,對癥下藥是從根子上解決貧困生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貧困生;心理健康;人生觀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在物質欲望得到滿足之后,社會也從當初的關注人們的外在需求逐漸過渡到關心人們內在的精神訴求,即精神健康問題。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有生力量,是整個社會的希望,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關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界普遍認為的標準是“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能從心理上接納自己;用于面對現(xiàn)實且對生活和自己充滿信心;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人際關系良好;學習方法得當;能應付一切挫折?!钡┠陙硎澜绺鞯貙W校出現(xiàn)的種種事件又一次引起我們的關注,自殺、自虐、離家出走、斗毆、早戀、校園暴力等詞語讓我們觸目驚心,我們似乎看到本應五彩斑斕的花園里灑滿零落的花瓣,本應是鶯歌燕舞的欣欣向榮景象,此時卻是一片靜謐……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其中任何一方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孩子心理的扭曲,從而給社會的發(fā)展埋下長久的隱患。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而言,他們是孩子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中接觸較多的一類人,老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又是教師中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和班級孩子的接觸比其他任課老師要多很多,肩上擔負的責任也要大很多。
貧困生是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各種原因導致他們家庭經(jīng)濟暫時困難,而這種經(jīng)濟上的困難往往會造成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造成貧困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因素。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向金錢看齊,逐漸讓“金錢唯一論”成為社會輿論的導向,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日漸疏遠,這種世俗的風氣在近幾年也逐漸滲透到學校這片本應該很純凈的土地上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潮也日漸強勁,很多學生在課間談論的問題不再是學習問題,而是自己新買了一件衣服或者其他什么物品。筆者在和班級學生談話時了解到,班級里特別是宿舍里只要有同學擁有了一件時髦物品,往往會勾起其他同學的羨慕之情,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購買欲望。當然,這對于有經(jīng)濟能力的學生而言不是問題,但是對于貧困生而言卻是很大的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負擔。現(xiàn)在的學生自尊心都很強,他們不想讓自己在這個群體中以一種弱者的姿態(tài)存在,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打腫臉充胖子”的現(xiàn)象,這對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會逐漸扭曲,這會給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埋下隱患。筆者班級里就有這樣一位單親家庭的學生,靠父親在外打工維持家用,經(jīng)濟條件比較拮據(jù),通過和她舍友及好友的談話了解到,這位同學平時在學校花錢并不節(jié)儉,班級里只要有同學新買了衣服或者包之類的物品,幾天之后總會發(fā)現(xiàn)她也有了相似的物品。新學期開學,宿舍有同學將手提電腦帶到學校來,而這位同學甚至萌生了伸手向父親要錢買電腦的念頭……基于這樣的情況,筆者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找這位學生談話,通過談話我了解到,因為家庭的變故,她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而她平時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雖然是單親家庭,但因為母親離世時尚且年幼,所以爺爺奶奶基本不讓她做什么家務,以至于到現(xiàn)在十九歲的年齡連基本的個人生活都是爺爺奶奶一手操辦。我問了她一個問題“假如哪一天爺爺奶奶老了,需要你來照顧他們,你會嗎?”她聽了之后有了片刻的發(fā)愣,之后就很勉強地笑了笑,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的愧疚。她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哪一天爺爺奶奶或者爸爸會需要我來照顧,我總覺得我還是個孩子,而他們做這些事情是正常的?!碑攩柤盀槭裁丛趯W校花錢如此大手大腳時,她說:“我不想讓班上同學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是單親家庭,所以他們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這樣我和他們就是一樣的了。我受不了他們在背后對我的指指點點,有時候走在路上,我明明可以感受到背后那種異樣的眼光,我恨不得趕緊逃走……”聽到這,我感到非常震驚,家庭給予孩子的影響是莫大的,而她的家人從來沒有教育她要直面人生,教育她要學會感恩,也從來沒有讓她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只是一味地給予,或許是不想讓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可能出發(fā)點也是好的,但在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之后,卻忽視了對孩子精神上的引導和教育,從而造成了“出力不討好”的局面。
對于貧困生而言,他們的經(jīng)濟問題固然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多多關注,但是隱藏在經(jīng)濟問題背后的心理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在這方面,班主任能夠做的應該是在班級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班級學生能夠正確看待生命中的順境和逆境,并且坦然面對,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和生活,同時,也要有適當?shù)耐緩结尫艍毫?。這位貧困生就是不會自我釋放壓力的典型,面對單親家庭的事實,她想到的是一味地掩蓋事實,不想讓其他同學知道她家的具體情況,追根究底,可能是因為整個社會環(huán)境長久以來就給人一種錯覺,即單親家庭的孩子是生活在不健全的環(huán)境中,那他們的性格或者個性也應該不會很健全,所以,這個孩子才會有以上的言語。這是在貧困生中很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遇到了問題不愿意和別人溝通,總是采取自我封閉的方式,有什么心事都放在心里,對周圍的人缺乏信任感,不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不善于體諒他人,這是一種典型的人際交往弱勢心理現(xiàn)象。筆者在和這位同學交談之后,給她提供了良好的釋放壓力途徑,并讓她嘗試不要先入為主地去猜測別人的想法,每天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生活,同時也要體諒父親及家人為她做的一切,學會為家人分擔,學會感謝別人為她所做的一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她明顯改變了,在和家長溝通之后,我也了解到她在家里能夠學著幫助家人做很多事情,周圍的人都覺得她好像懂事了很多。在一次周記交流的過程中,她寫給我一段話“自從上次和老師聊天后,我明白了很多。以前,我總是覺得別人會看不起我,不想和我交朋友,所以我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在家里我也從來不知道體諒爸爸,覺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模鋵?,這么多年來,我發(fā)現(xiàn)爸爸真的老了很多,看著爺爺奶奶彎著腰給我做飯,我真的很心疼。我以后不會這樣了,我會學著做很多事情,幫他們分擔,在學校我也會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同學,希望他們不要排斥我。”看到這些話,我感到很欣慰,我也深刻地認識到對于一個貧困生的成長而言,精神上的幫助要遠勝于物質上的幫助,金錢也許可以解決她生活上一時的拮據(jù),但精神上的安慰卻可能讓她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