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風芹
摘要:加強駕駛員和車輛管理,保障行車安全,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只有通過堅持不懈、事無巨細地進行安全教育、提示,大力推行公務車輛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才能不斷增強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消除麻痹思想,有效預防、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駕駛員管理;行車安全;有效辦法
中圖分類號:F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最近,社科院等機構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社會藍皮書》指出,2012年每百戶家庭私人汽車擁有量超過了20輛,中國正式進入“汽車社會”。但是,全社會交通安全觀念、交通文明意識和駕駛員安全駕駛技能卻明顯滯后。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2012年,全國共查處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交通違法行為2649萬起,平均每天7萬多起。全國接報涉及人員傷亡的路口通事故4.6萬起,造成1.1萬人死亡、5萬人受傷,分別上升17.7%、16.5%和12.3%。因此,增強駕駛員的安全行車意識和遵章守紀意識,提高駕駛水平,是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重要舉措,刻不容緩。
一、要認清交通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性
很多人都有“行車自有三分險,突然事故不可免”的想法,認為交通事故是隨機性的偶然事件,但從哲學的基本原理分析,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亦有規(guī)律可循,通常在以下五種情況下易發(fā)生車輛事故:
一是自控能力差的駕駛員事故率高。有的駕駛員因為組織紀律性差,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淡薄而發(fā)生車輛事故;有的駕駛員感情容易波動,脾氣急躁,好逞英雄,開快車、開賭氣車、開病車、開違章車而發(fā)生車輛事故;有些駕駛員則因為動作遲鈍、反應慢,遇到險情心慌意亂不能果斷處理而發(fā)生車輛事故。
二是路寬車少事故率高。車輛事故的多發(fā)地段,往往在道路寬闊、視線良好、行駛車輛少的路段,駕駛員容易麻痹大意、開快車。由于車速快,駕駛員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前方,觀察范圍變小,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道路兩旁的情況。行人同樣在路寬車少的路段不注意觀察道路上車輛來往情況,在橫穿馬路時對車速通過馬路所需時間判斷失誤,致使在馬路中間與前方來車相遇而發(fā)生車輛事故。
三是惡劣天氣等特殊氣候下事故率高。雨、雪、霧天等特殊氣象下易發(fā)生車輛事故,尤以小雨、小雪、小霧天氣事故率高,在這幾種天氣情況下,駕駛員會放松警惕,車速過快,遇情況一旦使用緊急制動,車輛多數(shù)失穩(wěn)而導致發(fā)生車輛事故。
四是超車、會車、回程車事故率高。超車事故主要發(fā)生在性情急躁的駕駛員身上,他們易被對方駕駛員某些不禮貌的行為所激怒。會車事故主要發(fā)生在車速快、技術差的駕駛員身上,由于對道路、對方來車、會車地點判斷失誤,而造成兩車橫向空間過小,發(fā)生兩車相刮或翻車事故?;爻誊囀鹿识嗍且驗轳{駛員完成任務返回途中,思想麻痹大意,車速過快。
五是新駕駛員事故率高。新駕駛員剛上崗時,因駕駛機會少,行駛途中處理突然情況的經(jīng)驗少,加之部分駕駛員在學會駕駛車輛后,自認為技術熟練,驕傲情緒逐漸滋長,行車途中大意,當突然情況出現(xiàn)時技術失常以致造成事故。
二、要掌握造成車輛事故的主要因素
(一)人為因素:情緒不好、疲勞駕駛、駕駛時精神不集中、閑談、飲食或吸煙、強行超車、開賭氣車、開快車、酒后開車、駕駛技術不佳、非司機開車、判斷錯誤、操作失誤等等。
(二)車輛因素:燈光不好、制動不靈、方向失控、高溫天氣長時間行車輪胎保胎、油路起火等等。
(三)環(huán)境因素:氣候不良、路面不好、山區(qū)險道、鬧市區(qū)人多、行人違章、遇有違章車。
(四)管理因素:公務車輛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派車辦私事、派病車上路、派非司機開車、規(guī)章制度不嚴、安全教育落實不到位、安全事項交代不清楚等等。
在上述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四大因素中,人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司機的安全思想牢固,駕駛技術熟練,就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車輛故障,即使遇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也能保證行車安全。同時,管理因素也是關鍵的因素,對安全行車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要切實加強駕駛員和車輛管理
第一,大力加強安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培訓。要從根本上抓好道路交通法規(guī)、安全行車常識、典型車輛事故剖析等內(nèi)容的學習、培訓,大力推行“崗前1分鐘安全教育”,廣泛的開展“我的安全我負責,他人安全我有責,單位安全我盡責,出了問題嚴查責”的教育活動,切實吸取違禁案件慘痛的教訓,教育和督促駕駛員牢固樹立車輛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事故的敏銳性,打牢遵章守紀的思想基礎。同時,每年有組織、有計劃地對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能、車輛檢修維護培訓、思想作風和法紀教育整頓,并通過日常檢查、民主評議等方式,對駕駛員進行綜合考評,凡是法紀觀念淡薄、駕駛技術不過關的堅決不予上崗。
第二,積極推行安全駕車重要事項提示制度。一是法規(guī)常識提示,圍繞交通安全法規(guī),督促和提示使駕駛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駕車和行車習慣,杜絕開快車、開帶病車、開情緒車、開疲勞車、酒后駕車等一系列不安全行為。二是車輛狀況提示,每周一提示駕駛人員對車輛進行常規(guī)檢查,確保車輛性能始終處于良好狀態(tài)。三是惡劣天氣提示,針對視線不清、路況濕滑、車輛自燃、易發(fā)生安全事故等問題,對駕駛員進行超前提示;四是重要事項提示,節(jié)假日期間,提示駕駛人員嚴禁酒后駕車、車輛定點停放等問題。五是緊急任務提示,接到緊急出車任務之后,及時對駕駛人員進行安全行車提示,確保安全行車,消除安全隱患。
第三、切實規(guī)范公務車輛日常管理。一方面,嚴格實行派車單制度,對出車同一方向、同一區(qū)域的,進行綜合調(diào)度,盡量減少重復派車。節(jié)假日實行封車制度,除留下值班車輛外,其余車輛要全部土封存。另一方面,推行車輛安檢記錄卡制度,對單位所有車輛設備實行一車一卡制,每張記錄卡分出車、行車、收車三項檢查內(nèi)容,主要檢查內(nèi)容包括:是否有漏電、漏油、漏水、漏氣現(xiàn)象,機油、制動液電解液、燈光、轉(zhuǎn)向、風扇帶、刮雨器及主要部件是否完好。每次出車后,駕駛員必須認真填寫車輛安檢記錄卡,然后交部門負責人審查,保證車輛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加強駕駛員和車輛管理,保障行車安全,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只有通過堅持不懈、事無巨細地進行安全教育、提示,大力推行公務車輛規(guī)范化、制度化管理,才能不斷增強駕駛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消除麻痹思想,有效預防、減少交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1]宋永勝.淺談汽車駕駛員的素質(zhì)與行車安全[J].青年科學月刊,2014(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