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目的:研究小兒哮喘采用不同的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對象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兒科收集治療的72例哮喘患兒,根據霧化吸入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6例;對照組采用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研究組采用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及安全性。結果:研究組患兒總有效率(94.44%)、總不良反應率(8.33%)均優(yōu)于對照組(80.56%、22.22%),經統(tǒng)計學檢驗P<0.05,差異顯著。兩組住院時間、肺部體征緩解時間、肺功能恢復等指標經統(tǒng)計學檢驗P<0.05,差異顯著。結論: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療效優(yōu)于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有效恢復患兒肺部功能,且不良反應率低,可作為安全有效的方式進行推廣。
【關鍵詞】小兒哮喘;臨床療效;氧氣霧化吸入;壓縮泵霧化吸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2-0107-02
支氣管哮喘主要是因為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引起的非感染性慢性氣道炎性反應,臨床表現為氣道的高反應性。幼兒的氣道與成人相比較發(fā)育未完全,較稚嫩,如果發(fā)生哮喘未能及時治療,極易引發(fā)各類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威脅患兒健康安全,故臨床對小兒哮喘的關注度較高。目前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霧化吸入治療因其獨特的優(yōu)勢逐漸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臨床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完善,霧化吸入治療的方式多樣化,相關學者對不同的霧化吸入治療方式進行探索研究,具有顯著療效[1]。為探索氧氣霧化吸入治療與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對小兒哮喘的療效,本文展開兩種治療方式的分組對照研究,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兒科收集治療的72例哮喘患兒定義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不同霧化吸入治療方式分為研究組(36例)和對照組(36例),其中研究組患兒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1歲~12歲,平均(6.2±2.5)歲;發(fā)病時間3d~9d,平均(5.1±2.6)天。對照組患兒中男18例,女18例,年齡1歲~11歲,平均(5.4±2.0)歲;發(fā)病時間3d~10d,平均(5.8±2.7)天。主要臨床癥狀有:咳嗽、氣喘等,肺部聽診聞及濕羅音。全部患兒咳嗽呈現出反復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符合《小兒哮喘診斷標準》[2]。排除支氣管炎、感冒等引起的相關咳嗽?;€資料比較,兩組在上述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式
所有患兒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緩解酸中毒,采用激素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療,并根據病情進行對癥處理。對照組患兒接受氧氣霧化治療,行地塞米松2.0mg~5.0mg+慶大霉素4萬U~8萬U+生理鹽水15ml霧化吸入以消炎、平喘祛痰。同時將α糜蛋白酶5.0mg+生理鹽水2ml經面罩吸入,每次10min,每天2次,一個療程為5d。研究組患兒接受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壓力運行設置為1.4bar,流量為4.4L/min,沙丁胺醇2ml+普米克令舒2ml霧化吸入,每次10min,每天2次,一個療程為5d。
1.4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兒進行每日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難的監(jiān)測,觀察記錄住院時間、肺部體征緩解時間以及肺部功能等情況的變化,并進行分析比較。
1.5療效判斷指標
用藥5d內患兒臨床癥狀消失,肺部哮鳴音、濕羅音消失——治愈;用藥1W內患兒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肺部哮鳴音、濕羅音減輕——有效;用藥2W 后患兒臨床癥狀及未改善或加重消失,肺部哮鳴音、濕羅音未改變——無效[3]。
1.6統(tǒng)計學檢驗方式
通過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初步錄入數據保證其真實準確性,計量時以“均數±方差”形式展示,實施t檢驗;計數時以“%”形式展示,實施χ?檢驗,以α=0.05進行校正,當P<(α=0.05)時說明數據比較存在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 患兒主要不良反應為發(fā)熱、嘔吐、皮疹等;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34例,總不良反應3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29例,總不良反應8例。組間數據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2.2兩組治療情況分析 研究組住院時間、肺部體征緩解時間以及肺功能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3討論
小兒哮喘以支氣管哮喘為主,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等,臨床上運用抗生素對其的治療效果欠佳。主要臨床表現以咳嗽不伴痰液、喘息為主,多于晨間或夜間反復發(fā)作,臨床極易發(fā)生誤診,診斷為支氣管炎或呼吸道感染[4]。小兒支氣管哮喘需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控制病情,防止病情發(fā)展造成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影響小兒正常的生理發(fā)育,甚至威脅生命健康。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藥物聯(lián)合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治療,其原理是將藥物轉化為氣溶膠,通過患兒吸入后,藥物直接與肺部組織和氣道產生作用,具有見效快、藥物作者用持續(xù)時間長、不良反應率低等優(yōu)點。臨床對小兒哮喘的治療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霧化治療,療效不一。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超生波霧化吸入治療、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等。本文選擇氧氣霧化吸入治療并與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為: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80.56%),總不良反應率(8.33%)低于對照組(22.22%);且研究組患兒住院時間、肺部體征緩解時間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肺功能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提示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優(yōu)于氧氣霧化吸入治療??紤]為氧氣霧化吸入治療主要是以氧氣為吸入動力,氧氣對藥物的液化欠均勻,會引起較大的霧化藥物顆粒,導致藥物濃度變化,吸入治療時間加長后直接影響氣體的交換,患兒會發(fā)生相應的呼吸困難、缺氧等癥狀。特別是在哮喘病情嚴重的患兒中,藥物霧化顆粒過大不宜進入肺部組織和氣道中,無法發(fā)揮最大的藥物療效[5]。而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動力是對空氣的壓縮,同時霧化后藥物顆粒極小,驅動力佳,保證藥物能夠在短時間內直接到達病變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有效改善氣道的痙攣,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保證藥物發(fā)揮最大作用,促進病情康復[6]。
綜上所述,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較氧氣霧化吸入佳,可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明顯改善肺部功能,具有較高的臨床治療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建沖.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2(9):516-516.
[2] 李華.兩種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效果對比研究[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16(22):3420-3421.
[3] 劉艷紅.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比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26(8):1151-1152.
[4] 雷蕾,文斌,彭淑梅等.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臨床效果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4,33(34):7612-7612,7613.
[5] 吳宗躍.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125-126.
[6] 錢石陸,潘亮.氧驅動與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的療效對比[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24(25):338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