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載璇 程邦寧 李林 裘素霆
摘要:目的: 分析ABO血型系統(tǒng)中哪個血型更易發(fā)生新生兒溶血。方法:采用微柱凝膠法檢測方法檢測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收治的115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標本,統(tǒng)計A型、B型、O型及AB型血患兒數(shù)量。結果: A型患兒448例,陽性241例(陽性百分比:53.8%),B型患兒383例,陽性154例(陽性百分比:40.2%),AB型患兒36例,陽性5例(陽性百分比:13.9%),RH及其他免疫型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10例。結論:A型患兒更易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病。
關鍵詞:新生兒溶血??;ABO溶血;血型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nèi)產(chǎn)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nèi)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常見Rh血型系統(tǒng)和 ABO血型系統(tǒng)的血型不合。筆者通過對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收治的115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標本的血清學進行微柱凝膠法檢測方法檢測并分析其結果,以期分析ABO血型系統(tǒng)中哪個血型更易發(fā)生新生兒溶血。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以2014年1-12月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收治的115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采用微柱凝膠法檢測方法(新生兒溶血象),對1152例患兒血液標本進行實驗室血清學檢測,統(tǒng)計A型、B型、O型及AB型血患兒數(shù)量。ABO 血型鑒定卡、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膠卡購自DIANA公司;ABO標準紅細胞購自合肥市中心血站。
1.3 操作與結果判定
采患兒靜脈血1-2ML用EDTA-2K抗凝,混勻,分離出標本血漿和紅細胞,將患兒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4次配置成2%紅細胞懸液備用,在將剩余紅細胞1:1加入生理鹽水放入56°水浴箱放散10分鐘,10分鐘期間要混勻4次,離心,取上清液為放散液。對標準ABO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3次配置成2%標準紅細胞懸液備用。采用ABO血型鑒定卡進行新生兒ABO及RH血型鑒定。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膠卡進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和間接抗人球蛋白實驗(游離實驗和放散實驗)。結果判定見實際說明書。
2 結果
對115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標本進行新生兒溶血象檢測,結果顯示,其中410例標本可確定為新生兒溶血病陽性(表1)。其中ABO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400例(陽性比34.7%)。其中A型患兒448例,陽性241例(陽性百分比:53.8%);B型患兒383例,陽性154例(陽性百分比:40.2%);AB型患兒36例,陽性5例(陽性百分比:13.9%);AB型5例,RH及其他免疫型抗體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10例。
3 結論與討論
新生兒溶血病是由于母體的IGG類抗體進胎盤屏障進入胎兒循環(huán),致敏胎兒紅細胞并在分娩前后加速其破壞。本文結果中可以看出115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中ABO抗體引起的占34.7%,可見ABO血型抗體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常見病因之一。其中A型患兒陽性率53.8%,B型患兒陽性率40.2%,AB型患兒陽性率13.9%,可見A型患兒更易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病,這與徐桂珍等研究結果一致[1]。既往資料中提示,患兒A型紅細胞上抗原決定簇較之B型紅細胞上多,因此A型患兒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病較之B型患兒多[2]。
參考文獻:
[1]徐桂珍、費淑蘭、侯彬蘭等,118例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溶血病抗體檢測結果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年33期
[2] 辛榮傳?,新生兒溶血病三項試驗在臨床中的應用[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