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朝華
摘要:筆者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的措施,但鑒于不同建筑工程安全防護要求和條件的差異性,以上方法在實際工程中應用時,還需要結合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予以靈活地參考借鑒。
關鍵詞: 建筑施工; 安全技術;防護措施
1 概述
據國家安監(jiān)局統(tǒng)計,2013 年國內建筑行業(yè)總共發(fā)生85 起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多達320 人,全國均有傷害程度不一的大小施工事故發(fā)生。
另據安監(jiān)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坍塌事故46 起,死亡人數182 人; 高處墜落事故15 起,死亡人數57 人; 起重傷害4 起,死亡人數9 人; 其他事故20 起,死亡人數72 人。從以上數據中,我們不難看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發(fā)生的高頻率特征及傷害嚴重性,下面將以排名前三的坍塌事故、高處墜落事故、起重傷害事故為例,圍繞具體工程案例進行事故分析。
2 建筑施工坍塌事故預防技術
建筑工程坍塌事故,集中模板支撐、邊坡、拆除工程、圍墻和屋面板幾種工序,按照工程死亡概率大小劃分,模板支撐居于首位,占45%; 次之為邊坡失穩(wěn)、拆除工程、圍墻及屋面板工程,分別為20%、25%、10%。下例發(fā)生于2014 年3 月份,廣東佛山某播放廳舞臺在澆筑頂部混凝土時,由于模板支撐失穩(wěn),導致整個屋蓋坍塌,當場造成6 人死亡和35 人受傷,經分析,主要是因為施工組織管理混亂,在搭設支架的時候,未能嚴格按照要求設置足夠數量的水平連系桿,而且部分水平連系桿的三維尺寸太大,不足以支撐主次梁交叉位置的負荷作用,再加上梁底模位置的木枋放置方向錯誤,模板支架與周圍結構固定程度不足,最終導致頂部模板支撐晃動坍塌。
該事故中,施工方法失誤為事故誘因,但直接的原因,應追溯到施工管理組織、施工現場技術管理等方面。筆者認為該工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方可規(guī)避該次事故的發(fā)生: ①施工組織管理方面: 模板支架在搭設之前,應出具詳細的圖紙和完成施工技術交底,檢查施工期間的自檢和互檢手續(xù)是否齊全,以保證搭設完工后能夠及時有效地驗收。在搭設時則嚴格遵循設計方案的要求,檢查支架承載力、穩(wěn)定性、空間強度、剛度等是否達標。②施工現場技術的強化管理: 案例工程屬于大型的混凝土結構工程,模板的施工條件頗為復雜,針對這種情況,要根據程序按部就班地搭設,在開始搭設支架的時候,檢查模板支架設計方案是否有詳細的細部構造和提供縝密的計算數據,確保支架搭設有據可依。③安全管理方面: 嚴格管理重點部位的施工技術,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情況,以及嚴格把關現場材料的使用,譬如本工程支架鋼管與扣件在采購時,按照質量標準檢查材料的規(guī)格、數量等是否達標,杜絕不符合質量規(guī)范材料的投入使用。
3 建筑施工高空墜落事故預防技術
建筑工程的高空墜落事故,主要發(fā)生位置是腳手架、井字架( 拆除) 、臨邊與平臺等、塔吊( 拆除) ,按照工程死亡概率大小劃分,從腳手架上高空墜落居于首位,占46. 15%; 次之為拆除井字架時、在臨邊與平臺等、在拆除塔吊時,分別為15. 39%、23. 07%、15. 39%。下例發(fā)生于2013 年2 月份,某廠區(qū)屋面板安裝工程中,4名工人進行壓型鋼板的安裝,由于沒有錨固壓型鋼板就向外安裝,期間外端和內端分別有2 名工人,在內向外推動安裝時,由于內外兩端用力不均,壓型鋼板突然往外滑移,外端2 名工人連通鋼板直接墜落,墜落高度約10m,2 名工人當場死亡。
以上事故的原因為: 安全意識薄弱; 未能按章施工; 施工時不系安全帶,施工防護措施不足; 缺乏必要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體系。為此,應對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技術,分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①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高空作業(yè)屬于危險性系數非常高的工序,稍后不慎均有可能釀成傷亡事故,為此工程應該通過培訓教育,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讓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懂得如何去保護自己,而不得出現違章冒險作業(yè)的行為。②將工程規(guī)章制度落實到位,并在施工期間予以嚴格遵守,高空作業(yè)施工時,施工人員除了要按照規(guī)定佩帶安全設施,而且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施工的每一項細節(jié)性工作,譬如案例工程在安裝模板時,應先將鋼板錨固,再進行翻板,而不能采用直接推板的方式。③高空作業(yè)時,要落實“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三寶防護措施,在進入施工現場后,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在電梯口、樓梯口、預留洞口、未設欄桿陽臺框架工程樓層周邊等位置,要圍設圍欄或者安全網; 安裝用的梯子和操作平臺,都必須要保證絕對牢固。④保證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到位,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安全管理人員,協同監(jiān)理人員抓好現場安全工作。高空作業(yè)的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主要要求和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佩戴好安全防護工具; 檢查施工現場防護設施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按部就班地施工; 檢查作業(yè)人員是否出現麻痹大意的施工行為,對于違背安全管理要求的施工行為,要予以及時糾正,并進行現場教育。
4 建筑施工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技術
起重機械,是建筑工程施工最主要的機械設備之一,同時也是傷人事故最頻繁和最嚴重的機械設備。下例的起重傷害事故,發(fā)生于2012 年7 月,某房地產開發(fā)小區(qū)使用規(guī)格600 t × 170 m龍門起重機時吊裝鋼筋時,鋼筋脫扣從高空墜落,當場造成10 人死亡,3人重傷。究其原因,主要是起重機在使用前,分步加載測試了提升負荷,但在使用的第3 天,吊裝鋼筋時,剛性腿內側纜風繩出現外偏,現場通過調松外纜風繩糾偏,經過數十次調整后,內側纜風繩基本處于完全松弛狀態(tài),在當天晚上8 h,測盤員發(fā)現基準標志外移,已經逸出經緯儀觀察范圍,此時剛性腿外向嚴重傾斜,吊裝的鋼筋被拉動橫向平移墜落。
以上事故中,事故調查報告認為此次施工存在違規(guī)指揮、操作的行為,但筆者認為施工工藝方法同樣存在嚴重缺陷。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幾方面的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①端正操作行為,在操作起重機械時,如果發(fā)現吊裝機械出現故障隱患,應及時停止機械操作,以書面作業(yè)指令上報后,進行故障隱患的全面排除,方可繼續(xù)投入使用。②彌補施工工藝缺陷,起重機械操作,要提供齊全的結構傾覆穩(wěn)定驗算資料,尤其是結構的穩(wěn)定性,要予以充分重視。此次事故中剛性腿內側纜風繩外偏問題,正是忽略對結構穩(wěn)定性的把控,吊裝作業(yè)指導書也因此失去指導作用。③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對吊裝施工提出全面和系統(tǒng)的防護措施,在相關的安全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現場人員的安全工作內容。
5 結語
除了以上幾方面的安全事故情況,觸電、爆炸、冒頂、火災、物體打擊、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中也是司空見慣。而針對這些事故的安全技術與防護,筆者認為安全意識的提高、安全行為的端正、安全技術的采用、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安全教育的開展、現場安全管理等,均為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必不可少的條件。筆者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的措施,但鑒于不同建筑工程安全防護要求和條件的差異性,以上方法在實際工程中應用時,還需要結合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予以靈活地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潘毅.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 現代裝飾: 理論版,2012,15( 3) : 1 - 3.
[2] 葉菊妮. 建筑施工危險源安全評價及管理[J]. 大科技,2013( 10) : 49 - 50.
[3] 馬兵.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探討[J]. 建筑安全,2013( 2) : 38 - 40.
[4] 陳科蔚.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J]. 建材發(fā)展導向,2012( 21) : 132 -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