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課程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是新課改中的重點項目之一,要求教育者在以往的舊的教育體制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針對英語教學的目的、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等提出新的措施,以更好、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隨著全球化腳步的不斷加快,對于英語的學習也成為了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這種迫切需要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就是每個教育者目前所要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改革;方法
英語教學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進一步改革教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積極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這就要求對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革的必然趨勢
1.傳統(tǒng)的單向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就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不厭其煩地抄筆記。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與學生抄。許多學校的英語教師仍沿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法,采用翻譯法,過多的使用漢語進行英語教學。這種單一的傳遞方式,形成了課堂教學的沉默氣勢,在這種教學氣氛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愉快和成功的感受,漸漸地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再者,語言是聽不會、抄不會的,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不是積極的語言使用者。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教師一言堂,忽視學生的英語言語實踐。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有很多弊端,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講解,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老師過多的灌輸,導致學生疲勞困乏,學習效率低下。
2.教學手段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初中英語的教學往往靠講述,平鋪直敘的教學方法(學生聽課和抄黑板)和單一的教學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和一本備課本)仍然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流,尤其是一些落后的農(nóng)村地區(qū)尤為突出,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激發(fā)起來。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
3.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教學手段單一,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接受填鴨式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來越低。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問學生答,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大多數(shù)學生面無表情,只是專心地聽老師講課。學生在單調(diào)、乏味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學習,心情沉悶,學習被動,沒有主動想要學習的激情。由于沒有學習的激情,自然就失去學習的動力。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清楚地知道初中英語教學任重而道遠。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初中英語改革的方法
1.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學習動機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的好壞。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的一種帶趨向性的心理特征,與情感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構成人們行為動機的基礎。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苯逃覟跎晁够f:“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笨梢娕d趣對于學習和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
2.合理、科學地應用多媒體實施教學。眾所周知,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解英語知識主要依靠板書與口授,這樣僅僅憑借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這樣會限制教學的信息量。而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可以借助圖像、視頻、音頻等信息含量大的素材為學生傳播更多的知識信息。新課標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僅僅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式,并非主要的方式,學生面對的是教師并不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我們在推廣與大力倡導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合理、科學地應用,不然,只能是適得其反。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標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打造出富有情感的英語教學課堂。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尊重學生是前提條件,教師要通過應用各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填鴨式或者是命令式的教學策略,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的過程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以及學生的感悟、探究和體驗。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為此,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打造一個全新的平臺,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打造全新平臺的前提和基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是教師作為核心,過于強調(diào)教師的命令主義和權威主義,學生顯得非常被動,這會使得教師的關系日益緊張。在新課標下一定要改變這種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一種輕松、合作和民主的學習氛圍。
4.加強并提高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和自學能力才能在進一步學習和運用外語時繼續(xù)提高,才能在遇到新問題時能夠鉆研并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在學校里獲得自學能力比獲得外語知識似乎更具現(xiàn)實和長遠的意義。特別提倡“啟讀練知結”相結合的原則。啟就是啟發(fā),以此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讀就是閱讀,是關鍵所在。閱讀重在理解,不僅是文章整體與細節(jié)的理解,還有詞的理解。練就是練習,通過不斷的練習,提高閱讀的能力,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知就是知曉結果,也就是得到答案,是對閱讀訓練效果的檢驗;結就是總結,概括全貌,使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整體化。這五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互相練習,是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教學手段。
5.加強對英語背景知識的滲透。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英文語篇背景知識的滲透,逐步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漢化”思維模式,使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習慣交際化。我們的學生在理解一個英文句子時,總是先將其翻譯成中文,繼而按照漢語的思維習慣來學習這一個句子,這種受地域文化影響或限制而造成的語言思維障礙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了很多麻煩,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張冠李戴、指鹿為馬的惡果,使英語的特色和美麗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在教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注意滲透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提高交際的準確性,把語言教學置于跨文化交際環(huán)境中,抓住文化障礙、誤解和沖突的焦點,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得體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6.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英語是一門交際語言。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英語教學必須增加語言實踐量,使學生獲得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掌握為實際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由此可見,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的有限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非常必要;加強語言信息的刺激,引發(fā)學生表達思想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敢說、愿說、會說英語,達到正確使用英語的能力。
結束語:要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我們每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者都必須深刻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鳳山.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教育教學論壇, 2017,第07期.
[2]干流.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考試周刊, 2010,第13期.
[3]嚴秀來.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2,第16期.
[4]梁瓊.淺談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策略. 未來英才. 2015, 第05期,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