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麗萍
在和孩子相處的日子里。陪他們笑、陪他們鬧、陪他們說、陪他們玩,在嬉鬧玩耍中,努力讀懂他們……
孩子是可愛靈動充滿生機的,他們就像一本本書,有時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時起伏跌宕,有時撲朔迷離……他們用行為演繹著精彩,演繹著生動。而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專心去解讀它,用耐心去呵護它,用愛心去欣賞它,用真心去詮釋它,因為,只有懂你才能陪伴你。
故事一:老師不給我飯吃
暑期一天的早晨,丹丹的奶奶在送孩子入園后,告訴我,丹丹來園又哭了,讓中午接她回家吃飯,說是昨天中午當班的老師沒給她飯吃,麻煩我中午去看看。在和奶奶的交流過程中,感覺到奶奶帶著的是對老師的充分信任和對孩子話的疑惑。
上午巡園時,來到丹丹班上了解情況。當班的顧老師告訴我,丹丹早晨來園哭鼻子了,想讓奶奶接她回家睡覺,可奶奶沒答應?!澳撬蛱熘形绯燥埡脝??”“原來奶奶昨天答應她來接的,到時間沒來,她哭了好久,飯都不肯吃,最后還是我一口一口喂的?!?/p>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在園門口送孩子離園,丹丹的奶奶接丹丹下來時,我留住了她們。在奶奶面前表揚了丹丹,說她今天上午哭是因為奶奶昨天說話沒算數,下次答應丹丹的事一定得做到,同時告訴奶奶丹丹上午繪畫課特別認真、仔細,昨天中午是老師喂飯的,今天中午飯是自己吃的,顧老師還表揚了呢。
分析:丹丹所說的老師不給飯吃,只是她想達到回家吃飯而采用的一個借口,所幸的是家長沒有完全相信,也沒跟老師正面交涉,只是側面通過領導了解此事。在此情況下,只要顧老師多跟丹丹親近、交流,丹丹會很快適應的。其實丹丹的空穴來風是有原因的,因為顧老師不是她小班原來的老師,是假期班臨時安排的,雖說平時有接觸,但她對顧老師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還沒完全建立,才會出現如此反常的現象。放學和奶奶的簡單交流,既消除了奶奶的顧慮,又幫丹丹戴上了高帽,讓她明天會有更好的表現。
故事二:我不會
“印老師,成成坐在那哭了半天了,怎么叫他都不肯起來?!痹绯垦矆@時,小湯老師向我求救。“成成,停,發(fā)生什么事了,快跟印老師說說。”我用關切的眼神問候著他。“我腳疼。”他小聲嘟囔著?!澳怯±蠋焼柲?,他們都在那跳繩你會嗎?”他搖搖頭說:“我不會!” “你不會呀,沒關系的,快站起來,去跟他們玩玩嘛,我們小朋友因為人小,本來就有很多事情都不會的,到幼兒園來,就是跟老師學本領的,要是什么都會了,那不是不要上幼兒園了嗎?”聽我這么一說,成成的眼睛好像亮了起來,我借勢一拉,他站起身來,拿著自己的繩子跟小朋友一起去玩了。我跟小湯老師溝通了兩句,回頭的一剎那,已經看到成成和同伴們快樂玩耍的燦爛笑容了。
分析:進入冬季以來,為迎接小小運動會?;锇閭兌荚诰毩曁K,他們大都學會了跳繩,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成成還是不會,他對自己這方面的能力明顯信心不足,最后導致他看到今天又是這項鍛煉活動出現時,就害怕參與,但不參加活動又不行,沒有理由拒絕老師,于是想出了腿疼的辦法來搪塞自己的行為,以達成自己的目的。懂他,最主要的還是觀察他的哭鬧行為,如果孩子真的有問題家長在送孩子入園時會跟老師溝通,會在來園第一時間讓老師知道??沙沙僧敃r是坐在了教室門口的門框上,就像在家耍賴的孩子,所以他的行為基本暴露了他的想法。此刻,我們需要做的是從他的哭聲中幫他尋得原因,幫他樹立自信,激發(fā)他樂意活動的興趣。教他一些方法,讓他體會努力后會有所獲得的快樂。
故事三:我要睡覺
“印老師,快看,從入園到現在,貢一凡賴在地上死活不肯起來?!?/p>
“貢一凡,出什么事了?快點告訴印老師。”“我要睡覺”“為什么呀?”“媽媽起得太早了,我還沒睡醒?!崩蠋熗低翟谝慌宰龉砟?,告訴我他可能是因為害怕跳繩?!罢娴难?,今天幾點起床的?”“五點多鐘”“媽媽真的不好,怎么能讓人家小朋友這么早起床呢?害得人家上學都沒有精神。”“這樣吧,你先起來,坐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下,一會兒有精神了,就去找點好玩的玩具玩玩,就不要像人家小朋友那樣去跳繩了,你沒休息好,不要累著了。”“來,印老師拉你一把。”貢一凡跟著我起身了,很快投入到了游戲活動中。
評析:貢一凡是個胖胖大大的孩子,跳繩對于他來說是一項比較困難的運動,想拒絕但沒有正當的理由,借助“媽媽太早叫我起床,我要睡覺”,他想跟老師撒嬌,偶爾滿足一下他的小心理,利用其他他喜歡的小游戲來解決問題未嘗不可。通過和他的談話將責任巧妙地推到了媽媽身上,比較隱秘地達成了他的要求,一切迎刃而解。當然,問題不能就此結束,后續(xù)的教育還是需要跟上的,要讓他明白:偶爾撒嬌可以,但拒絕鍛煉肯定不行,因為身體胖所以鍛煉會很累,同時如果不經常鍛煉身體會更胖。
孩子們的表現形形色色,孩子的故事各不相同,我時時在他們的周圍,是他們的老師,是他們的媽媽,更是他們的朋友。讀懂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表情,感受他們的苦惱、他們的想法,陪伴他們快樂成長,是我最大的心愿和追求。
【作者單位:丹陽市云陽第一中心幼兒園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