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等
摘要:為探索黃腐酸鉀的不同施用方式對豫中煙區(qū)濃香型煙草鉀素吸收特征的影響,以豫煙10號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不同基追肥比例1 ∶0、4 ∶6、4 ∶3 ∶3施用黃腐酸鉀,并監(jiān)測整個生育期煙株的生長發(fā)育動態(tài),建立煙草不同部位鉀素積累動態(tài)模型,進而分析煙草鉀素積累的動態(tài)特征。結果表明,鉀肥基追比為4 ∶3 ∶3時,煙草葉、莖、根的鉀素積累量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葉片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58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43~73 d,此期間葉片鉀素積累量為2.437 3 g/m2,占整個生育期煙葉鉀素積累量的59.07%。莖部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63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57~70 d,此期間莖部鉀素積累量為1.967 4 g/m2,占整個生育期莖部鉀素積累量的57.81%。根系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67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53~80 d,此期間根部鉀素積累量為0.764 3 g/m2,占整個生育期根系鉀素積累量的59.72%。采用Logistic模型能較好地擬合煙草鉀素積累動態(tài),以基追比4 ∶3 ∶3施用黃腐酸鉀能有效提高煙草鉀素的積累速率和煙葉鉀素積累量。
關鍵詞:煙草;鉀肥;施用方式;積累模型
中圖分類號: S572.0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9-0132-04
鉀素對作物的生理功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煙草對鉀素的需求量較大,含鉀量高的煙葉香氣足、吃味好、對人體健康危害小,因此含鉀量已成為衡量煙草品質的重要指標[1-2]。世界優(yōu)質煙葉的鉀素含量為4%~6%,部分煙葉高達8%~10%[3-5],而我國多數地區(qū)煙葉的鉀素含量普遍為1.5%左右,顯著低于世界優(yōu)質水平;因此,提高煙葉鉀素含量是提高我國煙葉品質的重要途徑。煙草鉀素含量主要受煙草品種、土壤特性、氣候特征、栽培措施的影響,如今我國主要通過改變栽培措施以提高煙草鉀素含量[6-7]。前人對提高鉀肥施用量、增大鉀肥施用基追比、增施有機酸等方法的研究[8-10]表明,煙草生長中后期的供鉀水平對中上部煙葉的鉀含量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中后期供鉀水平有助于提高中上部煙葉的鉀含量[7]。盧劍等認為施用黃腐酸鉀對煙草中上部葉鉀素吸收量的提高效果優(yōu)于復合肥、高效鉀、硝酸鉀、硫酸鉀等[8]。定量分析煙草生長過程中養(yǎng)分積累的動態(tài)變化,是揭示煙草產量形成、掌握煙葉高產調控指標的重要內容[11]。本試驗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采用不同黃腐酸鉀施用方式的處理分別建立煙草鉀素的積累模型,探求煙草鉀素的吸收規(guī)律,以期為煙草鉀含量的提高及煙草精準施肥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地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紫云鎮(zhèn)張村,地勢平坦,土壤為沙壤土,土壤pH值8.52,有機質含量12.10 g/kg,堿解氮含量11.53 mg/kg,有效磷(P2O5)含量22.81 mg/kg,速效鉀(K2O)含量150.60 mg/kg。供試煙草品種為豫煙10號,行株距為110 cm×50 cm。采用漂浮育苗,選取5葉1心生長茁壯的煙苗,于2013年5月4日移栽,中心花開放時進行打頂,打頂時每株煙留葉20~21張。大田管理及調制措施按照當地優(yōu)質煙葉生產管理標準進行。
1.2試驗設計
大田試驗設置鉀肥基追比分別為1 ∶0、4∶6、4∶3∶3,肥料施用總量不變,氮磷鉀比(N:P2O5∶K2O)為1.0∶1.0∶3.5,并設置不施鉀肥的對照組(CK)。分別將純氮、純磷以 30 kg/hm2 作為基肥施入,并施入純鉀105 kg/hm2,其中氮素由硝酸銨提供,磷為重鈣,鉀素由黃腐酸鉀提供。施用基肥時條施與穴施的比例為7 ∶3,施追肥采取灌根法。前期、后期追肥分別于移栽后30、60 d(表1)進行。
1.3測定方法
自移栽后30 d起,每隔10 d選取代表性煙株3株,分不同器官殺青(105 ℃ 15 min,并于65 ℃烘干至恒質量),記錄根、莖、葉的干質量,粉碎過60目篩,保存?zhèn)溆谩2捎肁AⅢ型連續(xù)流動化學分析儀(德國BRAN+LUEBBE公司)測定殺青樣品的鉀含量。
1.4數據分析
采用Curve Expert 1.5軟件、Origin 9.0軟件進行模型的擬合及統計分析[12]。將干質量與相應養(yǎng)分含量相乘,得到煙株鉀的積累及其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單位g/m2。采用 Logistic 方程對收集的數據進行非線性回歸擬合并估算參數a、b、c。Logistic方程可模擬“S”形曲線(作物的生長),表達式為:
y=a1+be-cx。(1)
式中:y為移栽后x天作物養(yǎng)分的積累量,g/m2;常數a為作物潛在最大養(yǎng)分含量;常數b為與養(yǎng)分積累量有關的阻滯系數;常數c為養(yǎng)分含量的增長率。Logistic方程的實質為描述養(yǎng)分積累量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且漸近于潛在最大值的1組曲線;因此,養(yǎng)分積累速率方程為(1)式的一階導數,即:
dydx=abce-cx(1+be-cx)2。(2)
2結果與分析
利用煙株鉀素積累量數據建立基于Logistic方程的煙草群體鉀素積累動態(tài)模型(表2)。預測值與實測值間的相關系數r均較高,確保了模型曲線的統計可信度。
2.1各處理煙草葉片鉀素積累變化規(guī)律
由煙株葉片鉀素積累曲線(圖1)可知,煙草生長前期鉀素積累較為緩慢,表明植株在緩慢適應新環(huán)境;生長中期各處理煙草鉀素積累迅速增長,此后又趨于緩慢增長,并于成熟期達到最大值。在整個生育期,3個處理的煙草葉片鉀素積累量、積累速率均大于對照,最終成熟時葉片鉀素積累量表現為CK
鉀素積累速率模型是連續(xù)變化的單峰曲線,其峰值即為鉀素增長速率的極大值。在極點之前,鉀素增長速率隨移栽時間的推移而增大;在極點之后,鉀素增長速率隨移栽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灰虼?,積累速率達到最大值的時期是鉀素增長曲線的拐點。在生育前期,T3處理鉀素積累速率略低于T1、T2,隨后T3鉀素積累速率迅速增加,在生育中后期明顯高于T1、T2處理。3個處理葉片鉀素積累最大速率分別為0062、0065、0.093 g/(m2·d),分別出現于移栽后51、56、58 d,對照組于移栽后51 d達到最大積累速率 0.055 g/(m2·d)。對Logistic方程求三階導數,令其等于0,由此求得煙草生長規(guī)律的2個特征點,2個時間點之間為鉀素積累直線增長期。T1處理煙葉鉀素積累的直線增長期為移栽后36~67 d,此期間葉片鉀素積累量為1.708 g/m2,占整個生育期煙葉鉀素積累量的58.63%,占整株鉀素總積累量的27.00%;T2處理煙葉鉀素積累的直線增長期為移栽后 39~72 d,持續(xù)33 d,此期間葉片鉀素積累量為1.904 g/m2,占整個生育期煙葉鉀素積累量的59.43%,占整株鉀素總積累量的27.18%;T3處理煙葉鉀素積累的直線增長期為移栽后43~73 d,此期間葉片鉀素積累量為2.437 g/m2,占整個生育期煙葉鉀素積累量的59.07%,占整株鉀素總積累量的27.52%。
2.2各處理煙草莖部鉀素積累變化規(guī)律
由圖2各處理煙草莖部鉀素積累與積累速率動態(tài)模型(圖2)可知,在整個生育期中T1、T2、T3處理的莖部鉀素積累量均大于對照,采收后T3、T2、T1處理的莖部鉀素積累量分別為3.403、2.813、2.540 g/m2,分別占整株鉀素總積累量的38.42%、40.16%、40.16%。其中T1、T2處理所占比例幾乎一致,T3處理所占比例較低。T1處理最早達到最大積累速率,于移栽后55 d達到最大速率0.151 g/(m2·d);T2、T3處理達到最大積累速率的時間相差較小,分別于移栽后61、63 d達到最大速率0.101、0.164 g/m2d;T3處理、對照均于移栽后63 d達到最大積累速率,但僅為0.099 g/(m2·d)。
T1、T2、T3處理莖部鉀素積累的直線增長期分別發(fā)生于50~60、52~70、57~70 d,其間鉀素積累量分別為1.583 2、1631 4、1.967 4 g/m2,分別占莖部全生育期積累總量的6233%、58.00%、57.81%。T3處理煙草莖部鉀素積累的直線增長期比T1、T2處理晚發(fā)生7 d左右,T2處理在直線增長期的鉀素積累速率最低,但積累時間最長,其間總積累量介于二者之間。
2.3各處理煙草根系鉀素積累變化規(guī)律
根系是作物從土壤獲取水分和養(yǎng)分的器官,其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作物產量、質量的形成。由煙草根系鉀素積累動態(tài)模型(圖3)可知,T3處理在移栽后53 d之前低于T1、T2處理且高于對照,而在移栽53 d后明顯高于其他處理。T2、T1處理采收后的根部鉀素積累量分別為0.957 8、0.847 6 g/m2;T1處理采收后根部鉀素積累量略低于對照,而T3處理成熟期根部鉀素積累量為1.279 8 g/m2,明顯高于其他處理。T3、T2、T1處理采收后鉀素積累量分別占整株總積累量的1445%、13.68%、13.40%。不同處理達到最大積累速率的時間相差較大,T3、T2、T1處理分別于移栽后67、64、61 d達到根部鉀素最大積累速率0.032、0.022、0.019 g/(m2·d)。
T1、T2處理根部鉀素直線積累時間分別為移栽后46、50 d,均比對照提前;T3處理與對照較為接近,僅相差1 d。3個處理的鉀素直線增長時間相差不大,其間T1處理的積累量為0.506 5 g/m2,略低于對照;T2處理的積累量為0.578 4 g/m2,略高于對照;T3處理的積累量為0.764 3 g/m2,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可能是由于T3處理根系發(fā)達,吸收鉀素較多,可為葉片提供更多鉀素。直線增長期各處理根部鉀素積累量約占整個根部鉀素積累量的60%,占整株鉀素總積累量的比例均小于對照,可見不同的施肥方式優(yōu)化了鉀素的分布。
2.4各處理煙草整株鉀素積累變化規(guī)律
煙草整株鉀素積累規(guī)律與葉片積累規(guī)律有較高的相似性。由煙草整株鉀素積累動態(tài)模型(圖4)可知,3個處理煙株的鉀素積累量在整個生育期均高于對照,T3處理在生育前期略低于T1、T2處理,而后期增長迅速,成熟期整株鉀素積累量表現為T3>T2>T1>CK。對照于移栽后60 d達到最大積累速率0155 g/m2d,T1、T2、T3處理則分別于移栽后55、60、62 d達到最大積累速率0.215、0.182、0.276 g/(m2·d)。T3處理煙株鉀素積累直線增長期的出現明顯晚于其他處理,于移栽后50 d開始、73 d結束,共積累鉀素5.179 1 g/m2,占全生育期總積累量的58.47%。T1、T2處理煙株鉀素積累直線增長期分別為移栽后43~65、46~73 d,積累量分別為3.668 8、4.117 7 g/m2,分別占全生育期總積累量的58.01%、58.80%。
成熟時,T1處理煙株的鉀素積累量為6.323 9 g/m2,其中葉、莖、根分別為2.912 3、2.539 9、0.847 6 g/m2,各部位所占比例分別為46.05%、40.16%、13.40%;T2、T3處理煙株的鉀素最大積累量分別為7.003 3、8.857 8 g/m2,其中T2處理葉、莖、根鉀素所占比例分別為45.73%、40.16%、13.68%,T3處理葉、莖、根鉀素所占比例分別為46.58%、38.42%、1445%。各部位鉀素積累量之和與整株鉀素積累量不相等,這是由于回歸分析中的平滑處理造成的。
3結論與討論
采用模擬效果較好的Logistic方程模擬不同鉀肥施用方式下煙株鉀素的動態(tài)積累。鉀素積累模型中并未考慮光照、積溫等生態(tài)因子對煙草群體養(yǎng)分積累的影響。煙株的生長發(fā)育時間可基本反映積溫、光照時數等變化,因此將移栽后時間作為衡量煙株生長發(fā)育的時間標尺,比其他生態(tài)因子更具代表性。
研究結果表明,煙株各部位鉀素積累量隨著鉀肥施用次數的增加而逐漸增大。鉀肥基追比為4 ∶3 ∶3的處理,煙草葉、莖、根的鉀素積累量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其葉片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58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43~73 d,此期間葉片鉀素積累量為2.437 3 g/m2,占整個生育期煙葉鉀素積累量的59.07%;其莖部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63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57~70 d,此期間莖部鉀素積累量為1.967 4 g/m2,占整個生育期莖部鉀素積累量的57.81%;其根系最大積累速率出現于移栽后67 d,快速增長期發(fā)生于移栽后53~80 d,此期間根部鉀素積累量為 0.764 3 g/m2,占整個生育期根系鉀素積累量的59.72%。煙草是以葉片為收獲對象的經濟作物,因此最注重煙葉鉀含量的提高,本研究中T3處理成熟期葉片的鉀素積累量最高,可能由2個方面原因造成:3次施用鉀肥使得煙草在整個生育期均處于良好的鉀環(huán)境中,尤其為快速增長期的鉀肥供應提供了保障;煙草根系在成熟期的二次生長有利于吸收后期施用的鉀肥。在煙葉生產中可適當增加黃腐酸鉀的施用次數,從而提高煙株鉀素積累量。
參考文獻:
[1]周冀衡. 煙草生理與生物化學[M].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6.
[2]解燕,王文楷,趙杰,等. 煙草鉀素營養(yǎng)與鉀肥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06,22(8):302-307.
[3]郭麗琢,張福鎖. 不同時期的鉀素營養(yǎng)對烤煙含鉀量及其它品質指標的影響[J]. 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03,24(4):293-295.
[4]羅建新,肖漢乾,彭建偉,等. 施鉀方法對土壤供鉀能力及烤煙鉀累積的影響[J]. 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6(5):352-354.
[5]李強,周冀衡,何偉,等. 中國烤煙含鉀量的區(qū)域特征研究[J]. 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37(2):363-368.
[6]代曉燕,郭春燕,王海波,等. 鉀肥施用方式對豫西烤煙鉀含量及產質量的影響[J]. 中國煙草學報,2012,18(3):42-49.
[7]徐祥玉,袁家富,趙書軍. 化肥施用方式對烤煙氮、磷、鉀累積動態(tài)的影響[C]//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2008:4.
[8]盧劍,王龍,孫曙光,等. 不同鉀肥種類對烤煙品質的影響[J]. 山西農業(yè)科學,2012,40(12):1277-1281.
[9]張翔,馬聰,毛家偉,等. 鉀肥施用方式對烤煙鉀素利用及土壤鉀含量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05(5):50-53.
[10]劉國棟,劉更另. 論緩解我國鉀源短缺問題的新對策[J]. 中國農業(yè)科學,1995,01(1):25-32.
[11]侯玉虹,陳傳永,郭志強,等. 作物高產群體干物質積累動態(tài)模型的構建及生長特性分析[J]. 玉米科學,2008,16(6):90-95.
[12]付雪麗,趙明,周寶元,等. 小麥、玉米粒重動態(tài)共性特征及其最佳模型的篩選與應用[J]. 作物學報,2009,35(2):3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