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萍 張劍平 董萬利★
不同部位中青年腦梗死患者皮膚交感反應分析
何萍張劍平董萬利★
目的 探討中青年腦梗死患者上肢皮膚交感反應與病灶部位的關系。方法 對26例半球梗死、13例丘腦梗死、9例腦干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對照者雙上肢行皮膚交感反應進行檢測,記錄波幅及潛伏期。結果 所有患者左右側手皮膚交感反應波幅、潛伏期無差別(P>0.05)。三組不同部位腦梗死患者皮膚交感反應(SSR)無論波幅和潛伏期均與對照組有明顯差別,波幅小于對照組,潛伏期大于對照組(P<0.05)。丘腦梗死患者SSR波幅低于其他兩組,而潛伏期大于其他兩組(P<0.05)。半球梗死和腦干梗死兩組比較,波幅和潛伏期無明顯差別(P>0.05)。結論 中青年腦梗死與自主神經損害有密切關系,丘腦梗死對自主神經功能影響較明顯。
腦梗死 皮膚交感反應 丘腦 自主神經
腦梗死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血液供應障礙,使局部腦組織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害,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研究表明腦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經功能損害[1]。不同腦區(qū)功能對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各不相同,有多項研究指出,皮膚交感反應是評價卒中后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的有效方法[2,3]。因此,本文對不同部位腦梗死患者的皮膚交感反應(SSR)進行比較,以期觀察不同部位腦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經損害情況。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無錫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48例中青年腦梗死患者,男31例,女17例,年齡(53.94 ±7.57)歲。病例納入符合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腦梗死診斷標準。排除條件:(1)其他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害以及任何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疾?。ㄌ悄虿?、甲狀腺功能異常、酒精中毒、帕金森病和多發(fā)性硬化)。(2)年齡<60歲。(3)曾服用影響自主神經活性的藥物。(4)檢查時未引起SSR。健康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53.25±8.64)歲。無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冠心病、藥物中毒、酗酒、甲狀腺機能減退等疾病。根據腦梗死部位將患者分為三組:半球梗死組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齡(53.27±8.21)歲。丘腦梗死組男9例,女4例;平均年齡(54.46±6.62)歲。腦干梗死組男6例,女3例,平均年齡(55.11±5.99)歲。
1.2檢測方法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2周時對雙側上肢SSR進行檢測,并標記為病灶對側和同側SSR。檢測采用電刺激法,要求被檢測者安靜放松平臥,室溫保持22℃~24℃,皮膚溫度控制為>32℃。記錄電極置于手心,參考電極置于手背,以鞍形刺激電極刺激腕部正中神經。電刺激時程0.1ms,帶通1Hz,分析時間5s,靈敏度在0.1mV/cm,每次刺激8次,間隔1s。分析指標為SSR潛伏期和波幅。所有涉及患者均引出SSR。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側手SSR比較 所有患者左右側手比較,皮膚交感反應波幅和潛伏期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側手SSR比較(x±s)
2.2各組對側手SSR波幅及潛伏期比較 三組不同部位腦梗死患者SSR波幅及潛伏期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三組腦梗死患者比較,丘腦梗死患者SSR波幅顯著低于其余兩組,而潛伏期顯著大于其余兩組(P<0.01)。半球梗死和腦干梗死兩組比較,波幅和潛伏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對側手SSR波幅及潛伏期比較(x±s)
SSR是一種內外刺激引發(fā)的多突觸自主神經反射[4],通過電生理方法檢測到的SSR可以反映自主神經系統節(jié)前節(jié)后纖維神經通路的變化[5]。調查發(fā)現腦梗死患者會出現SSR異常,這可能與自主神經系統的神經回路系統受損有關[6]。不同部位的腦梗死患者皮膚交感反應存在差異,大腦半球和腦干梗死SSR較正常人波幅下降,潛伏期延長,SSR異常率達100%[7,8]。
影響SSR的因素較多,包括年齡、皮溫、糖尿病、抑郁癥等。由于老年人植物神經系統逐年退化,對膽堿能刺激反應降低[9]。故本文選擇年齡<60歲的中青年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因年齡而導致的SSR采集異常,以便更好地發(fā)現不同腦區(qū)在自主神經功能中的作用。
本文資料顯示,在腦梗死急性期,SSR被明顯抑制,在丘腦梗死患者中這種表現更明顯,與正常組、大腦半球梗死組、腦干梗死組比較,波幅降低,潛伏期延長?;颊卟≡钔瑐扰c對側手的SSR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自主神經功能損傷與運動感覺功能損傷不同,病灶與自主神經損傷不存在對應關系,這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由雙側支配,自主神經反射通路的任何破壞均會影響SSR有關。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腦干梗死與大腦半球梗死患者的SSR波幅減低,潛伏期延長,提示腦干與大腦半球亦參與自主神經反射回路。據此,作者認為,中青年腦梗死與自主神經損害有密切關系,丘腦梗死對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最為顯著,如何發(fā)現并及時預防與自主神經功能損害相關的并發(fā)癥應是目前神經科學研究的重心。
1 Erciyas AH,Topalkara K,Topaktas S,et al. Suppression of cardiac parasympathetic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right hemispheric stroke. Eur J Neurol,1999,6(6):1211~1214.
2 Labuz-Roszak B,Pierzchala K. Stroke induces disturbances of autonomic system function. Neurol Neurochir Pol,2007,41(6):495~503.
3 Muslumanoglu L,Akyuz G,,Aki S,et al. Evaluation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functions in post-stroke patients. Am J Phys Med Rehabil,2002,81(10):721~725.
4 Zimmermann KP,Monga TN,Darouiche RO,et al. Post-strok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palmar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 thirty or more days afte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rch Phys Med Rehabil,1995(76):250~256.
5 Nazhel B,Yetkin I,Irkec C,et al.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 in diabetic neuropathy. 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2002,42(3):181~185
6 Toyokura M,Murakami K. Reproducibility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Muscle Nerve,1996(19):1481~1483.
7 Korpelainen JT,Tolonen U,Sotaniemi KA.Suppressed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infarction. Stroke,1993(24):1389~1392.
8 Linden D,Berlit P.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SRs)in monofocal brain lesion: topo-graphical aspects of central sympathetic pathways. Acta Neurol Scand, 1995,91(5):372~376
9 王玨,徐亮.60歲以下2型糖尿病患者皮膚交感反應分析.臨床神經電生理學雜志,2006,15(6):335~337.
215006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何萍 董萬利)214194 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張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