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萍
英國詩人雪萊曾經說過: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所以,我們進行德育,培養(yǎng)學生愛心,使學生養(yǎng)成誠實、守紀、守信譽、講責任盡義務、和睦禮貌、愛護公物等良好品質的同時,也需要教師的愛心,這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和關鍵。正因為有了愛這種美好的情感,我放棄了追求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念頭,甘愿在教育戰(zhàn)線上默默奉獻,也正是因為有了愛,有不少浪子在我的感化下回頭,有不少待優(yōu)生在我的誘導下成才!
一、 以身作則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靈魂的塑造者,教師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之久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生的眼睛就是教師檢查自己言行的鏡子。要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一個好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領悟的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職業(yè)素質。在思想作風上,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言傳,又身教。還要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知書達禮,注重修養(yǎng)。在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能按照師德的具體規(guī)范,有所為、有所不為。 總之,雖然學生道德水平高下的決定因素有多種,但作為教師的我們,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為孩子作出表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讓學生明辨美丑善惡,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有了豐富的知識,還要真正地理解學生,對學生寬嚴適度,學生才會把你當作知心人,才會樂于接受你的教育。
二、 耐心誘導
學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單靠空洞的說教,我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情境,潛移默化地耐心地誘導學生,使學生愉快地接受德育教育。
第一,學生升入初中,利用升國旗、唱國歌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采用講故事的形式使學生明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前赴后繼,英勇戰(zhàn)斗,用生命換來的。應該好好珍惜,刻苦學習,用實際行動來振興中華。第二,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一些競賽活動,進行革命傳統(tǒng)道德教育:如“三八”婦女節(jié),搜集女英雄的事跡;“五一”勞動節(jié),介紹勞動模范和科技人員的故事,開展尋、思、踏”的活動(尋找英模、勞模,思考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然后“踏”著這些足跡如何表現(xiàn)自己); “八一”建軍節(jié),尋找戰(zhàn)斗英雄的事跡;“九.十”教師節(jié),尋找優(yōu)秀教師的事跡;“十一”國慶節(jié),了解祖國建設成就等等。這些競賽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上進心,樹立了學生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生的信心。第三,定期開展主題班會。針對學生德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誘導。進行“人生觀”、“理想觀”、“價值觀”、“勞動觀”、“生存觀”等各種道德觀念教育。培養(yǎng)優(yōu)秀干部幫助老師做學生的德育工作,協(xié)調學生之間的矛盾,促進同學之間形成和睦的伙伴關系。第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陶冶情操。如:參觀畫展、花展、名人展,培養(yǎng)審美觀念;春游,接觸大自然,開拓視野;調查訪問、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向有關各方求援和呼吁,讓社會都伸出溫暖的手等等。
三、 教學滲透
課堂教學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教師要根據(jù)各科知識的特點,正確指導學生的德育教學。德育教育的方式和特點是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循環(huán)往復、逐步加深。使學生從各種分析中自然地接受了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我精心設計這些活動,通過引導、誘導、指導,體現(xiàn)了我的“愛心”,既給學生帶來愉悅,又增長了知識,同時還達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