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妮,果崇英
(遼寧大學 遼寧 沈陽 110136)
二人轉藝術的危機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地域文化的局限性使其面臨諸多的現(xiàn)實困境,同時,二人轉在大眾傳播傳媒的壓力下也被無奈的邊緣化。
在新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對二人轉這個在東北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地方戲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一系列優(yōu)秀的編劇、演員在全國范圍內成功地推出了東北喜劇小品,東北農(nóng)村電視劇的熱映也進一步加速了東北民間喜劇文化的復興。
近年來,二人轉已成為東北三省都市人消遣的一種方式,二人轉完成了它的城市化裂變。目前二人轉在城市中的演出場所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一等在大劇院,如劉老根大舞臺,觀眾的上座率很高,演員的出場費也很可觀;二等為中等規(guī)模劇場,演員大多有著豐富的演出經(jīng)驗;三等大多在一些洗浴中心或酒店,具有臨時性質。這樣的規(guī)模分類是市場化操作的必然結果,弊端是演出水準參差不齊。大量小劇場里的二人轉成了“搞笑二人組合”,與傳統(tǒng)二人轉藝術相去甚遠,而且普遍存在低俗現(xiàn)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魏三到孫小寶,今天著名的二人轉演員都是笑星,二人轉離真正的敘事性已越來越遠。似乎所有其他的主題都是累贅,搞笑成為二人轉受歡迎程度評判的關鍵標準?!倍宿D作為東北文化的代表和內核,體現(xiàn)了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但一些地方劇團在演出過程中,為了搞笑、吸引觀眾、賺錢,“在丑逗旦捧的搭配中,女性呈現(xiàn)出越來越年輕,穿著越來越暴露,調情越來越直白的現(xiàn)狀?!泵鎸@一現(xiàn)象,劉老根大舞臺在開業(yè)之初便大力提倡“綠色二人轉”,筆者認為這是二人轉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隨著二人轉不斷地發(fā)展,一些新形式的說唱在舞臺上也應運而生,翟波的神調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神調俗稱跳大神,是二人轉主調之外的一種曲調,多在農(nóng)民慶豐收或巫醫(yī)說病時演唱。目前觀眾聽到的神調已經(jīng)發(fā)展成類似快板和rap的說唱音樂,臺詞內容較隨意,形式比較靈活,受到了部分年輕觀眾的歡迎。因為它既不是傳統(tǒng)的樂調,也沒有固定的演唱曲調,所以演唱難度很大,考驗演員的唱功。
“二人轉作為黑土文化的代表,一直以來都在都市的邊緣存活;而話劇一直被稱為殿堂藝術;把二人轉和話劇糅合到一起,是不倫不類還是組合出新,見仁見智。但很多戲劇專家看過《秋天的二人轉》后,稱這是一部‘讓二人轉實現(xiàn)綠色轉型’之作,同時仍不失‘底層言情’的特色。”
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嘗試著對傳統(tǒng)二人轉進行改造和加工,《霸王別姬》就重點在“舞”上下功夫,增加了許多舞蹈動作,透出現(xiàn)代氣息。新編二人轉《梁山伯和祝英臺》,唱腔優(yōu)美,眾多配角演員的扇子舞幻化出蝴蝶翩翩飛舞的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該劇的導演、二人轉專家馬力認為:“新時期的二人轉藝術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它可以是幽默詼諧的,也可以是載歌載舞的,就像是百老匯的音樂歌舞劇一樣。二人轉應該是多元化的,完全可以從戲劇、舞蹈、音樂等藝術門類中吸取精華,并根據(jù)觀眾的需求不斷變化和整合?!?/p>
如何傳承民俗文化,把祖先在長期勞作中凝結成的藝術符號進行總結、梳理,并使其發(fā)揚、發(fā)展是一項極其艱難的工作。搜集保留歷史文化遺跡,更重要的是發(fā)揚傳承。一味地講如何保留經(jīng)典唱段,或是貶低觀眾和演員審美趣味低俗是不合理的,生產(chǎn)方式的改變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改變。
另一方面,多媒體網(wǎng)絡極大程度地改變了消費者的審美趣味和鑒賞水平,雅至古今中外各種藝術形式,俗至搞笑段子一條龍,以海量信息的趨勢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消費者面前,觀眾足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新鮮資訊,但是淺顯、非專業(yè)化、不具有權威性的信息也轟炸著消費者的大腦。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地邁向未來。
[1]趙鶄鶄.二人轉藝術傳播現(xiàn)狀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26.
[2]譚緒人.二人轉清風新年吹北京[EB/O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10935/992445.html,2003-12-22.
[3]和璐璐.人藝首次“降低門檻”,東北二人轉亮相首都劇場[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11-22/26/508393.shtml,200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