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119-01
第二課堂指的是除上課的課堂之外的學習實踐活動,設立第二課堂的目的就在于通過第二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豐富第一課堂。所以說,語文第二課堂是語文第一課堂的催化劑和促進劑,是第一課堂的補充,第二課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拓展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空間,拓寬了他們語言文學的知識面。那么,作為語文教師該如何引導和組織學生有效地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呢?
一、培養(yǎng)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興趣
小學生天生活潑,愛好廣泛,極易想象,極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渴望走向社會,認識生活,認識世界。因此,我們老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及時有效地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組織豐富有趣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語文,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有效地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二、科學安排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小組
為了使學生能愉悅和諧又有成效地開展第二課堂的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愛好、行為習慣、家庭情況、性別差異、地域跨度等因素,綜合考慮,科學分組。首先讓語文成績較好,具有較強組織能力的語文學科代表,擔任第二課堂大組長,然后再由大組長選定各組的組長,各組成員按照興趣愛好、語文基礎、學習能力水平自由組合,由組長依次編號,最后由教師根據實際需要在小組間進行平衡調整。各小組要在小組長的領導下,自定組名,自擬小組口號,制定學習目標和互幫互學計劃。這樣安排第二課堂學習小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特別是能起到互幫互學,合作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
三、教給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閱讀方法
1.合理制定閱讀計劃。閱讀,是語文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閱讀計劃。根據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最適合閱讀兒歌和圖畫書籍:中年級學生則較適合閱讀寓言、童話等短文:高年級就可以安排閱讀一些淺顯易懂的中外文學名著、科普文章及報紙雜志。
2.博采眾長,摘錄好詞佳句。第二課堂的閱讀,應更多地注重課外閱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力求避免學生多過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摘抄本,記錄好詞、好句,不斷積累字詞。同時讓學生記錄課外閱讀中遇到的精彩詞語和優(yōu)美的句子,起到廣擷博采,學以致用的作用,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
3.講求方法,精略結合。面對不同的閱讀文本,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選用合適的閱讀方法。對那些最有意義,與學習密切相關,有趣味的段落和章節(jié)進行精讀,邊閱讀、邊思考、邊圈點勾劃,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對其它一些無關緊要的段落,則可以采用略讀的方法,一目十行,走馬觀花地進行瀏覽,從而提高閱讀效率。閱讀中,要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四、組織學生有效開展第二課堂的小組交流
有成效地開展第二課堂的主要形式是小組交流。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更希望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同與贊揚,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教師要利用班隊會、興趣小組課開展第二課堂讀書心得、經驗交流會,開展朗誦、講故事、猜謎語等比賽活動;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多談自己的見聞和感受,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當然,小組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師搭臺教師唱”“教師搭臺學生唱”“師生搭臺師生唱”“學生搭臺學生唱”可多措并舉,全員參與,讓成員間相互解疑、補充、總結。
五、留心發(fā)現,鼓勵表揚開展第二課堂的典型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把自己第二課堂活動中看到的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表時,教師要進行大力地表揚,讓學生感受到收獲的喜悅。例如在教學六年級的課文《草原》中,總結課文時,我讓學生說說有關描寫草原的成語,有的說“綠草如茵”,有的說“萬馬奔騰”,還有的說“一望無際”,你一言我一語,學生感到新鮮又有所收獲。我抓住時機給能回答的學生發(fā)了小紅花、五角星、粘貼畫等獎品。學生獲得表揚后,十分興奮、喜悅。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們今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興趣,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了。
開展語文第二課堂的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培養(yǎng)動手、動腦、動口能力;能有效地促進第一課堂的學習,成為語文教學的翅膀:能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質,為祖國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棟梁之才。
(責任編輯 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