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培”是一項復雜龐大的工程。它面向基層,讓真正的群眾文化基層組織者們受益。對這些參加培訓的人來說,在“北戲”接受培訓的10天,令他們終身難忘。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教師的嚴格與耐心、著名文藝工作者的親臨指導,都讓他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評劇班學員郭書蘭:來自密云穆家峪鎮(zhèn) 47歲
我來自農村,是最基層的文化組織員。我們鎮(zhèn)的文化生活非常豐富,我也經常組織大家進行各種活動,但從沒接受過專業(yè)的培訓。這次培訓讓我在專業(y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培訓,才發(fā)現(xiàn)每個唱段的發(fā)音、吐字原來有這么多的講究,感覺自己長了見識。說心里話,想學的東西很多,但是培訓只有這10天,感覺時間非常不夠用。印象最深的就是北戲教師對我們進行的身段的教學。舉手投足、眼神表演,讓我體會到了評劇的精髓。
我感覺這次培訓組織得很有針對性,非常適合我們學習。更有利于我們在基層開展工作,教的東西有利于實際操作,以后的工作都能用上。
作為一名基層文化組織員,我覺得國家花這么大力量,這么重視基層,希望這個培訓能一直辦下去。培訓的內容也希望更全面,比如增加主持專業(yè)。我也希望,北戲以后能夠為我們這些基層人員提供一個師資平臺,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找到專業(yè)教師來給我們基層活動進行輔導。
音樂班李云放:懷柔喇叭溝門大甸子村 24歲
我是我們村的大學生村官,也負責鄉(xiāng)里各種文藝活動和主持。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說幫助非常大。在大學我學的是網絡工程,沒有音樂方面的基礎。培訓中對于合唱與指揮的教學使我受益匪淺。合唱知識、每首歌的教學方法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音樂的大門,我的音樂技巧提高很快。
從實際工作角度看,以前我在鄉(xiāng)里組織過合唱團進行比賽,卻因缺乏經驗,教得不好。村民也沒有經驗,大家就是摸索著來。經過這次培訓,我對組織合唱充滿信心,心中有譜,知道從何處下手組織比賽了,也相信可以組織出相對專業(yè)的合唱團。所以我非常感謝北戲的諸位老師,也希望有機會還能再次參加這樣的培訓。
舞蹈班楊旭鑫:來自豐臺盧溝橋鄉(xiāng)文化服務中心 24歲
我剛工作一年多,是專業(yè)學舞蹈出身的。這次參加培訓,因為和我一起培訓的人很多都是非專業(yè)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我從他們身上了解到了什么是群眾文化,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從培訓的交流中,我懂得了對待阿姨們該如何進行舞蹈教學,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這跟我們學專業(yè)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樣的。
我原來不懂得群眾文化應該怎么去開展,如果教學,只知道跳專業(yè)的舞蹈。而我發(fā)現(xiàn)叔叔阿姨們對專業(yè)的舞蹈只是覺得好看,但卻不好接受。這次學習,北戲的教師用他們的教學方式告訴了我,群眾舞蹈是什么樣子。我想,如果把這些方法加到自己的專業(yè)里面,混合在一起,會更容易讓叔叔阿姨們接受。這樣的培訓非常有實際意義,對我們的工作很有指導性。
京劇老生張平:來自朝陽區(qū)群生文化大院 57歲
我參加了這次基層文化骨干培訓以后,從心里感受到了票友之間的交流和專業(yè)京劇演員之間的學習有天壤之別。在北戲教師的指導下,我了解了什么是規(guī)范的發(fā)聲、吐字、動作。尤其令我受益匪淺的是身段課的教學。北戲的教師根據(jù)我們票友身段差的特點,將京劇里面??吹降纳矶蝿幼鹘M合在一起,編排成像健身操一樣的一套動作,讓我們很容易學會并且記住。大家都覺得特別實用。
我們這些愛好者之間一般沒有專業(yè)老師,學戲都是票友教票友,很多專業(yè)知識都是自己摸索,不規(guī)范。培訓回來以后,我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表演,大家都交口稱贊。唱得規(guī)范了,動作也規(guī)范了。與票友們互相交流,大家都覺得這個培訓對我們來說確實有幫助,非常有必要。我雖然是一個人出來學習,但是回去大家一起受益。這樣的培訓我很珍惜。
這次培訓只有10天,非常感激所有教師耐心細心的教學。我們白天學習,晚上交流切磋練習,很累但是特別開心,是一次很難得的人生經歷。
音樂班周燕:來自懷柔湯河口鎮(zhèn) 30歲
我平時從事的是辦公室兼文化科的工作。個人覺得這次的培訓機會很難得。雖然只有10天,但我們每個學員都覺得很充實。授課的教師很親切,業(yè)務水平也很高。我覺得受益匪淺,期待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能夠提供給我們這些基層的文化工作者。這次的培訓課程設置很好,樂理知識、合唱技巧、合唱隊的組織與培訓等都非常實用。培訓回來以后,我為慶祝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建立了一些紅歌合唱隊,通過培訓時學習到的那些方法,很快速、專業(yè)地組織了合唱比賽。感覺比以前不了解專業(yè)知識的時候要有效率得多。
對個人來說,在音樂方面,我的業(yè)務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學習,能更準確地把握一些作品,了解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音樂理論知識。這些培訓內容很實用,也方便我們學以致用,讓我在工作崗位上更方便、便捷、自信地為大家傳遞音樂的知識。
評劇班趙福玲:來自門頭溝軍莊鎮(zhèn) 70歲
我的感受是“千培”這個項目本身就非常棒。它為基層培養(yǎng)了項目骨干,對發(fā)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非常有利?!扒唷笔潜本┦形幕止参幕幍呐e措,是國家對我們基層人才的重視。而北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個很好的平臺。
我是從小喜歡評劇,但不是專業(yè)的從事評劇工作的。以前也曾接受過短期的專業(yè)培訓。但我感覺這次培訓的范圍大,更重要的是對年齡無限制,對是否有評劇基礎也沒有限制。這樣的培訓對基層文化發(fā)展很有幫助。
評劇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可以說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揚好人好事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化形式。評劇在基層群眾中有很多戲迷,是一種融入百姓文化生活的戲曲藝術形式。對基層評劇團體的培訓非常重要。通過培訓,我們可以更輕松、專業(yè)地編排一些評劇小節(jié)目,宣傳社會正能量,取得很好的宣傳效果。
參加這次培訓,我的感受很深,我衷心感謝所有培訓工作人員和教師。我們參加培訓的時間正好是頭伏的這10天。參加培訓的學員年齡差異很大。教學的內容量大,參加培訓的人員多,天氣悶熱,老師們真是特別辛苦。在酷暑中,他們經常早來晚走,認真負責,可親可愛。任務繁重,卻特別有耐心,經常手把手地教我們,讓我們特別感動。而院長黃珊珊的認真負責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她的課詼諧有趣、通俗易懂,讓我們在輕松的氛圍里學到了我們平常學不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