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樹榮
兒童詩情感真摯,想象靈動,整篇布局精妙,語言簡練而富有童真??梢哉f,兒童詩就是兒童生命韻律的真實再現(xiàn),但又高于兒童的實際認知能力。因此,在兒童詩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去觀察探索、感知交流,從而在多元解讀中揭開兒童詩歌言語形式的內(nèi)在密碼,將兒童詩歌的賞析推向新的高度。
一、品味語詞,感受兒童詩歌的語言之美
在兒童詩的教學中,兒童詩歌固有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彰顯出來的文體氣質,應該將其作為閱讀教學把握兒童詩歌教學方向的基本原則。這當中尤其是兒童式的用詞,很多地方都與平常文本中有著較大的差異,處處體現(xiàn)了與兒童認知的合拍性。如果說整體性的課文朗讀是對兒童詩歌情感意蘊的基調定性,那么深入文本細節(jié),感知兒童詩歌獨有的遣詞造句的藝術之美,就會發(fā)現(xiàn)為契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認知空間。
例如,在教學冰心的《雨后》這首兒童詩歌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整體性地朗讀,在誦讀中把握詩歌的整體情感,初步感受下雨之后孩童表現(xiàn)出來的盎然生機。有了情感鋪墊,教師則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細節(jié),感受兒童詩歌在遣詞造句上的匠心獨運?!八ち艘货雍⒆幽樕稀睘槭裁磿鞍l(fā)射出興奮和驕傲”?作為人物表情在一般性文本中都會以“呈現(xiàn)、露出”等動作描述,為什么在兒童詩歌中卻用“發(fā)射”這種更具情感張力的詞語呢?在教學中,教師則引領學生深入文本感知自己能夠“摔上一跤”而將內(nèi)在的情感充分體現(xiàn)出來,此處的“發(fā)射”正將這份最純真的內(nèi)容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
在兒童詩歌中,類似于這種神來之筆,可謂到處都有。兒童詩歌的教學只有抓住了這些別具匠心的內(nèi)容才能真正契合兒童詩歌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讓兒童詩歌獨有的詞語之美深入學生意識。
二、悅納運用,感受兒童詩歌的形式之美
除了詞語運用的獨到之外,兒童詩歌另一個本質價值在于其別致新穎的言語樣式和反復手法的充分運用。翻閱教材文本中的兒童詩歌,幾乎每首詩歌都有如此反復運用的詞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切不可將這一凸顯兒童詩歌本質特性的資源置于腦后,而要引導學生結合詩歌的情境在反復誦讀中感受這一獨到表現(xiàn)形式的表達效果,從而感知兒童詩歌獨有的形式之美。
例如,在教學《水鄉(xiāng)歌》時,首先,緊扣詩歌中反復出現(xiàn)的“水鄉(xiāng)什么多?×多”這一句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借助這樣的句式走進每一小節(jié)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教師雖然沒有提及“引起下文”的概念,但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依循相同結構的開頭逐步走進了詩歌的內(nèi)核,為之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其次,在總結課文中,教師更是運用這一典型句式,采用師生互相問答的方式,引領學生回歸積累文本。在師生配合的對話中,蘊藏于詩歌的情感意蘊被充分體現(xiàn)。最后,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模仿進行想象補充,“水鄉(xiāng)什么多?”依照詩歌的形式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并將自己補充的內(nèi)容融入詩歌之后,與詩歌形成相得益彰的表達作用。
縱觀整個過程,教師緊扣詩歌原有言語形式,在品悟中感知其表達效益,在對話中運用觸摸其表達特質,更在模仿創(chuàng)造中將詩歌的形式之美鐫刻在學生意識之中,起到了一舉三得的教學妙用。
三、體驗探析,感受兒童詩歌的修辭之美
作為寫給兒童閱讀的兒童詩歌則常常將司空見慣的事物描述成為想象中的內(nèi)容,賦予其獨有的生命氣息,從而將其視為具有生命意蘊的個體,使得整個詩歌的意蘊凸顯。因此,在教學兒童詩歌時,關注其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應該成為應然選擇。
例如,在教學《秋天》的片段時:
師:讀了詩歌就給人一種生動親切的感覺,你知道作者是運用怎樣的手法形成了這樣的表達效果嗎?
生1:作者處處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師: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修辭手法,說說自己閱讀之后的體會。
生2:蘋果、葡萄都會叫喊,我們仿佛看到了水果們急著想要成熟的樣子。
生3:向日葵正“低頭彎腰”,作者形象地寫出了向日葵成熟之后的狀態(tài),我們仿佛看到了滿滿的葵盤。
生4:秋風在“打滾、奔跑”,多么美多么快樂的秋風,我都快忍不住要和秋風一起嬉戲玩樂了。
…………
師:是??!有了擬人,詩歌中的事物就像我們一樣。詩人寫活了他們,就讓我們一起把他們讀活吧!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依據(jù)學生原有的認知先行提煉出“擬人”的修辭手法,并引領學生依循著“擬人”的思路,逐步走進文本的言語內(nèi)核,從而探尋作者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修辭運用的良苦用心。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對修辭手法的表達運用卻能形成基本的價值認知,并在充分言說表達中將這種表達手法不斷深化在自我意識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兒童詩歌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作特質,教師應該從詩歌獨具價值的詞語運用、形式結構和修辭手法等維度入手,才能引導學生不斷逼近兒童詩歌本質,感知兒童詩歌的獨特之美。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zhèn)水泗小學)
□責任編輯: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