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首先強調親子溝通,原因有二:第一,親子溝通非常重要,沒有親子溝通,家長就不能了解孩子,教育也就無從談起;第二,親子溝通本來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卻常常被家長忽略,以至于給孩子造成或隱或顯的傷害。前不久,湖南省寧鄉(xiāng)縣的一樁少女自殺慘案就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今年18歲的李文從小是一個聰明漂亮、品學兼優(yōu)的女孩。她家境不好:爸爸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微?。粙寢尰加芯癫?,早已失去勞動能力;弟弟尚幼,需要她照顧。所以,16歲時李文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上初二時,李文喜歡班里一名男生,因表白遭拒,加上同學的冷嘲熱諷,她一步步陷入孤獨的深淵,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她內心郁悶,卻找不到一個傾訴對象,漸漸失去了學習動力,終于在初中畢業(yè)前4個月選擇了輟學。對于女兒突然放棄學業(yè),李文的爸爸沒有過多追問,他甚至沒有察覺女兒性格的變化。
輟學在家,李文感覺更孤獨了,她渴望溝通,于是向媽媽傾訴衷腸。神志混亂的媽媽根本不明白女兒在說什么,總是報之以傻笑。不久,媽媽走失。弟弟埋怨李文:“都是你,天天在媽媽面前念叨你的事,她一定是聽煩了,就走了?!崩钗臒o比自責。
媽媽的離去,讓李文感覺她與世界最后一扇溝通的窗戶“砰”的一聲關閉了。無人傾訴,她就寫日記,把心中的煩惱說給自己聽。她曾故意把日記本攤開放在桌子上,希望引起爸爸的注意,但爸爸熟視無睹;她想主動跟爸爸說說話,但爸爸累了,希望早早上床休息。
在家里太孤獨,李文想去爸爸的工地找活干,或者回學校讀書,但都被爸爸拒絕。李文感到孤獨無助,似乎整個世界上的人都不相信她,嫌棄她。
2015年4月19日,李文待在家里胡思亂想,越想越絕望。中午,她沒有進廚房做飯,而是把日記本和課本、課外書收集在一起,然后用火點燃。不一會兒,書本變成了一堆灰燼。晚上,李文的爸爸回到家,發(fā)現地上的灰燼,得知是女兒所為,居然沒有追問原因。李文傷心欲絕。
第二天上午,李文鼓起最后的勇氣,站在爸爸身邊,想跟他說幾句話,但爸爸只顧埋頭干活,沒有正眼看女兒一眼。最后一點希望破滅了!李文來到媽媽的臥室,將媽媽沒吃完的兩瓶安眠藥全倒進一杯涼水中,然后大口吞下。
萬幸的是,在醫(yī)生的奮力搶救下,李文撿回了一條命,但由于病情惡化,李文已經成了精神分裂癥患者,整天胡言亂語,一會兒笑,一會兒哭。此時,她的爸爸多么想跟女兒說說話,但為時已晚。
李文的悲劇或許只是個案,但是捫心自問,有多少家長敢說對孩子的心理狀況了如指掌?又有多少家長能夠與孩子保持平等的溝通?本來,親子溝通是世界上最溫馨、最容易的事,何以變得如此艱難?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文的悲劇又具有可怕的普遍性。
青少年的成長歷程絕非一帆風順,學業(yè)壓力、青春期躁動、人際交往障礙、網絡誘惑等都可能對孩子構成傷害,他們離不開家長的安慰和指導。就算家長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功課,不能及時矯正孩子心理上的偏差,至少可以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聆聽孩子的心聲,陪伴他共渡難關。讀者朋友,您認為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嗎?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