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沉入雪夜的靜思
        ——論朱永良的詩

        2015-09-29 11:03:43陳愛中
        文藝評論 2015年9期
        關(guān)鍵詞:詩人

        ○陳愛中 白 璐

        沉入雪夜的靜思
        ——論朱永良的詩

        ○陳愛中 白 璐

        如果說現(xiàn)代,無論是從城市建筑的現(xiàn)代還是城市文化的現(xiàn)代上說,能夠貼合這個詞匯的,上海和哈爾濱恐怕是近現(xiàn)代的中國城市中最為理想的選擇了。相較于上海“十里洋場”的繁華如織,租界、弄堂等新舊文化區(qū)域的交融,哈爾濱則更為現(xiàn)代,上世紀(jì)初因鐵路而起,風(fēng)云際遇,白俄人、猶太人、日本人都曾經(jīng)是這座城市的主宰,俄羅斯文化、猶太文化、日本文化等對近現(xiàn)代中國民族國家認(rèn)同影響最有力的文化類型,都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nèi)成為這座城市的血脈。

        于是,這座城市有了太多的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人生哲學(xué)和命運故事。孕育出的詩歌也就鮮于常態(tài),獨具韻味了。寒冷的冬夜是安靜而深邃的,這有同于哈爾濱詩人的低調(diào)和沉穩(wěn),偏居一隅但并不因之而安居,思索和關(guān)懷往往成為他們詩歌生命中最為憨重的繩索,從最初的城市文化體驗出發(fā),帶著沉甸甸的構(gòu)思、鑄造并系結(jié)上生存、宇宙、人類、歷史等宏大的錨,鉤沉出一件件具體而生動的精致的詩歌之甕。這其中,朱永良的詩歌以其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獨到的歷史洞察視角和優(yōu)雅安靜的敘述語調(diào)尤為值得關(guān)注,因為他要“一個人,在一個龐大國家的邊遠(yuǎn)城市里/在厭倦中,讀著,寫著,要使自己成為一個世界主義者”。(《兩行詩》)

        一、書齋里的詩意譜寫

        北方的冬夜是漫長而寒冷的,如貓一樣蟄伏,俗稱貓冬,就成了這里人冬天生活的常態(tài)。窗外冰雪覆蓋,萬物蕭殺,屋內(nèi)溫暖如春,一杯茶,一本書,胸中自有春夏秋冬。無論是現(xiàn)實生活還是詩人的朱永良都是這樣的,書齋的安靜和思想的汪洋恣肆成就了他詩人的生命。有著收藏癖的德國哲學(xué)家本雅明對于書籍有一個超越性的論點,“在所有獲取書籍的方式中,自己把它們寫出來是最值得贊揚的方法”,“寫作者就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寫作并非因為窮,而是因為對那些可以買到的書不滿意”①,沉浸于書海,并離開書籍,創(chuàng)造性地將思想的目光播撒于書房外的天空,書齋也就無邊無界、生意盎然了。

        既然是書齋,那么閱讀的詩意經(jīng)驗和對歷史記憶的溫?zé)岬姆枪矔r題材自然是寫作的核心部分。他的代表性詩集《另一個比喻》中,有一半以上的詩篇是屬于這種題材的。閱讀是一種對話,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而實現(xiàn)思想交流的自由和情感流瀉的愿望,在歷史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交織中,重新體味人事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在宮殿的虛妄中解讀歷史的詭辯,繁華和荒涼都在時間的磨損中交替著變幻,“王朝的炊煙,曾在這里/一陣陣升起,又一陣陣散盡。//當(dāng)?shù)弁跏チ藲q月的恩寵,/人們玩賞著他死亡的過去:/昔日遼闊而邊界不清的帝國,/一塊石頭、一根柱子和椅子上的空間”。(《宮殿》)人們賦予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形象以眾多的諷刺和笑談,但詩人卻嚴(yán)肅地關(guān)注他因讀書而想象的愛情,荒誕不經(jīng)但卻深入每個人骨髓的騎士精神,“你的荒唐行為豐富了人類的歷史”,“你的悲傷成為了全世界的悲傷”,“在你面前吸支煙,喝杯酒,/和老朋友聊上一陣,真是件愉快的事。/記得有一次,我們其中的一位試探著說:/我們……都是堂·吉訶德”(《堂·吉訶德》),這正如魯迅筆下的阿Q,當(dāng)外視時,阿Q是眾多人嘲笑的對象,暗自內(nèi)視自己時,無人不覺得自己有著阿Q的影子。詩人閱讀歷史是一種對歷史所做的當(dāng)代經(jīng)驗的重新賦予,相對于普泛的歷史研究,就多了很多非理性的無法考證但卻在經(jīng)驗的領(lǐng)域無比真實的探究,個人的同時又是普泛的,個體經(jīng)驗和歷史經(jīng)驗的統(tǒng)一,于是我們在《三個疑問》中看到詩人的智慧,孔子曾有“四十不惑”的人生感悟,“四十歲了,不要再相信別的。/別的,他說的是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到了中年,理應(yīng)經(jīng)過了地獄/朝向更明亮的地方,可地獄,我經(jīng)過了嗎?”“年輕時,我曾沉湎于卡夫卡、里爾克,/他們四十多歲時各自寫下了《城堡》和/《杜伊諾哀歌》。這兩位布拉格的兒子/用散文和詩歌寫下相同的曲調(diào),這是為什么?”在這個開放性的追問中,在反詰歷史經(jīng)驗和肯定文學(xué)事實的過程中,引入思考卻無法提供結(jié)論,這是詩歌的存在方式。這種詩歌的方式讓他將波浪和書籍聯(lián)系起來,在大海邊“我看著一個個波浪的形狀/想到自古以來的一冊冊書籍,/其實書籍也是大海,從不停息,/以它特有的方式展示著力量”。書籍的大海和現(xiàn)實的大海在巨大的蘊含面前獲得同意,“不朽的波浪和書籍/并不在意是否為人們所看所知”,在自為自在的意義上,又有著驚人的一致,或者說這里面也蘊含著詩人對詩歌的一種認(rèn)識,但寫作,不問去處。我想,朱永良作為詩人這么多年的低調(diào)生活,甘愿在邊遠(yuǎn)的城市寫作宇宙人生,因詩而人,而非炒作時代的因人而詩,這種自在自為的詩歌理念顯然是不可多得的。

        既然是書齋,狹窄單調(diào)的空間很容易讓人忽視現(xiàn)實空間的存在,空間的孤獨讓人更容易集中于思想的繁榮,在記憶的時空里得以從容而清醒的梳理、判斷,這種詩歌空間讓朱永良對相同歷史經(jīng)驗的重述有著個人化的深度表述,以避免讓失去理性的情感聲遮蔽住思想的深刻,有人說“詩歌是學(xué)者的藝術(shù)”②,恐怕應(yīng)該歸結(jié)于書齋的獨特空間。朱永良將這種學(xué)者的思考尤其應(yīng)用在了他對文革的書寫上,他如此寫盛行于文革,以反智主義為目的的“批斗會”,詩人所在小學(xué)操場的椅子上站著老師“寫著走資派或反革命,/整個操場上站滿了學(xué)生”,“但我既沒有批判的激情,/也缺乏對老師的同情心”,“我有些木然,弄不懂,/但已開始學(xué)習(xí)如何仇恨”,“我們這一代盲目的人,/學(xué)會了仇恨過去和現(xiàn)在,/仇恨虛幻看不見的敵人,/甚至仇恨自己的家人”,簡樸的詞匯真切地敘述出了一個小學(xué)生對批斗會的理解,也交代出了那個瘋狂的年代,一種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一樣的時代氛圍浸染出的盲目崇拜和瘋狂,沒有事后情感的肆意宣泄,也沒有理性的哲學(xué)評說,但卻在看似庸常的詞匯中蘊含出巨大的思想能量,是為另一種因果邏輯的推理。他以零度情感的筆調(diào)寫1966年紅衛(wèi)兵拆歷史文物,“上輩人消滅了一個舊世界:中華民國,/建立了一個新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很明顯,舊世界還沒有消滅干凈,/還有舊習(xí)俗、舊書籍、舊建筑……”“紅衛(wèi)兵們砸爛舊事物的激情/吸引著一層又一層圍觀的人們。//拆廟,紅衛(wèi)兵們在表演著一場革命,/圍觀的人們就是這場戲的觀眾”,一群無知的人在認(rèn)真地演著一場戲,紅衛(wèi)兵不知道該怎么拆,“像一群瘋狂的螞蟻,/圍著廟宇爬上爬下,無計可施”,最后只好“無奈地砸掉幾個飾物”,以近乎玩笑的姿態(tài)“完成了這一天砸爛舊世界的革命”,這應(yīng)該是另一出1911年江蘇巡撫程德全挑瓦以示革命的翻版,都以革命的名義做著跨越時空的荒唐的事情,歷史的重復(fù)頗具有諷刺的意味。在一個“歷史感缺失”的后工業(yè)社會中,重新發(fā)現(xiàn)歷史的魅影,并因之而審視生存中無法忽視的本質(zhì)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彌補后工業(yè)文化給人們帶來的認(rèn)同缺失感。他在《博爾赫斯》中說,“寫作最終是項失敗的事業(yè)。/當(dāng)你老了,當(dāng)你迷失在/辨不清白天黑夜的迷宮中,/你平靜地接受把詩寫得短些,/把自己作為歌唱的英雄,/贊美失明后的黃昏,贊美/你擁有的神秘黃金,/贊美永恒的烏有和遺忘”。寫的是博爾赫斯,但無詞無句不是當(dāng)下漢語詩歌的生存狀態(tài)和詩人在抗拒中對傳統(tǒng)的守護(hù)。

        二、從愛情的青春到沉思的中年:敘述風(fēng)格的轉(zhuǎn)變

        上世紀(jì)80年代是個激情洋溢的時代,到處流蕩詩意青春的色彩。這個時期的朱永良是善寫愛情的,面對比利時畫家保爾·德爾沃的《窗子》,詩人閱讀到的是“一個女人站在窗子前,/右手處于伸出的樣子去,/窗子外面是風(fēng)景,/山和樹在不遠(yuǎn)的地方,/就像近旁的窗子一樣清晰。/窗子前面站著一個女人,/他沒有看不遠(yuǎn)處的山和樹,/那只右手隨意地放著,/背對著畫家,/為風(fēng)景的中心”。顯然,正值青春年華的朱永良并不滿足于將目光停滯于眼前的“山和樹”,他的關(guān)注點投向了對更為深遠(yuǎn)的藝術(shù)夢境的追求——“在地球上沒有你我的住所。/你在我的手上開放,/我在你的心上筑巢。/在地球上你我屬于誰?/你屬于我,我屬于你,/我們誰也不屬于。/在地球上你我做什么?/藝術(shù)如同死亡,我們?nèi)ニ馈保ā睹\》)。于是,在他的詩歌中我們看到了“你我的目光化作虹,/上面駛過音符、方塊字和神的旨意”(《雨后》)。這樣目光交接的唯美定格;在他的詩歌中我們還看到了那一片泥濘的春天里悠悠的涼風(fēng)也成了召喚愛情的使者,長出翅膀的肉體緩緩上升著激情,醉倒在被神變成酒的水里。看到了寂靜的四月下午,一只飛進(jìn)屋子的蒼蠅,也能將思緒從那扇敞開的窗子帶向遠(yuǎn)處??吹搅嗽谖逶碌某臭[怒放的丁香中,如鮮花,如空靈,如這五月的我們自身。看到了明凈的九月里,陽光是那么讓人沉醉的東西,打掃過夏天的痕跡,在湛藍(lán)的天空下,幸福清醇如酒??吹搅耸辉碌纳衔纾斋@完的田野如一張黃色底色的畫布,任樹、牛和鴿子在上面作畫??吹搅撕涞氖?,哥特風(fēng)格的教堂給予世人的溫暖和寧靜,在那里人的靈魂隨天窗上的光映入教堂的尖頂,微妙精致的感受力靜靜繽紛出詩人夢一般的藝術(shù)世界,無關(guān)紛雜與吵鬧,仿佛被天使托舉在云里,虛幻而美妙,讓我們“既逃不掉,也無法保持安靜”(《仿佛······》)。

        到了上世紀(jì)90年代,當(dāng)詩歌的烏托邦夢境被生活的猙獰一掌擊碎時,隨著年歲的增長,對詩歌與現(xiàn)實關(guān)系理解得更為深入,詩人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為安靜而“逼近的美”,“去撫摸陶罐上的紋飾,/辨認(rèn)青銅器上的文字/,注視樹木和上升著的死者,/并學(xué)習(xí)橫和豎的正確寫法”(《學(xué)習(xí)》)。在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我仿佛觸到了祖先,/他臉上那不朽的皺紋”(《無題》)。詩人博覽群書的知識與智慧蜂擁而至,從俄狄浦斯到博爾赫斯,從堂·吉訶德到哈菲茲,從卡夫卡到里爾克,詩人借他們之口,澆灌思想的花園。《致希波的圣·奧古斯丁》里詩人愿意相信但丁描寫的天堂和圣·奧古斯丁筆下的上帝之城的存在,可是當(dāng)真正踏進(jìn)去時,才真切地感受到它存在的虛幻與漂浮感。“那是多么的美妙和不幸:/那里沒有石頭,我們無處可坐,/只能如煙飄蕩”,我們需要秋雨過后的風(fēng),制造的每一場凜冽,現(xiàn)實,因它的不完美才擁有了存在的意義;《波斯的葡萄》中哈菲茲搖晃的紅酒杯與詩人杯中盛滿的寶石紅,如兩顆星在過去與現(xiàn)在閃爍,跨越時間的河流,此岸的20世紀(jì)末的中國與彼岸的伊斯蘭紀(jì)元8世紀(jì)的波斯,如那兩杯葡萄酒,同樣讓人沉醉;《蘇聯(lián)士兵的墓地》設(shè)在了游樂園的一個角落里,淺灰色的磚墻隔開了游人的目光,園內(nèi)的歡笑聲掩蓋了戰(zhàn)爭帶來的哀傷。一個已消亡了的國家的戰(zhàn)士,墓碑上的紅星便是他們永恒的信仰,遠(yuǎn)離戰(zhàn)爭的人們,信仰又將置于何方?詩人就這樣沉湎在“薩福散佚的詩行,/孔子沒有編輯的古書”中,沉湎在“無事可做的上午,/坐在安靜的沙發(fā)上”,心甘情愿被上千本書吞噬的“迷人現(xiàn)狀”。在歷史的感受和反思里,尋找著變換的時代里能使自己內(nèi)心平衡的力量。

        新世紀(jì)之后,步入中年的詩人更加沉淀和厚實。能夠捕捉到日常的細(xì)微之處,通過那些看似沒有詩意的瞬間,捕捉生活的意義,經(jīng)由對個人生活的命名,探索著新世紀(jì)的時代內(nèi)涵。長期的書齋生活和不斷思考的習(xí)慣,讓詩人在一行行的文字中,冷靜品味著歷史的巨大神秘、現(xiàn)實搖曳的誘惑和生命最原初的意義。在嶄新的世紀(jì)里,“被《圣經(jīng)》乳汁哺育的一代代人們已淡忘了,/末日審判,/這個遲遲不予兌現(xiàn)的諾言,/從人們的急切中顯現(xiàn)出逃離過去的渴望”?!岸切┨幵谔窖笊系膰?,/已預(yù)先爭奪起‘新世紀(jì)’的第一縷陽光,/為的是讓美元牢固地支撐起他們的國家銀行?!保ā丁靶率兰o(jì)”》)新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人們的浮躁在一場場狂歡中間漂浮,喧囂的環(huán)境已不允許詩人“用語言使空氣產(chǎn)生震顫”。但是詩人并沒有沮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他反而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逃亡,就像逃脫夏日炙烤的驕陽?!八_始憑借視覺和觸覺/去感受存在的事物”,這樣的方式比語言更有能力滲透生活的角落,在那些語言無法完成的地方,“他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世界://椅子、桌子、杯子,/書籍、白紙、鋼筆,/段落、句子、文字……//房間、電燈、床,/地板、窗子、門,/黑暗、明亮、陽光……”(《失語者》)無論外界怎樣的變換,詩人始終保持著窗邊思考者的姿態(tài),輕輕訴說著他詩歌的追求:“一位智者能夠漠視他的處境,/即使面臨被打入地獄的結(jié)局。/比如波伊提烏,在帕維亞塔中,/頭上懸著絞索,/他卻平靜地,/度過了死刑之前的最后時光。因為,/他將柏拉圖非凡的智慧,/融入了拉丁文不朽的篇章?!保ā恫ㄒ撂釣酢罚┰谝粋€極其普通的《春天的夜晚》,詩人面對車輛駛來駛過,道路變寬變窄,燈光忽明忽暗的場景,會聯(lián)想到一切事物的出現(xiàn)消失、消失出現(xiàn)?!盎钪鵀榱耸裁??”詩人不禁感嘆。他沒有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找尋先哲們對人類存在的論述,這種看似永遠(yuǎn)不會被人找到的答案,其實就在身邊:“這時我看看坐在身旁的女兒:/在她的十四歲的眼神中,/有著一種純真的寧靜?!痹谂畠旱难劬铮娙丝吹搅怂@個年紀(jì)早已被歲月的風(fēng)沙侵蝕了的安靜和美好。在《麥迪遜的大街》上,詩人坐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坐在對面的女子,引起了詩人唐突的注視,她沒有什么驚人的美麗,詩人卻仿佛看到了“古希臘的畫瓶/和那些超越了時間的雕像”,也就是那么一個云淡風(fēng)輕的生活瞬間,詩人“明白了美國的來源,/知道了何為西方,/何為傳統(tǒng)”。雖僅僅是生活的偶然相遇,詩人已獲得了關(guān)于美的定義和靈感;一張舊照片上的《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同樣能給詩人無限遐想:這座教堂曾經(jīng)站在松花江畔,將拜占庭帝國的輝煌倒映在奔流不息的江面上,訴說著俄羅斯式的肅穆和信仰。照片上掩映著教堂的蔥蘢樹木,散發(fā)著寧靜的時光。教堂,被信仰之光照耀的地方,雖然已被狂暴的手在空間中抹去,卻永遠(yuǎn)無法消失在時間的底片中,它將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和標(biāo)志,警醒著后來的人,別在信仰的宮殿丟失、迷茫?;蛘?,僅僅是1977年一個秋日這樣有些特殊的時間環(huán)境里,詩人讀到了一段哈姆萊特的獨白這樣一個幾乎稱不上事件的《事件》,都可以成為詩的寫作靈感。一句獨白將詩人從那個特別的年代里偏離出來,一段獨白的意義,一本破舊文學(xué)選集的存在,都被賦予了拯救的色彩,給了詩人一場洗禮,走向的“另一座門”,是空間的另一個地方,還是心靈的另一個世界?它或許與擺脫現(xiàn)實的束縛有關(guān),或許與某種真實和不朽有關(guān),總之,這一座門,通向救贖。除此之外,面對波士頓霧氣迷茫的海面時,詩人識破了歷史在偶然與必然之間變換的把戲;在亞述史的閱讀中,感嘆著時間的專制和命運的不可抗拒;在布魯克林大橋上西望時,橋上的女孩都被賦予了自由女神的美麗模樣;在古根海姆博物館中,詩人觸摸到了藝術(shù)、等級、美與不朽;

        三、光陰如綿:時間的超越

        時間是人們認(rèn)識世界的基本尺度,相對于空間的瞬時性,在承載記憶事件上,時間往往是無法替代的符號,成為一個象征,體現(xiàn)事件,浸潤情感,包容著錯綜復(fù)雜的人事關(guān)系。在這一點上,你很難找到另外的更多詩人比朱永良的詩歌對時間更為敏感,也更為著意的。

        在他出版于2011年的詩集《另一個比喻》中,詩人用大量的篇幅來集中寫時間:它們或者是直接以客觀時間的形態(tài)和屬性為標(biāo)題,如《時間確如……》《時間停在掛鐘上》《7月9日》;或者是將記憶作為時間的載體,如《紀(jì)念》《回憶1975年夏天的傍晚》《燒書,1966年的一個夜晚》;或者以暗喻時間的空間形象出現(xiàn),如《宮殿》《燕京圖書館》《布拉格維音斯卡婭教堂》;或者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形式再現(xiàn),如《俄狄浦斯》《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臨終前夜的斷想》《重返農(nóng)場》等等。在他的詩篇中,展示出各種各樣基于時間意象的感悟。

        很多年前,孔子在泗水河邊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種時光易逝的感喟在西方的赫拉克利特的河流時間觀里有著共鳴,所謂“你不能兩次踏進(jìn)同一條河流”。時間是最古老直觀,也是以日常經(jīng)驗最為感知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即時間是一種直線型的存在,從過去向未來流去,日夜不息,一去不返。這種時間形態(tài)在中國被認(rèn)為是儒家的時間觀,因此,在《他們的話語》中,詩人感嘆“孔子和赫拉克利特都借助河流,/使他們說出的話語獲得不朽。//時間把他們的話語擦得十分耀眼,/令后人在河流面前幾乎啞口無言。//人們只能不斷地重復(fù)他們的聲音,/屈服于自己語言的蒼白,還有愚蠢。//其實,他們的話語樸素又簡單,/準(zhǔn)確地說出了萬物的本質(zhì)是變幻”。時間是一條河,咆哮著進(jìn)行人生掠奪的河流,帶走容顏,帶走記憶,帶走美好,帶走痛苦,走向沒有盡頭的迷茫,把人卷入悲哀的漩渦,對于未來已倦于期待的人們,也找不到古老的年代在哪里(《時間確如……》)。這么一條熱烈的河,攜帶的泥沙與石不停地堆積,猶如有人類開始的文化堆積,陽光上的陽光,塵土上的塵土,宮殿上的宮殿。(《六行詩》)每一個宮殿的存在,都是一段死亡的歷史留下的墓碑,墓志銘上感嘆著時間。獨自漫步的夜晚,詩人思索著死亡的新鮮,歲月的短暫。終于在某一刻醒悟,時間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溯不到起點,尋不到終點,死亡,不過是人在時間長河里的一個節(jié)點,最終,都要融進(jìn)時間的永恒中,就像“夜色融進(jìn)夢里”(《死亡不過是流向河》)。

        朱永良的時間感覺是敏銳的??梢约?xì)致到“五十一分鐘的閑話”,以彰顯“純潔而冰冷”的“像北方的雪”一樣的情感陌路(《也有的形式》)。也可以在《經(jīng)過了許多日子》之后,感到“一個人就是很多人,/一朵花就是無數(shù)花”,隔斷時空去幻想“從朋友的花園中看到的柔軟金黃的玫瑰,/它也是一千年前開遍波斯的玫瑰和更遙遠(yuǎn)的/古羅馬的玫瑰”的穿越玄機。在花園中,人們總是能看到開放的玫瑰,不管是“朋友的花園”,還是“遙遠(yuǎn)的古羅馬”,就像是我們在人群中,也同樣可以在一個陌生人的臉上,看到“死去的朋友似乎又回來了”,我們不斷重逢,我們揮手告別,在生命和生活融于倦怠之時,在差別中凝固陌生,就在那么一條蜿蜒的窄道上,制造著自己的旅行;在《燕京圖書館》里,我們向它借閱暮年,借閱碎片,借閱瞻前與顧后,借閱執(zhí)拗如少年,借閱使后天長成的先天,借閱變?nèi)绮辉淖?,借閱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蠢,借閱每一張可預(yù)知的臉。圖書館的存在記錄著時間,于是所有的圖書館似乎都隱含著一個性質(zhì):“神秘,寂靜,而書目和書籍,從數(shù)量上總是趨向于無限,它的讀者或聽眾則像季節(jié)般輪回不已。”(《燕京圖書館》)有時候,永恒是時間的靜止和凝固——突然有一天,《時間停在掛鐘上》,帶走時間的鐘擺垂掛著,“猶如一個人體/久久地掛在停止了的時間里”,靜止的時間像是冰封的深海,人們瘋狂在找尋希望的缺口,卻在被時鐘的響聲驚醒的深夜,默然瞥見一地絕美的月光?!痘貞?975年夏天的夜晚》,當(dāng)一切都已入睡時,總會有人同詩人一樣異常興奮地醒著,仰望繁星密布熠熠燃燒的穹頂,靜靜地傾聽夜色漸漸凝結(jié)的聲音,光輝燦爛的星空把夜贈予世界,在這沉睡的夜晚,我——一片空幻無言的剪影,在夜之盛典中充當(dāng)著神秘之王,那一刻,天空只為那一個“我”而張燈結(jié)彩。有時候,超越了死亡,也就超越了時間,也就達(dá)到了永恒——《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臨終前夜的斷想》讓靈魂在脫離肉體的時刻,也完成了對肉體生命的超越。死亡,是時間的一次醉酒,失重的靈魂吹散在風(fēng)中。死亡是萬物存在的《原則》,他有著永遠(yuǎn)旺盛的精力追逐著每一個人,時間也不能給予人和樹木以不朽,只有在“但丁設(shè)計的環(huán)形火焰/使有幸的靈魂向上飄升,/離開白天和夜晚,擺脫引力和界限,/沿著一部旋轉(zhuǎn)的樓梯/上升,朝著模糊的高處/最終達(dá)到明靜和恐懼”。像但丁這樣已經(jīng)成為過去的作者,如灰塵般淹沒在時間里,他們風(fēng)格各異的著作像墓碑一樣的沉默。名聲,只屬于他們活著的時候,死后便不再享用??梢哉f,“他們的光榮是一種他們時間之外的光榮”。這種光榮,是超越死亡,超越時間的,成為永恒的載體。甚或,永恒通過對時間的拒絕得以完成——《度過一天多么容易》,細(xì)數(shù)分秒與時間并肩散步,不如置身在時間的角落,品味時間。看晴天的滿樹花開,或雨天的一片漪漣,看陽光席卷城市,看微風(fēng)劃過指尖,入夜電臺里播放的情歌,沿著路燈鋪開的影子,都是時間不經(jīng)意留下的字句,留給人朗讀多遍;期許《一個人的桃花源》,那里不需要時間的存在,桃花源里沒有文明的發(fā)展,這種丟了東西的感覺使生活趨向真實,那些昔日的向往,那些別人眼中的活色生香,如今都會索然無味,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在天地間迎風(fēng)轉(zhuǎn)身,留下一段剪影般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被時代剪下的美好。那時,躁動的“新世紀(jì)”也不過是個生硬的量詞,不具有了實質(zhì)上的意義所指。(《關(guān)于“世紀(jì)”一詞》)在朱永良的筆下,時間有時候也是交織在一起的線,也是相互包含的圓,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之前總有著不同的軌跡,但在某一特別的時刻,在某個特別的點上,匯合相交,構(gòu)成了時間的網(wǎng),網(wǎng)羅一切被放大了顆粒的空間。在《1970年代初,向海涅學(xué)習(xí)詛咒》時,詩人與海涅這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在課本的內(nèi)外相遇,從海涅那里詩人學(xué)會了詛咒,但不同的是,海涅只詛咒德意志的皇帝,詛咒自己的國家,詛咒該被詛咒的事物,而詩人,卻盲目地詛咒著西方,詛咒著北方,詛咒著一切與他們信仰不同的地方。直到1977年一個秋日的《事件》,詩人在一本破舊的文學(xué)選集里,與哈姆萊特的相遇,一段獨白穿越時空,在某一事件的節(jié)點上與詩人的思想?yún)R合,詩人也因此完成了一場靈魂的洗禮和救贖。

        四、北方冬夜的思索者

        如果不注意到朱永良的詩篇中雪意象的位置,他的北方色彩并不厚重,白山黑水的地域色彩并沒有為他目前的詩篇鋪染上足夠的輪廓。甚至是在寫作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時候,他的落腳點也往往具有地域的超越性,言在此而意在彼。讀書生涯或者說書齋的孤獨空間賦予了他思想飛翔的可能,因此,至少目前為止,把他界定為地域作家是不合適的。如果說非要用一個詞匯來說的話,學(xué)者詩,倒是恰當(dāng)?shù)?。你盡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北方寒冷的雪夜里,坐擁數(shù)架飄香的書籍,借一杯茶思索著時間的問題,“時間曾被視為一條河,/我們看到一代代的人/和草木像水一樣流過”(《另一個比喻》),以及“時間也是火,燃燒不息,/它構(gòu)成了萬事萬物的煉獄?!币部梢韵胂笤诓ㄊ款D的海邊,去假想“如果‘五月花號’/當(dāng)年的航線偏離向南,/而不是向北/它很可能到達(dá)古巴或者委內(nèi)瑞拉,/從而建立起/另一個說英語的國家。/一陣風(fēng)改變了歷史”(《在波士頓海邊》)這樣既詭異又有思想深度的問題。從波斯的葡萄感嘆時空交錯帶來的莫名意味,“伊斯蘭紀(jì)元八世紀(jì),波斯的葡萄釀造了/讓設(shè)拉子的哈菲茲沉醉一生的美酒。/在遍布城市噪聲的哈爾濱的夜晚,/我的杯中也盛滿了寶石紅的葡萄酒。/然而,它們又是多么的不同:時間彼岸的波斯,二十世紀(jì)末的中國”。

        “詩人應(yīng)該在詩的創(chuàng)造中運用另一種語言,即那種能夠喚起情感反應(yīng)的語言。在詩的創(chuàng)造中,詩人必須把自己對詩的題材的情感反應(yīng)記錄下來,并通過這些記錄使讀者作出同樣的情感反應(yīng)”,也即是說,“當(dāng)一個詩人創(chuàng)造一首詩的時候,他創(chuàng)造出的詩句并不單純是為了告訴人們一件什么事情,而是想用某種特殊的方式去談?wù)撨@件事情”,“詩造成的效果完全超出了其中的字面陳述所造成的效果,因為詩的陳述總是要使被陳述的事實在一種特殊的光輝中呈現(xiàn)出來”③。沒有舊式文人的感傷格調(diào),沒有工業(yè)化城市先鋒般的批判,朱永良在詩歌里更愿意在晚云靜止于天體透明的琥珀、雪花飄落在隱姓埋名的風(fēng)景中,和另一個自己多待些時間。生活被雪地反射出美好的色彩,詩意的旋律勝過音符,在不朽時間、情感、記憶里往來,即使站在原地,也能體悟到更深刻的生活。詩人就這樣在詩壇的邊緣以自己獨特敏銳的觀察力,清新不造作的筆調(diào),和對審美高傲的堅守,記錄著生活的枝椏,又在這些枝椏中探索時間的奧秘,生命的價值,存在的意義。讀他的詩,總會得到一種初雪融化的覺悟和一顆樹木蘇醒的心。詩人將內(nèi)心的追求和固執(zhí),都融進(jìn)了那一片片欲說還休的雪花里。他說:“當(dāng)我什么都不干時,/我猶如塵土?!雹?/p>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①見張旭東《書房與革命——作為“歷史學(xué)家”的“收藏家”本雅明》[J],《讀書》,1988年第12期。

        ②[美]瑪喬瑞·帕洛夫《激進(jìn)的藝術(shù):媒體時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M],聶珍釗等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第9頁。

        ③[美]蘇珊·朗格《藝術(shù)問題》[M],滕守堯譯,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159-161頁。

        ④文章所引詩篇均來自《另一個比喻》[J],朱永良著,重慶:重慶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1月版?!短觏毜丁冯s志系列,2004年-2011年。

        黑龍江省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黑龍江當(dāng)代新詩研究”(編號:11C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詩人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12期)2023-12-22 10:00:46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11期)2023-11-13 02:18:48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10期)2023-10-12 02:18:42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9期)2023-09-14 09:05:12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8期)2023-08-24 08:53:14
        最帥的詩人
        好孩子畫報(2021年3期)2021-04-02 15:13:33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三个男吃我奶头一边一个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app| 亚洲网站地址一地址二| 极品av在线播放| 黄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亚洲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福利久久蜜桃| 久久成人成狠狠爱综合网|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手机版| 久久99精品中文字幕在| 久久开心婷婷综合中文| 亚洲 日本 欧美 中文幕| 真人直播 免费视频|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懂色av| 久爱www人成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软件| 亚洲国产剧情一区在线观看| 小池里奈第一部av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 久久免费网站91色网站|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亚洲人妻无缓冲av不卡|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黄片|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人妻无码AⅤ中文系列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小说专区| 国产av自拍在线观看| 色欲人妻aaaaaaa无码|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18| 亚洲天堂丰满人妻av|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