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勤
【摘 要】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護理問題,并有針對性采取護理對策。根據(jù)120例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心理護理有效率90%。肝硬化患者心理問題嚴重,護理人員應用熟練的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實施心理護理效果明顯。
【關鍵詞】肝硬化;心理護理;護理對策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彌漫性肝臟疾病,由一種或幾種病因長期或反復發(fā)作引起,臨床一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xiàn),晚期常有大量腹水形成。因疾病呈慢性進行性、反復發(fā)作、復雜多變的特點,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有較大的影響,產(chǎn)生較多的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特別是抑郁情緒還是引發(fā)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身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嚴重影響著肝硬化患者的預后。因此,正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供正確的心理護理,對肝硬化患者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確診為肝硬化的120例患者,診斷標準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高壓及肝病學術會議討論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0例患者中,男76例,女44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97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膽汁性肝硬化2例。
1.2 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心理變化采用自評法,患者心理問題分輕、中、重、嚴重度,由調查者評定,共發(fā)出120張調查問卷,全部收回,心理護理后調查結果。
2 心理問題表現(xiàn)
見表1。
肝硬化病因、性別、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上述心理問題存在明顯的關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明顯高于其他類別的肝硬化,這是因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傳染性,患者擔心傳染給周圍的親屬和朋友,擔心家屬嫌棄自己,感覺自己孤立無援;對疾病不良預后的認識也加重了抑郁情緒。
3 護理對策
3.1 護理目標
根據(jù)心理理論,通過護理人員與本組患者的互動過程,利用專業(yè)知識,語言能力,表達方式相結合的方法,解除患者焦慮、恐懼、自卑及情緒不安等心理問題,幫助患者達到最佳情緒狀態(tài)。
3.2 方法
3.2.1 文字教育
利用板報或書籍,雜志向患者宣教,普及肝病知識。
3.2.2 語言教育
組織小講課,向患者講解相關知識,解答患者疑問;護士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直接面對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以聊天的形式針對性的指導患者。
3.2.3 建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
設施安全,光線明亮,空氣流通。室溫 維持在18-220℃ 濕度50%-60%。
3.3 心理護理措施
(1)解除患者焦慮、恐懼狀態(tài):本組120例患者中,中度以上焦慮、恐懼者113例(94.2%),患者因病情、生活閱歷等方面差異,焦慮、恐懼原因各不相同。常見的有:本組疾病預后如何,多長時間可以恢復,能恢復到什么程度,還能活多久,還能否過正常的家庭生活,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如何改變睡眠狀況等。護理人員認真聽取患者提出的問題,利用語言溝通技巧,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實施護理對策.
(2)疏解患者嚴重情緒不安,阻斷患者緊張心理: 護理人員保持愉快情緒,微笑服務。這種良好的情緒可以感染患者。本組調查顯示,100%的患者需要微笑服務,渴望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鼓勵。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是精神得到松弛,改善情緒。
(3)消除被歧視心理:被歧視心理發(fā)生原因與患者本身對本組疾病認識程度低密切相關,也與全民健康知識缺乏有關?;颊咦宰鹦氖軗p,自卑和孤獨感明顯。護理人員向患者和家屬宣教,增加患者和家屬對本疾病的了解,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同事顧慮患者勇敢面對現(xiàn)實,適應環(huán)境,消除自卑、孤獨感,自尊,自強,自立,快樂生活。
4 結果
見表2。
5 小結
通過以上心理護理,120例肝硬化患者情緒障礙得以緩解,被歧視心理改善程度最為顯著,這可能與健康教育后患者知識了解顯著增多有關,焦慮、恐懼改善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心理護理除了護理人員的幫助外,同時需要家屬的理解、安慰、支持與鼓勵。
參考文獻
[1]戴曉麗.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
[2]尤黎明主編.內科護理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