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是巴黎東京宮個展上的一個影像作品,陳天灼請來他十分要好的朋友北歐擔任編劇和表演者,還有合作了許多次的中國內地歌手曾軼可參與演出了《19:53》。作品《19:53》中“耶穌受難像”的臉飾和“$”符號的項鏈被排列在同一畫面,而完全充血、怒目圓睜的一只眼睛則被用為隱秘的背景,其他諸如虐戀用品馬具口罩、乳膠緊身衣、SM狗鏈及日本卡通面具、神秘宗教式的圣人披風,代表新生的小白鼠幼崽和代表死亡的被除毛以后的雞,種種詭譎和奇異的景象在流行歌手曾軼可的配唱和升起的煙幕中走向狂熱。
當被問及《19:53》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的時候,陳天灼沒有給出合適的回答,反而回復了一段內心的糾結:每次給作品起名字都是他最頭疼的一件事,如果寫文章是先有標題,然后有框架和內容的話,那么天灼創(chuàng)作的過程大概是恰好相反的,他是先產(chǎn)生作品,給作品起名字這一步一定是留到最后的最后。而作品名字最終往往就是采用作品中的某個特別元素、詞語、或者簡單提到過的某一個細節(jié)?!?9:53》就是影像中伴隨主人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一個時間點,作為導演的陳天灼恰好在回顧影片時看到這個時間點,覺得這個時間也是影片重要的節(jié)點,就把它作為作品的名字了。
在巴黎東京宮展出的充氣雕塑作品《I Love the Way You Taste》中,布料作為雕塑材質,在不斷充氣和泄氣的過程中展示了一幅禿鷹正在吞食女人腸子的畫面。這個場景的設定是來自宗教繪本,表現(xiàn)就是我們社會的常態(tài),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殘忍的,在宗教領域里也是一樣。
作為一個年輕藝術家,天灼取得的成就并不一般。他涉獵了服裝設計,與服裝設計師上官喆的幾次合作,都在時尚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但他并沒有在時尚圈中混跡。天灼曾經(jīng)說過:“從一個藝術家的角度講,我覺得奢侈品牌也好,時裝也好,是具有欺騙性的。就是一群很美的人,穿了很美的衣服,讓你產(chǎn)生錯覺,覺得自己擁有了也會變得一樣美。所以我用虛構一個奢侈品牌的藝術方式,是有戲謔的成分在里面,形式完全一樣但內容確實很不同的東西?!?/p>
今天再談及服裝設計,他說:“和上官喆合作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們是朋友,有共同語言,有很多相似的觀點和看法,合作起來并不困難?!彼f他并不是一個很專一很堅持的人,不會對一件事堅持很久,一件事總是做著做著就會煩了,沒有新鮮感了,他很容易產(chǎn)生這種感覺,可能就是性格使然吧。
今年年初,陳天灼簽約長征空間。這對長征和天灼而言,都是財富,他依舊會堅持他的風格,繼續(xù)他的創(chuàng)作。簽約之后他會覺得輕松一些,有很多事情他都不用親力親為了。陳天灼高中畢業(yè)后去了英國,在英國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學習插畫專業(yè),大學期間他差點換了專業(yè),雖然后來還是堅持了下來,但是在英國倫敦切爾西藝術設計學院讀研究生時他毅然選擇了純藝術專業(yè)。因為他明白這是他想要的。
天灼剛剛回國不久,對國內市場還并不是很了解。但他認為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藝術家的生存方式都是一樣的,每一個藝術家,哪怕火了一陣,某段時間很受關注,但是很快就會被新的焦點取代,也會沉寂。陳天灼說:“藝術家的作品無非就是被有錢的收藏家買下來掛在家里,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有錢收藏家,就他們所處的年齡層來講,可能絕大多數(shù)并不喜歡我的作品,或者說我的作品不太符合他們的口味。”
陳天灼不僅和朋友們合作,設計服裝、繪畫、攝影、錄像、表演、辦派對、玩音樂,他也參加過很多商業(yè)性的設計創(chuàng)作。“需要掙錢,人總要先生存下去的吧,這樣才有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标愄熳铺孤实卣f到,“但是我分的很清楚,商業(yè)性的東西就有商業(yè)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這些創(chuàng)作完全不會影響到我的個人作品的創(chuàng)作,我的創(chuàng)作還是會堅持我內心的想法?!?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3/16/yosj201508yosj20150810-6-l.jpg" style=""/>
陳天灼說自己是個在乎過程并且從不會回顧過去的人?!拔也粫偨Y自己獲得了什么成就,評價我的成功或失敗,更不會展望未來,看看自己想要什么,接下來要做什么,要取得什么成就,沒想過,以前沒想過,以后可能也不會去考慮這些。”陳天灼說。
面對大家對他作品的評價,陳天灼欣然接受一切評價。他說:“無論好的壞的,大家喜歡我的作品我當然高興,但是罵我的我也接受,這讓我覺得很爽,就是有人質疑我,我也覺得很爽,我需要這種不認可的聲音出現(xiàn)。”
陳天灼認為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價值更多的時候都是對藝術家個人的價值,對社會的影響和價值往往不大。他說:“我的創(chuàng)作,就是為了我自己,我自己爽了就夠了。我完成創(chuàng)作,就是完成了而已,只是滿足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種成就感,要說有什么意義,還真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就像他最滿意的最成功的永遠是最新的作品,每一次新作品都會超越上一個作品,他覺得這就是成功。
陳天灼喜歡不那么嚴肅的東西,比如動漫,但他覺得自己并不是一個專業(yè)動漫迷。他喜歡HIPHOP,在穿著打扮上會偏重HIPHOP文化,并不表演或創(chuàng)作,卻在作品中融合HIPHOP風格。陳天灼作品中帶有十分濃重的宗教色彩,很早以前他就受到佛教的影響,三五年前,開始真正接觸佛教,皈依佛教。他說他的作品雖然看上去色彩復雜,元素多元,但其實都很簡單,基本上都是把感興趣的東西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去,更多的時候是對一種事物狂熱的表達。
陳天灼在藝術目的性上的強勢,使其更加自由地采擷和運用多元的傳播媒介,除雕塑、裝置、繪畫、錄像之外,能夠在流行文化,諸如服裝、音樂、派對、表演等形式當中來回轉換或加以綜合使用。度人超越,引發(fā)狂熱幾乎成了陳天灼作品創(chuàng)作的誘因,正如煉金術師一樣,找尋在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的誘發(fā)因素,也是材料精餾、提純之后,通過物質的升華來塑造一種真實存在的引人狂熱的氣氛。他慣用跌宕詭艷的色彩,加之音樂層面的激發(fā)和感官互動來完成和升華作品。(編輯:王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