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塞北主婦
吃雞肉,長肉肉
◎文圖/塞北主婦
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寶貝,家長們都期待他們能茁壯成長、“多長肉肉”,在飲食選擇上,不妨讓孩子多吃雞肉。雞肉富含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同時還含有鐵、鋅、磷和鉀等礦物質(zhì),對寶寶營養(yǎng)不良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另外,雞肉中含有珍貴的磷脂類,對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用料:
雞胸肉50克,山藥25克,胡蘿卜25克,鮮香菇25克,芹菜20克,洋蔥20克,鮮姜汁、淀粉各少許,生抽、玉米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山藥、胡蘿卜洗凈、去皮,同洗凈的雞肉、香菇、芹菜、洋蔥分別切小丁。
2.山藥、胡蘿卜丁炒熟待用;在雞丁中滴入鮮姜汁,加入淀粉,抓勻,腌制10分鐘后在八成沸的熱水中滑一下,撈出備用。
3.鍋中放油燒熱,下洋蔥丁煸炒出香味,加胡蘿卜丁、山藥丁、香菇丁、雞丁、芹菜丁翻炒均勻,調(diào)入生抽即可出鍋。
溫馨提示:
雞丁在八成熱的水里滑一下再炒有兩點(diǎn)好處:一是給孩子炒菜一般油放得很少,炒生肉容易粘鍋;二是焯過的雞肉肉質(zhì)滑嫩易咀嚼。三歲以上的孩子,可另外再加微量的鹽。
用料:
西葫蘆150克,雞肉60克,洋蔥15克,玉米粒、鮮姜汁、生抽、鹽、蠔油、水淀粉各少許,植物油適量。做法:
1.將雞肉剁碎,放入姜汁、鹽抓勻,再加入蠔油和剁碎的洋蔥末兒、水淀粉、生抽、玉米粒拌勻,腌制片刻。
2.西葫蘆切厚片,再在厚片中間切一刀,不切斷,夾入肉餡。
3.蒸鍋放水燒開,放入擺盤的西葫蘆肉夾,蒸10分鐘左右即可。
責(zé)任編輯/劉思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