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乃超
影像詠嘆調(diào)
文/張乃超
藝術和白領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從未有過科班訓練的吳迪究竟是怎樣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獲得成就的?白領出身的吳迪靠的是什么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觀念攝影藝術家的?帶著這些問題我來到了吳迪的工作室,一探究竟。
初見吳迪是在我的課堂上看到他的那副《圍觀》,也正是這部作品讓我在一瞬間燃起了對吳迪的興趣。很想了解下,這個從2011年半路出家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究竟靠著一股什么勁兒進入到藝術家的行列中并憑借著一幅《圍觀》獲得了國家地理中國賽區(qū)二等獎的殊榮的呢?
從小開始,吳迪就對影像有著不可磨滅的興趣。吳迪生于七十年代的黑龍江,父親是當?shù)匚幕^的館長,由于父親時不時的可以將單位的海鷗4B帶回家,這也引發(fā)了吳迪對這個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光亮盒子的興趣。在之后的日子里,吳迪沒有忘記這個讓自己產(chǎn)生興趣的小盒子,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
大學的吳迪學習的是音樂教育,畢業(yè)后被分配到當?shù)氐闹袑W教音樂。經(jīng)歷了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一年后吳迪決定放棄這份工作,決定出去闖蕩。但是除了音樂吳迪什么都不會,于是決定就從唱歌開始,做一名駐場歌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做一名駐唱歌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選擇了這個職業(yè)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不見陽光的生活。晚上八九點是他們開始在夜總會唱歌的時間,到了黎明回家睡覺。那會的吳迪為了能讓自己睡一個好覺便用報紙將窗戶都糊上了,這樣屋里就會在吳迪休息的時候沒有陽光的干擾了。這樣的日子過了兩三年,吳迪終于意識到,如果這樣下去等自己老了也不見得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在一次聚會中,吳迪向朋友們透漏出了自己想要改行的愿望,當朋友們得知吳迪要改行的時候卻對他的決定不置可否,畢竟除了唱歌,吳迪還能做些什么呢?
當時,吳迪下定決心,哪怕去站柜臺也要從這個“不見天日”的行業(yè)中改行。未曾想,改行后的吳迪卻真的進入到了一個“站柜臺”的行業(yè)。由于吳迪曾經(jīng)在九十年代末的夜總會工作過,對演出以及路演的流程有著一定的了解,于是吳迪改行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跟路演和演出有關。在這份工作中摸爬滾打了三年,04年初吳迪決定進行第二次跳槽。于是在一次巧合的機會下吳迪來到北京,成為了北漂一族。一直在職場上拼搏到2011年,吳迪想起了自己的夢想,在掏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吳迪也要開始對自己的夢想進行追夢了。
十年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生涯讓吳迪在規(guī)劃自己藝術道路的時候有著很清晰的目標,他也深刻的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明確了目的的吳迪開始了自己的藝術歷程。
要想成為一位藝術家,首先要跟藝術家們做鄰居。在開始做藝術的時候就想要用藝術賺錢這是一件很不現(xiàn)實的事情。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黑馬”想要在藝術生涯的開端就賺錢那跟天方夜譚也沒有什么區(qū)別。于是吳迪決定,先在黑橋藝術區(qū)租下一個工作室再說!
很快,吳迪便在這個藝術區(qū)中與王勁松等當代中國大師有了進一步的接觸。隨著與這些藝術大師成為朋友,吳迪的藝術觀也在慢慢的形成。究竟要做什么,怎么做開始成為他思考的問題了。
2011年,吳迪春節(jié)期間開車回東北老家的路上拍攝了一路上發(fā)生的車禍,當晚發(fā)在了新浪博客上。卻未曾想到,這樣一套看似隨意的作品卻在第二天有了三十多萬的點擊量。這時吳迪的心里有一種竊喜,“這套這么‘爛’的一套照片竟然還能被推上了新浪圖片的首頁,新浪的圖片編輯還真的有點無所適從啊。”可是好友張佩的一個電話卻讓吳迪清醒了,張佩說:“這套照片是我看過拍的最美的一套車禍的照片?!睆埮暹@句話讓吳迪開始思考,他的作品究竟差在哪里了?其實答案很簡單,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好照片導致的。
央美的王川老師曾說過,如果中國攝影沒有網(wǎng)絡作為載體,會變成什么樣?一套好的作品,勢必要有一個龐大的支持體系,從人生閱歷到學歷再到人生經(jīng)歷,這都是缺一不可的。從那以后,吳迪便開始翻閱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去建立自己的藝術觀。
十年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生涯讓吳迪擁有了優(yōu)于常人的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使得他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尋到自己作品的方向。只有與藝術大師進行思想的碰撞,才會最終讓人他擁有如今的成就。
在今年的平遙攝影節(jié)大展中,吳迪的《風景》系列作品引起了著名攝影評論家顧錚的關注,巨幅的照片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包括霧霾的成因。
除了《風景》這套作品,吳迪還有很多驚艷的作品,《圍觀》這部作品便留給我一個難以忘懷的印記。當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我好像跌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這個漩渦在瘋狂的拉著我讓我進入到這個世界中難以自拔。
說起《圍觀》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吳迪嘔心瀝血的一部作品。在這個拍攝地有二十二個世界知名品牌的代工工廠,然而這里的水污染卻是一個令當?shù)厝祟^痛的事情。眼前的“黑色旋渦”并不是自然景觀,而是臨江污水處理廠百萬噸級排污管在向江水排放含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水。來自印染行業(yè)的"有色污水"與江水混和產(chǎn)生了一條幾百米的“彩帶”。排污企業(yè)中就包括Levi’s、CK等品牌供應商。身穿Levi’s、CK等品牌服裝的塑料模特正在現(xiàn)場“圍觀”錢塘江邊從臨江污水處理廠排出的“黑色漩渦”。吳迪的團隊在天剛剛亮時就趕到毒水口現(xiàn)場,要在最快的速度和最安全下放置20個40斤重的防彈冷軋鋼板用來之后擺放模特。
據(jù)吳迪說,這張作品在拍攝的時候最大的難度是如何在一天之內(nèi)計算出潮汐的規(guī)律和在拍攝時將模特放置好,避免其被潮水沖走。第一次拍攝的時候,潮水剛剛上漲就把帶有冷軋鋼板的模特沖走了。幸好吳迪準備了兩套模特設備,第二套除了冷軋鋼板以外,還有大量的沙袋固定著模特的身體。國人最大的愛好便是圍觀,當圍觀之后他們卻被淹沒在潮水中,隨波逐流。
《風景》、《面具》、《霾之禍》、《口罩》等作品都對當下的霧霾做了一個藝術層面的展現(xiàn)。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作品表達的未免過于簡單,過于露骨,過于直白,可是它卻從視覺上帶給了人們一種不得不面對其的真實感。無論是那個在霧霾中呼吸著氣球中純凈空氣的小女孩兒還是在天壇前戴著四百多個口罩的女孩兒亦或是戴著防毒面具的新娘帶給觀者的是一種多維的思考和感受。
藝術源自生活這句話在吳迪的作品中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表現(xiàn)。我想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藝術黑馬,吳迪的藝術生涯才算是剛剛開始,但是他對藝術的追求卻源于兒時那個經(jīng)常在家中出現(xiàn)的小黑盒子,也許正是那個光亮的小盒子給了吳迪一個別樣的舞臺,讓吳迪在這個舞臺上唱出自己的詠嘆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