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考論

        2015-09-12 03:26:22楊彩丹
        軍事歷史研究 2015年6期
        關鍵詞:文史資料閻錫山陸軍

        楊彩丹 張 楠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甲午戰(zhàn)爭后,清廷諭令編練新軍并在各省設立武備學堂,山西省巡撫胡聘之請準于1898年設立了山西武備學堂,這是近代山西第一所新式軍官學校。山西武備學堂僅存在6年時間,①1900年學堂因義和團運動停辦;1902年,新任巡撫岑春煊奏準恢復重辦,1906年再度停辦。但先后分4批共派出28名留日軍事生,山西省大規(guī)模派遣留日軍事生由此開始,它開啟了山西軍事近代化的進程。目前學界尚無專文研究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本文試從留日軍事生的選派、留學狀況及其歸國后的貢獻等方面,對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作一綜合考察,以求教于方家。

        一、留日軍事生的選派

        山西武備學堂派遣留日軍事生始于1904年。②山西最早赴日留學之人,當屬靈石人何澄。1901年,他進入日本振武學校學習,次年轉入陸軍士官學校,屬于自費留學。1903年,由山西大學堂中學專齋保送入京師大學堂師范館的學子景定成,留學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也是山西較早的留日學生。

        1904年5月20日,根據清政府練兵處《選派陸軍學生分班游學章程》規(guī)定,即:“選派學生,各省須有定額,……山西……各三名”,“凡已設武備學堂,各省旗學生應在該學堂內選派”,①練兵處:《選派陸軍學生分班游學章程折》,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岀版社,2012年,第127、128頁。山西武備學堂選派清廷官費留日軍事生3名:閻錫山、張維清、姚以價。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專題資料選輯》第2輯《清末新軍編練沿革》,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第337頁;《閻錫山早年回憶錄》,《近代史資料》總55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第122頁。

        8月13日,時為山西省巡撫的張曾敭以“晉省士習愿愨,只以地居偏僻學識未盡開通,興學則無堪勝教習之人,練兵更少精習新操之士”,且到日本留學“地近情通,費省效速”為由,提出“由武備學堂遴派學生二十人”,作為省給公費生赴日。③張曾敭:《奏選派學生前赴日本就學折》(光緒三十年七月初三日),陳學恂、田正平:《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留學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岀版社,2007年,第340頁。山西武備學堂遂派20名學生赴日學習軍事,他們是:溫壽泉、黃國梁、張瑜、喬煦、王寶善、金鳳巢、馬開崧、顧祥麟、焦純禮、武滋榮、李大魁、李偉旃、焦滇、郭廷康、張呈祥、張肯構、田國琛、吳長齡、榮炳、王傳琳。④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專題資料選輯》第2輯《清末新軍編練沿革》,第338頁。

        1905年,根據《選派陸軍學生分班游學章程》的規(guī)定,經山西省巡撫奏報和清政府練兵處考核,山西武備學堂再次選出3人作為清廷官費生赴日游學,他們是:孔繁霨、井介福、王炳潛。⑤《東方雜志》,1906年第2卷第12號。

        1905年,時為山西省巡撫的張人駿“飭藩皋兩司衙門,就本省候補州縣佐二各員”,遴選品行端正者作為省給官費生留日。這次成行的留日生中有山西武備學堂2人,即余欽烈、金應升。⑥郭榮生:《清末山西留學生》,太原:山西文獻社,1983年,第22頁。

        地處內陸、存在僅6年的山西武備學堂,緣何能先后派出4批留日軍事生?這除了當時全國學生盛行留日外,其原因主要有:首先,19世紀中后期,山西省災荒頻繁,僅旱災就有19次、洪澇27次、冰雹14次、蝗蟲13次、地震4次。⑦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民政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220頁。其中1877至1878年間的“丁戊奇荒”影響最大。為改變山西窮困現狀,有識之士呼吁求新變革。其次,清末“新政”推行,山西新軍編練亟需人才。1901年開始,清政府屢頒上諭,要求各省裁撤舊營,創(chuàng)建新軍。山西需要“學習陸軍以儲常續(xù),備軍將校之材”。⑧張曾敭:《奏選派學生前赴日本就學折》(光緒三十年七月初三日),陳學恂、田正平:《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留學教育》,第340頁。再次,山西地方當局支持和鼓勵留日活動。日本地理位置距中國較近,費用較少。日本學習西方迅速成為強國,也成為中國效法的榜樣。故山西從省府到武備學堂積極支持學生去日本留學。山西武備學堂的復辦與發(fā)展也為成功派遣留日軍事生奠定了基礎。1902年山西武備學堂復辦,學堂嚴格招生,入學120余人多是各縣品學兼優(yōu)的應試童生和在癢生員。學堂按照新學制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軍事課與文化課并重,其中軍事課包括戰(zhàn)術學、筑壘學、地形學、兵器學、典范學等;普通課包括國文、歷史、地理、算術、英文、德文、格致等。⑨榮鴻臚、李志輿:《太原解放前山西歷屆軍事學校概況》,《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1卷,太原:《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1998年,第372頁。所以學生留學能有較好的學習基礎。

        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的派遣是近代山西軍事教育的重要內容,前后持續(xù)兩年時間,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的地域分布為“南、中、北并立”,南部集中在臨汾,中部集中在太原,北部集中在忻州。據考證,臨汾地區(qū)有5人,其中溫壽泉、李大魁為洪洞縣人,①溫壽泉、李大魁、李偉旃、張呈祥、喬煦、王寶善、田國琛、榮炳、張維清、閻錫山、張瑜、焦純禮、焦滇等人的籍貫信息均來自《東瀛同學姓名表》,謝克昌:《孫中山與山西》,北京:團結出版社,2011年,第631、632頁。李偉旃為臨汾縣人,張呈祥為趙城縣人,井介福為襄陵縣人。②《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3卷,太原:《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1999年,第515頁。太原地區(qū)有6人,其中喬煦、王寶善、田國琛、榮炳、金應升為陽曲縣人,③郭榮生:《清末山西留學生》,第24頁。張維清為清徐縣人。忻州地區(qū)有5人,其中閻錫山和張瑜是五臺縣人,焦純禮為忻縣人,焦滇為忻州人,王炳潛為崞縣人。④《 1923年崞縣旅省同鄉(xiāng)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原平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原平文史資料》總第9輯,原平:原平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2000年,第268頁。各地學生數量的不同與各地區(qū)文化教育水平的差異密切相關。

        其次,政府主導學生留學全過程。初期甄選時,留日軍事生們就須經學堂、巡撫、清政府練兵處三層考核。政府參與留日生的留學準備和管理工作,如張曾敭派熟悉日本情況的候補道李宗棠先行赴日與駐日大臣楊樞商定留日學生在日相關事項;留學生赴日時,省補用知縣吳春康又被任命為留日軍事生監(jiān)督,一起留駐日本。留日軍事生畢業(yè)回國后,他們又須由練兵處統(tǒng)一考試,然后授以武職。留日軍事生均為官費生,其中6名為清廷公費,川資和學費由清政府練兵處和山西省共同承擔,另外22名為省給官費。

        再次,留日軍事生整體素質較高、所學專業(yè)方向明確。這與非留日軍事生不同,非留日軍事生有官費和自費兩種,學生素質高低不等,既有“專務學業(yè)者”,又有“好為橫議者”“墮行廢學者”。⑤楊樞:《奏陳兼管學務情形折》,陳學恂:《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709—710頁。而《選派陸軍學生分班游學章程》明確規(guī)定,武備學堂須選送“體質強壯,聰明謹厚,志趣向上,并無暗疾嗜好,于中學已有根柢,武備各學已得門徑”的學生出國學習軍事;⑥練兵處:《選派陸軍學生分班游學章程折》,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127—128頁。留日軍事生經過了層層考核,帶有明確的為省內培養(yǎng)將帥之才和軍事教育之師的留學目的。28名留日軍事生專業(yè)方向都較為明確,主要集中在士官、測繪和鐵路三個方向。

        二、留日學習和社會活動

        抵日后,這些留日軍事生首先進入振武學堂接受軍事預備教育,主要學習軍事課目和自然科學。課程分為兩類:軍事學包括徒手教練、機械教練、部隊教練、測量、戰(zhàn)術等;普通學包括日本語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博物、圖畫等。⑦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63頁。其中吳長齡、王傳琳和金應升并未學習軍事,他們分別進入早稻田大學預科班、明治大學高等預科班和經緯學校接受非軍事預備教育。

        經過3年的預備教育后,留日生們被分到士官、測繪及鐵路等一些非軍事專業(yè)方向學習,每個專業(yè)方向都須先經歷1年左右的實習期。其中,士官專業(yè)留日生須以“士官候補生”的身份進入日本聯隊實習,接受日本軍官的實地訓練。測繪專業(yè)留日生則進入當地的測繪機構進行實習。具體實習地見表1:

        表1 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抵日時間和實習情況表①表格材料來源:1.黃國梁:《住所人名錄》,《黃國梁留日士官學校日記》,山西博物院藏,1907年,第44—46頁。2.郭榮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華民國留學生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輯》第370種,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第33、36、38、39、41、50、155、158—159頁。3.沈云龍:《清末各省官自費留日學生姓名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輯》第494種,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年,第 7、24、96、180—182、191 頁。4.陳予歡:《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 年,第 208 頁。5.安徽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安徽省志 外事僑務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113頁。6.馮自由:《馮自由回憶錄 革命逸史》上,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第500頁。7.郭榮生:《清末山西留學生》,第24、25頁。8.《東瀛同學姓名表》,謝克昌:《孫中山與山西》,第630—632頁。

        實習期結束后,留日生接著進入專門院校進行學習。其中,進入崖倉鐵道學校的有:張呈祥(業(yè)務科)、榮炳和張肯構(機械科),主要學習鐵路建設的相關知識;進入陸地測量部修技所三角科的有:李大魁、井介福、王炳潛、李偉旃、焦滇和郭廷康,學習軍事測繪知識;進入陸軍士官學校的有:閻錫山、黃國梁、姚以價、張瑜、喬煦(以上5人進該校第六期步兵科)、溫壽泉、顧祥麟、王寶善、武滋榮(以上4人進該校第六期炮兵科)、馬開崧、金鳳巢、張維清(以上3人進該校第六期騎兵科)、焦純禮(進該校第六期輜重科)、孔繁霨(進該校第八期步兵科),畢業(yè)后官階為初級軍官;田國琛入陸軍步兵學校,為該校炮兵科第九期學生;吳長齡和王傳琳入明治大學,分別在法科和商科就學;余欽烈進入警監(jiān)學校;金應升在早稻田大學理化科學習。

        除專心于學業(yè)外,留日生們也十分關注和參與國內進步的政治活動:

        一是發(fā)文吁請山西人民重視“出洋游學”。1904年底,已抵日的22名留日軍事生(除王傳琳),同其他留日的山西學生發(fā)表《山西留日學生呼吁鄉(xiāng)人出洋游學公啟》,指出山西等西北省份“數十年來,號為閉塞,其民人狃于鞏固腐敗之結習,不能自據其地勢,不能自擴其權利,固已久在劣敗之列矣”,使得“山西之禍患,亦如在弦之矢,臨崖之丸,骎骎有不可終止之勢”。高呼解決山西之困的辦法唯有“造才之策”——“出洋留學”,如果“不急求學以自存,將永無求學之日,即永無自存之時,而尚暇為一身私計,以誤全省生命存亡大事耶”?①《山西留日學生呼吁鄉(xiāng)人出洋游學公啟》,謝克昌:《孫中山與山西》,第627—630頁。這份公啟對山西民眾留學意識的喚起到底起了多大作用,無史料可尋。但是到辛亥革命前,山西留日生人數確實大大增加了,達到348人,留歐美生71人。②郭榮生:《清末山西留學生》,第2頁。

        二是加入同盟會及鐵血丈夫團,投身于革命事業(yè)。據《山西早期同盟會員錄》記載,榮炳、溫壽泉、喬煦、張瑜、閻錫山、井介福、張呈祥、焦滇、李大魁、王炳潛、焦純禮、孔繁霨、余欽烈等13人在日期間加入同盟會。③劉吉人:《山西早期同盟會員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委員會資料研究委員會:《山西文史資料》第30輯,太原: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第139—144頁。鑒于山西籍同盟會會員的迅速增加,同盟會在東京建立山西分會,榮炳為山西分會會員入會主盟人。另外,王傳琳則加入同盟會河南分會。閻錫山、溫壽泉、張瑜和喬煦4人還加入了同盟會內部“一純軍事同志之組織”——鐵血丈夫團。④閻錫山:《閻錫山早年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近代史資料》總55號,第124頁。

        三是積極創(chuàng)辦革命報刊,進行革命宣傳。1907年9月,榮炳在日本參與創(chuàng)辦雜志《晉乘》,主張富國強兵、實業(yè)救國,在雜志論著、雜俎、文藝、附錄等欄目里,多用白話文論說,通俗易懂,雜志被其他留日生帶回國并借此向省內民眾傳播新思想,雜志共出3期,1908年6月???。1907年12月,王傳琳在日本參與創(chuàng)辦《河南雜志》,宣揚民族和民權主義,該刊共出10期,因言論過于激進而被迫???/p>

        此外,留日軍事生還積極做革命斗爭準備工作。閻錫山編著《革命軍操典》和《革命軍戰(zhàn)法》,“《革命軍操典》注重編制之改善,《革命軍戰(zhàn)法》則注重夜戰(zhàn)”,均為適應回國革命而作。⑤閻錫山:《閻錫山早年回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近代史資料》總55號,第124—125頁。

        三、歸國及其貢獻

        由于所習專業(yè)及抵日時間不同,閻錫山、溫壽泉等士官專業(yè)留日生于1909年回國,井介福、王炳潛、李偉旃、余欽烈等于1910年回國,較遲的孔繁霨、田國琛和王傳琳于辛亥革命前后回國。歸國后,陸軍士官生被初步委任為山西督練公所步操一等科員或者炮操一等科員等職務。軍事測繪生則到山西陸軍測繪學堂任教。其中,姚以價因表現優(yōu)異,不久被第43協協統(tǒng)姚鴻法升為第2標第3營管帶。黃國梁被任命為陸軍第1標標統(tǒng)。溫壽泉成為陸軍小學堂監(jiān)督,閻錫山、馬開崧成為山西陸軍小學堂教官。⑥李應生:《辛亥前后山西軍界見聞片斷》,《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太原:《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1999年,第586頁。

        1909年12月和1911年1月,宣統(tǒng)皇帝前后兩次召已歸國的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入京,對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分列優(yōu)、上各等級,最后他們均被授予功名及軍銜,并被委以職務。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2 山西武備學堂部分留日軍事生回國受賞、任職情況表① 表格材料來源:1.《并州官報》第109號,“上諭”,1909年12月3日。2.《國風報》第一年第33號,“諭旨”,1911年1月10日。3.李應生:《辛亥前后山西軍界見聞片斷》,《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第586頁。

        一些留日生回國后迅速投入反對舊官僚的斗爭中。如1909年閻錫山和南桂馨等人通過報社揭露時任山西軍隊標統(tǒng)和巡撫的夏學津和丁寶銓的不良行為,引發(fā)“李嵩山案”,②李嵩山為此次活動負責人,被夏學津和丁寶銓下令逮捕,時稱“李嵩山案”。夏學津被調為軍械局總辦。辛亥革命前夕,在軍隊中任職的留日生積極擴招新兵,壯大革命軍力量。他們以原山西武備學堂學生為重心,動員大批青年投軍當兵。尤其是1911年,黃國梁和閻錫山根據“舊兵退伍,補充新兵,教育一年”的整頓計劃,將大量具有革命思想的新兵安插進新軍各兵種中,并通過操作使同盟會員王嗣昌、張德榮分別成為第1、第2標的模范隊隊長。在留日生的努力下,“黃國梁、閻錫山的一、二標里,同盟會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隊官(連長)、排長、什長中的同志很多,能夠掌握住軍隊三分之二以上的力量”。③溫壽泉、黃國梁等口述,李冠洋整理:《山西鄉(xiāng)老座談辛亥山西起義》,《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第556—557頁。留日生出身的軍官掌握了新軍的重要力量。(具體任職見表3)

        表3 辛亥山西起義前后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任職表①表格材料來源:1.黃國梁:《自述》,《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1卷,第149頁。2.溫壽泉、黃國梁等口述,李冠洋整理:《山西鄉(xiāng)老座談辛亥山西起義》,《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第555、566、791頁。3.《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3卷,第515頁。4.《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7卷,太原:《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2001年,第512、535頁。5.文聞:《晉綏軍集團軍政秘檔》,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1—2頁。6.劉國銘:《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下,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第1262頁。7.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人物志》,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第 39、57、255、330、331、553—556 頁。8.史云桂:《界首人物》,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第17頁。9.陳予歡:《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廣州出版社,1998年,第662頁。

        這些留日生還積極策動和領導辛亥太原起義。1911年10月22日,陜西起義爆發(fā),山西巡撫陸鐘琦從太原抽調第1標兩營前往河東(今山西南部運城、臨汾地區(qū))。黃國梁、閻錫山、溫壽泉、喬煦、張瑜等人緊急召開秘密會議,決定發(fā)動太原起義。10月29日晨,姚以價率軍從城外攻城,張瑜和喬煦率兵在城內響應,進而光復太原。李大魁將山西陸軍測繪學堂和陸軍小學堂的學生組織成學生軍,布置到太原城內站崗。同日,參與起義的留日軍事生、山西同盟會會員及其他重要人物在省咨議局開會,成立山西軍政府。太原起義后,軍政府決定分兵東、北、南三路鞏固勝利果實和解放山西。東路軍方面,姚以價為總司令,喬煦為前敵司令。當時姚以價、喬煦、閻錫山、溫壽泉、黃國梁、馬開崧等人與革命黨人吳祿貞等人召開娘子關會議,密謀東出山西,在袁世凱從湖北返回北京途經石家莊時將其鏟除,進而聯合山東革命勢力直搗滿清政府。然而消息泄露,袁安全返京并派兵回擊東路軍,東路軍敗退。北路軍司令張瑜則率軍攻克雁門關,圍困大同。劉漢卿、李大魁分別為南路軍正副司令,發(fā)動臨汾起義,之后溫壽泉在運城建立山西省河東軍政分府。②溫壽泉、黃國梁等口述,李冠洋整理:《山西鄉(xiāng)老座談辛亥山西起義》,《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2卷,第559—564頁。民國建立后,這些留日生們也多在山西軍政界擔任要職,成為軍政界重要人物。(具體任職見表3)

        留日軍事生回國后對軍事教育事業(yè)貢獻也頗著。1909年,溫壽泉擔任山西陸軍小學堂監(jiān)督,負責學堂管理。該學堂開設有普通課和軍事課,閻錫山、張瑜、馬開崧、王寶善等人擔任小學堂兵學教官,負責教授典范令、操場訓練和野外動作等課程。李大魁擔任山西陸軍測繪學堂監(jiān)督,負責學堂日常管理;王炳潛擔任該學堂教育主任兼三角課課長,教授測繪選點課程;李偉旃擔任該學堂制圖課課長,負責教授清繪、橫繪、放大、編篆等內容;李偉旃等則擔任該學堂步兵操典等軍事課目教官。①榮鴻臚、李志輿:《太原解放前山西歷屆軍事學校概況》,《山西文史資料》編輯部:《山西文史資料全編》第1卷,第373—375頁。此外,王傳琳于1911年7月曾任河南法政學堂教員。②河南省教育志編輯室:《河南教育資料匯編》,鄭州:河南省教育志編輯室,1984年,第246頁。張呈祥曾任清河陸軍預備學校教習和總監(jiān)。③陳予歡:《黃埔軍校將帥錄》,第662頁。田國琛先后擔任黃埔軍校中校教官、中央軍校上校戰(zhàn)術教官、太原北方軍官學校少將高級教官、太原綏靖公署軍官團教育長等職。④陳予歡:《黃埔軍校將帥錄》,第208頁。軍事教育的發(fā)展,為山西乃至全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新式軍事人才。

        測繪專業(yè)留日生歸國后多投身于陸軍測繪事業(yè)。1909年,山西設立陸軍測量隊,張維清被委任為陸軍測量隊隊長,主導整個山西的測繪任務,主持了首次太原市地形實測,使該測量隊成為山西最早的應用測量技術機構。民國建立后,山西省組建山西陸軍測量局,下設局本部及地形、三角和制圖三課,井介福、李大魁和郭廷康在不同時期擔任過局長,王炳潛為三角科科長。在他們的領導下,全局職工250余人,成為當時全國地方軍事測繪人員數量最多的省局。該局主要對山西重要關隘和要塞進行測繪制圖。⑤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測繪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328頁。焦滇畢業(yè)回國后任東三省測量總局科員。因在測繪工作上表現優(yōu)異,測繪留日生多次受嘉獎,如1913年6月13日,井介福被授予陸軍一等測量正,王炳潛、李偉旃、李大魁升為陸軍二等測量正;⑥《臨時大總統(tǒng)令》,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洋)政府公報》第14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203頁。1916年4月9日,王炳潛、李偉旃被授予一等金色獎章;⑦《 謹將山西陸軍測量學校職教各員擬給各等獎章繕具清單呈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洋)政府公報》第85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20頁。1920年5月31日,王炳潛被授予六等文虎章;⑧《 員王炳潛等勛獎各章繕單呈鑒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洋)政府公報》第158冊,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381頁。郭廷康擔任北京測繪局局長期間獲文虎章及嘉禾章。⑨史云桂:《界首人物》,第17頁。此外,崖倉鐵道學校畢業(yè)的榮炳歸國后自創(chuàng)實業(yè),在榆次創(chuàng)辦鐵路工程公司,為后來閻錫山政府修建同蒲鐵路奠定了基礎?!?0劉懷景:《同盟會早期會員——榮炳》,陽曲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陽曲文史資料》第1輯,陽曲:陽曲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1年,第137頁。

        山西武備學堂選派留日軍事生的主要意圖是培養(yǎng)軍事人才和師資、推動近代山西的軍事和教育發(fā)展,以此來穩(wěn)固滿清在山西的統(tǒng)治地位,因而留日生的培養(yǎng)方向主要是士官、軍事測繪和鐵路實業(yè)等。在日期間,留日生積極學習軍事理論知識,參加革命團體,宣傳革命思想。歸國后,他們又領導了辛亥太原起義,執(zhí)掌民國山西政權,開展山西近代軍事教育,參與山西乃至全國的軍事測繪事業(yè),積極推動山西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發(fā)展。山西武備學堂留日軍事生的派遣,在山西乃至全國的軍事史、革命史、經濟史、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猜你喜歡
        文史資料閻錫山陸軍
        閻錫山示弱
        閻錫山接收日偽企業(yè)后的經營策略
        近代史學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9:28
        淺談新時期文史資料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中文信息(2021年9期)2021-03-27 16:53:49
        陸軍海戰(zhàn)第一連
        論檔案與文史資料的關系
        卷宗(2020年28期)2020-02-26 15:41:19
        奮進吧陸軍
        穿插文史資料優(yōu)化初中歷史教學 
        陸軍士兵之歌
        “互聯網+”時代政協文史資料保管與利用研究
        浙江檔案(2016年3期)2016-02-03 08:52:46
        閻錫山與西安事變
        軍事歷史(1994年2期)1994-08-16 07:12:00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爱a久久片| 中文熟女av一区二区| 天堂av网手机线上天堂| 99久久久6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日韩啪啪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国产|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原创永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另类国产18p| 男男啪啪激烈高潮无遮挡网站网址| 先锋五月婷婷丁香草草| 91麻豆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日本高清乱码中文字幕|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久久国产品野战| 青青草在线公开免费视频|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亚洲av久久无码精品九九|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av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职场出轨的人妻中文字幕|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青青草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a片3d|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色综合久久五月天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