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聲樂,還是學樂器?
對于剛開始接觸音樂的孩子而言,是學習樂器還是學習聲樂成為家長們的一大困惑。其實,這兩種學習對孩子的發(fā)展都有好處:學習樂器需要手、眼等各個器官的協(xié)調配合,不但能培養(yǎng)孩子的美感,對孩子的意志力也是一個極大的鍛煉;學習聲樂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通過歌唱可以直接表達內心,是培養(yǎng)孩子表達能力的好渠道。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做嘗試,然后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和特長,讓其在樂器和聲樂中有所選擇、有所側重地去學習。
☆什么時候學習聲樂最合適?
目前各種歌唱選秀節(jié)目風靡大街小巷,兒童歌唱選秀節(jié)目也如雨后春筍般越來越多。孩子在電視上表演的曲目越來越成人化,難度也越來越高。這很可能讓孩子失去對音樂的興趣,更為重要的是太早的專業(yè)訓練會過度開發(fā)孩子的嗓子。
變聲之前,孩子可以通過學樂器、聽音樂、模仿兒歌的方式來練聲,但不能唱音域特別寬的歌曲,因為長時間的練氣會影響小孩大腦的發(fā)育。變聲之后,孩子可以逐漸唱一些音域較高、難度較大的作品。沒有基礎硬逼著吼出來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發(fā)聲習慣,而且很不好改。
☆樂器學習該如何堅持?
家里有學習音樂的孩子父母最頭疼的就是孩子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鋼琴剛學一個月就不再碰了,薩克斯剛買兩個月就束之高閣了。如何能讓孩子堅持學習,保持對音樂長久的熱情呢?
父母在教育孩子學習音樂時存在兩大誤區(qū),一是忽略孩子的喜好,完全按照父母的愛好強迫孩子;二是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強硬逼迫孩子練足一定的時間。
要想保持孩子對于音樂的長久興趣,首先不應強迫孩子,不讓孩子對音樂產(chǎn)生一種懼怕、厭惡的情緒,而應盡可能地讓孩子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其次要讓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找到自信,積極鼓勵孩子同時也要指出不足,但切忌過度要求孩子,批評孩子什么都不好或總拿孩子與別人進行比較。
☆父母不懂音樂,如何對待孩子的學習?
有些音樂練習需要父母的協(xié)助,而不少家長對此表示自己無能為力。對于孩子的音樂學習,不懂音樂的家長究竟能夠做些什么?
在為孩子選擇老師時,不僅要看學歷背景,了解其專業(yè)水平,更應該注重老師教孩子的能力和態(tài)度。有的老師雖然很優(yōu)秀,但是教別人卻未必在行,所以要盡量選擇有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優(yōu)秀的音樂老師會把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以及學習音樂的真誠心意傳達給孩子。
作為父母不懂音樂沒有關系,不需要為此感到不安。家長可以根據(jù)老師的要求適當?shù)囟酱俸⒆踊蚴峭ㄟ^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方式來提升孩子對于音樂的興趣。此外,家長還可以多帶孩子去聽音樂會,讓自己和孩子一同接受音樂的熏陶。
(陶黎明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聲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