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微
高中語文選修課,是高中語文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高中語文必修課的拓展與延伸,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平臺,“是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合格健康的公民而設置的課程”。
在一些語文教育發(fā)達的地區(qū),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設置較為合理。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語文選修課設置卻存在諸多問題,現狀堪憂,迫切地需要我們尋求對策來改善這種現狀。
一、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設置現狀
課程設置“是指各級各類學?;蚱渌麢C構關于課程安排的方案, 包括開設哪些課程, 在哪一學習階段開設以及開設的時間等, 以便學?;蛴嘘P機構組織教育教學活動, 它反映了學校課程的整體結構。有時,課程設置也單指學校開設課程的科目。”
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語文選修課的設置有比較嚴重的問題,主要是照搬照套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語文選修課,脫離了本地的實際,沒有充分挖掘出本地、本民族所具有的許多語文課程資源,從而降低了語文選修課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語文素養(yǎng)促進程度。這其中有三個問題:一是沒有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二是沒有充分挖掘教師和學生本身所具有的語文課程資源;三是沒有形成具有本民族本地區(qū)特色的選修課。這與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校為主體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滿足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是背道而馳的。
二、改善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選修課設置現狀的對策
1.學校結合當地實際開發(fā)選修課課程。
學校和教師要根據當地的地方特色,不拘一格,設置貼近生活的、有地域色彩的語文選修課,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增強選修課對學生的吸引力。
開發(fā)本民族的語言及文學資源。很多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語言和豐富的文學資源。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本民族的語言開設選修課。這樣接近學生的民族心理,貼近生活,對學生的吸引力也就非常大。例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就可以開設《土家族、苗族語言》的選修課。學生學習這類選修課,會很有興趣,很能激發(fā)他們的研究欲望,把語文學習和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少數民族的很多作家或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或用漢語言文字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文學作品。學生學習這些文學作品,必將會有很大的興趣,有鉆研的欲望,也能提高學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
很多少數民族有著美麗的傳說,有著本民族的歌謠。這些都是開設語文選修課的優(yōu)質資源。例如酉陽縣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哭嫁歌”等。把這些“山歌”納入語文選修課,必將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開發(fā)本民族的風俗習慣資源。
風俗習慣是特定社會文化區(qū)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guī)范。風俗是由于一種歷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jié)日習俗、傳統(tǒng)禮儀等等。這些風俗習慣都是語文選修課的重要資源。以重慶市的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為例,該區(qū)域有著濃厚的土家族、苗族風俗習慣。如跳擺手舞等就是良好的選修課資源。
3.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充分參與到選修課的課程開發(fā)中去。
在新課改中,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鑒別、開發(fā)、積累和運用,還是選修課實施的首要基本條件資源,教師的素質如知識結構和人格魅力都是寶貴的課程資源。教師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必須在復雜的教育情境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自己成為豐富而優(yōu)質的資源。
4.學生也要轉變觀念,積極參與選修課的課程開發(fā)。
在新課改中,學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在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獲得的知識、能力、體驗、智慧、困惑、問題和交流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在選教師必須在復雜的教育情境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自己成為豐富而優(yōu)質的資源。
三、結語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進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應當深入研究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高中的語文選修課設置的現狀,分析問題,積極尋找對策。這樣才能夠使語文選修課設置更有特色、更有吸引力、更合理,從而讓學生在選修課中更好地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勇軍《高中選修課的實踐與思考》,《中學語文教學》2007年第8期。
[2]莊瑞杰《高中選修課的實踐與思考》,《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年第11期。
[3]朱德全、易連云主編《教育學概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單位:酉陽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