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認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主動識字,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下面分享幾個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直觀識字法
是利用圖畫幫助記字形的一種方法。如教“日”“月”“水”“火”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字的甲骨文,請同學們猜一猜,每一字像什么,接著呈現(xiàn)這些象形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了解這些漢字的發(fā)展史,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識字的使命感。把無意識記轉化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無味的識字變?yōu)樾蜗笥腥さ淖R字。
二、部件識字法
根據(jù)合體字的構成,可以用拆部件的方法識字,使學生們一目了然。例如“鼓”可分成“十”“豆十”“又”;碧可分為“王”“白”“石”;“贏”可分為“亡”“口”“月”“貝”“凡”。
三、歌謠識字法
對于容易被混淆的形近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進行理性分析和比較,然后編成兒歌,幫助學生識記字形。如在教授“辨、辯、瓣、辮”時,可引導學生編寫成兒歌:中間有點撇來分辨,中間有言來爭辯,中間種瓜長花瓣,中間青絲扎成辮。
四、字謎識字法
猜字謎是兒歌喜聞樂見的形式,用謎語幫助識字,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又能啟迪學生的思維。例如“金”字字謎:“一人本姓王,兜裝兩塊糖?!薄氨取弊肿种i:“一點一橫長,左下單人旁;右下有個夕,再加一捺要拉長?!睂W生在猜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字形。
五、動作演示法
對于一些表示動作的漢字,適當?shù)难菔究梢约由顚W生的印象,從而突破教學中難點。如“捏”的識錯率較高,不少學生容易把它的右邊誤認為是“星”。為了加強學生對“捏”字右下方是個“土”字的印象,教師可以用手捏著一小撮土,進而啟發(fā)學生:“你們看,老師這個動作就是捏?!保ń處熒运蓜邮种?,讓土略掉下,以便學生看清楚手里捏著的是土。)這樣用實物加動作演示,學生不但對“捏”的字形記得牢固,而且直觀地理解了“捏”的意思。
六、故事識字法
合體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把合體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即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增添了識字的趣味性。如教“游”字,可編這樣的故事:“一個小孩子(子),戴著游泳帽()在方(方)形的水(氵)池里游泳?!边@樣,通過故事把生字的各個部件弄清楚,便于學生趣味識記。
七、韻文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一些常見的字串聯(lián)在一起,編成韻文。孩子們在讀記韻文的同時,便可把生字的字形結構牢牢地記在心中。如“三橫王,草頭黃。木子李,弓長張”。
八、聯(lián)想識字法
聯(lián)想是利用造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教學的一種方法。例如教授“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畫作指示符號,指示樹根的部位,“本”的本義是樹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
九、實物識字法
實物能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用實物識字,可把漢字的表象清晰地貯存在學生的頭腦里,有效提高識字效率。例如教學“豆角”“辣椒”“黃瓜”“茄子”“蘿卜”“南瓜”“卷心菜”等漢字時,可引導學生觀看各種蔬菜實物,對照實物看標牌,通過看看、摸摸、讀讀、認認,甚至嘗嘗,調動多種感官認字、記字。
十、游戲識字法
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難點,教師可充分利用游戲來加強漢字的復習鞏固。例如做“找朋友”“過小橋”“摘果子”等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將學過的漢字以游戲的形式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游戲的樂園。
總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因“字”施教,引導得法,就會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靈活生動的記憶,使學生在識字的自由王國里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