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榮
摘 要: 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是以遠古日本為背景講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動畫作品,通過此動畫片探討人與自然的敬畏、對立、共存關系,從而給人類與自然的未來和諧相處以啟示。
關鍵詞: 人與自然 敬畏 對立 共存
一、引言
動畫大師宮崎駿經(jīng)歷了日本動畫從發(fā)展、頂峰及反思的時刻,在他的童話里,主要的主題是人與自然、戰(zhàn)爭與和平。他用動畫告訴我們,人類真正的敵人是自己變質(zhì)的心,充滿欲望和仇恨的心,而動畫中的主角用神奇的力量和堅韌的斗志,撫平自然和人心,把自然與和平帶到觀眾心中?!队撵`公主》是以遠古日本為背景講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動畫作品,在1997年一直占據(jù)日本電影史票房的第一寶座?!队撵`公主》的背景是日本中世紀的室町時代,那時的人們?yōu)榱硕惚軕?zhàn)火與苛政,紛紛逃入深山建立家園,可是破壞了森林中動物們的生存環(huán)境。少年阿席達卡是戰(zhàn)士一族的后裔,他為了保護村落,殺死了一頭豬神,而這頭豬神受到人類的迫害,已經(jīng)幻化為邪神。邪神是自然界萬物對人類仇恨的化身,要人類抵償它所受的痛苦和冤屈,阿席達卡身中邪神的詛咒,為了解咒,他偕同羚角馬一同前往麒麟森林。在旅程中,體現(xiàn)出彼此之間的感情,即使遇到什么困難羚角馬都對阿席達卡不離不棄,陪伴在他的身邊,一起面對。本文通過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探討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及對未來生活的啟示。
二、從《幽靈公主》看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人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原始時期的日本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從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草木、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中感受到自然原因超過了人力的神威和神圣性,于是產(chǎn)生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認為世上萬物都各有掌管的精靈,可謂“物之所至,神之所在”。日本人懾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的威力,把山川草木均視為神,一切加以頂禮膜拜,以護佑眾生。日本學者梅原猛指出:“日本信仰的基本點就是對樹木的崇拜,神道本身就是一種自然崇拜,神道就是森林的宗教,森林信仰乃是日本文化的起點?!雹偃毡救说淖诮绦叛鐾纸Y(jié)下了深厚的關系,遠古以來的“萬物有靈觀”、自然之間的“生命平等”觀念等,都同森林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
宮崎駿影片中的大自然作為一種典型環(huán)境,宛若世外仙境,充滿種種神異。該影片中麒麟獸的森林古木參天,郁郁蔥蔥,險峰、深谷、棧道、清澈的河水,一切都令人神往。而棲息在這森林里的動物都充滿靈性,豬神、山犬、麒麟獸等都是自然神。大自然的化身麒麟獸腳踩過的地方花草立長,到晚上就會化成充盈天地的熒光巨人。它給予生命也奪走生命,它使森林生機勃勃,使生命垂危的生命獲救,是森林中所有動物的精神支柱。但是人類的愚昧和無知使它失去頭顱時,它的憤怒使萬物枯萎,天地易色,使狂妄的人類無可逃遁,收到嚴重的警告和懲罰??傊?,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而神秘的,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二)人與自然的對立
人類追求生存與幸福的本能,就是與自然中其他種族沖突的來源,尤其人類開始有了科學技術,也是人類盜火后所無法避免的原罪。當人類在破壞自然風景時,并不全然只是資本家的欲望等鄙俗理由,如片中山區(qū)的鐵礦可以換白米而不致挨餓時,尤其宮崎駿在其中也是在描寫低下的人們辛苦地討生活。阿席達卡與鐵工廠的女工一同踩風箱,就是身為人類知曉這辛苦生存的道理。人類與其他生物完全不同,不掠奪自然便無法爭取到豐沛的資源與文化,歷史的進展,因而雖明知與自然為敵將遭報復,甚至導致相互毀滅,可是持續(xù)開發(fā)仍是人類正義不可退讓的一環(huán)。環(huán)境絕不是單純以聲討人類的丑惡可以解決的,往往這是結(jié)構(gòu)上的問題,這也是作者能帶領觀眾去看得更深入的所在。阿席達卡與白狼神對話時,曾經(jīng)問:“難道人類和自然不能夠共存嗎?”類似的說話阿席達卡亦問過幻姬,這正是片中的重要主題,人類破壞大自然,自然會付出更大的犧牲使一切回復原狀。盡管在自然被徹底毀滅前,阿席達卡和珊挽救了麒麟獸,使大地得以重生,一切都回歸自然,但正如珊所說:“這個自然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自然”,死里逃生的幻姬只是淡淡地說:“一切只好從頭再來?!边@其中多少包含仇恨將要循環(huán)下去的含義。
人類為了生存,不得不開采大自然的資源為己所用,這無疑會危及各種動植物的存在。在宮崎駿的作品中,東區(qū)激烈地反對人類征服和開發(fā)自然資源,視人類為勢不兩立的仇寇,人和動物結(jié)怨很深,雙方處于一種你死我活的斗爭當中,似乎永遠不可和解?!队撵`公主》中,大猩猩遷怒于人類將自己植的樹拔掉,想吃人以獲得人的智慧,豬族和狼族更是仇恨人類的屠神行為,與人類進行持久戰(zhàn)爭。人類之所以和動物的關系形同水火,勢不兩立,其根本原因是人類在求得生存的過程中深深地傷害了大自然,對動物的生存也構(gòu)成了威脅,人和自然的關系是一系列爭奪生存空間的沖突和戰(zhàn)斗。
(三)人與自然的共存
人與自然相互協(xié)調(diào),人對自然充滿親和力,體現(xiàn)的正是日本人的自然觀。日本人自古就認為,人和自然是融和的整體,沒有明顯區(qū)別,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萬物的一個種類,應與自然友善和睦地共生共存。兩千多年前我國已經(jīng)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人與自然不是對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與自然對抗的力量,強調(diào)“知天”和“畏天”的統(tǒng)一。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萬物必須遵循道的規(guī)律,否則就會遭到懲罰。正如現(xiàn)代人把自己當成環(huán)境的主人,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蔑視自然,早晚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實在太過無知,要拯救地球,人類必須自律,才可以自救。
宮崎駿將“人”與“自然”視為永遠不能互相妥協(xié)的兩個極端,然而他不是完全的否定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對人類開發(fā)利用自然求得生存他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但他強調(diào)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片中的阿席達卡,一方面同情那些在幻姬帶領下,為了求生存與發(fā)展,不得不伐林燒山,并與眾神進行斗爭的人民,幫助他塔城御敵,另一方面他和幽靈公主并肩作戰(zhàn),保護山林,保護山獸神。作為唯一能被人類和山林兩方共同接受的人,他一度在神人之間奔走周旋,但最終仍是以他所不愿見到的——神人兩敗俱傷這一悲劇結(jié)局收場。阿席達卡說:“我已經(jīng)盡力阻止過(神人大戰(zhàn)),但最終還是失敗了?!钡珶o論人與自然相互共存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人類生存仍是最首要的問題。最后阿席達卡對幽靈公主說:“我們要一起生活下去!”再一次重申了人與自然共存的全劇主題。
現(xiàn)實社會中,人類在砍伐森林的同時,就在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環(huán)境惡化和污染,最終會危及自己的生存。生態(tài)文明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喚起人們對自然的道德良知與生態(tài)良知,使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息息相通的、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諧共存的有機統(tǒng)一??傊撕妥匀坏奈磥戆l(fā)展是要朝著共生共榮、和諧相處的方向發(fā)展。
三、結(jié)語
宮崎駿是日本動畫之神,他的作品引出值得人類注視的問題,警惕世人不要為了個人私欲,破壞環(huán)境,帶來戰(zhàn)爭,使人類思索自己的過錯,領悟人類身為萬物之靈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要如何解決自然與人之間的相處問題,宮崎駿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答案,或者他也找到一個成功的方法解開這個結(jié),他把問題留給我們,留給后世,期待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找到一個與自然共存的方法。
注釋:
①楊薇.日本文化透視.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6.
參考文獻:
[1]宮崎駿.出発點1979~1996[M].東京:徳間書店,1996.
[2]楊薇.日本文化透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楊曉林.動畫大師宮崎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4]秦剛.感受宮崎駿[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