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清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曾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學生必然有實踐和嘗試的自由,必然也有犯錯誤的自由,這樣才能有所收獲?!毕鄬τ趥鹘y(tǒng)授課式教學,自由閱讀課是指每星期一節(jié)的,課上可以不受教師教學預設的影響,可以不按教學進程的安排,僅由學生根據自我的學習需求,尋找閱讀材料,解讀分析并理解材料的自由閱讀課堂。閱讀地點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多媒體,甚或在圖書館。近幾年來,筆者在語文自由閱讀課時,真正把閱讀的自由權更多地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讀書,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過后思想這種課堂模式的好壞,正好能體現一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高低,梳理這種課堂模式,有幾點對策值得一試。
一、明確性質,尋找對策
“態(tài)度決定高度”。解決學生的對自由閱讀課的認識問題是上好每節(jié)自由閱讀課的前提。這當中要讓學生理解“自由”不是“放縱”,不是“肆無忌憚”,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白杂伞笔窃谡Z文的范圍內進行的,不能游離于語文,把語文自由閱讀課,變成學習其他學科的休息課,也不能把自由閱讀課當成獵奇消遣課。自由閱讀課只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提高自身語文能力的一種途徑。自己平時喜歡什么,可以利用這節(jié)課加以擴展延伸,自己平時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利用這節(jié)課加以補充,平時老師強加你記得,你可以不必記,自己沖動想表達出來的,可以興筆涂鴉地寫出來。學生在明白理解這一與傳統(tǒng)課堂不一樣的形式后,就會激發(fā)閱讀興趣,閱讀的效果也會大大強化,即“激發(fā)”對策。
二、選擇教法,確定對策
自由閱讀課不再停留在與高考有關的教學形式上,不但可以閱讀小說、散文、人物傳記、科普類等文章,還可以閱讀雜感、隨筆、野史趣聞、詩詞曲、“新視界”、“新悅讀”等文章,只要學生有興趣就可以涉獵,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語文能力的特點,取長補短,看自己喜歡看并且擅長看的文章,然后把它寫成自己的日記、讀書筆記、雜感等;也可適時獵取一些自己短板的文章,比如高中生普遍在議論文、雜談、駁論文上有所欠缺,可以在看完自己喜歡的文章后適時對比閱讀,達到審美互換、從中取利的效果。當然,在閱讀選擇上,不是“饑不擇食”的胡亂閱讀,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眾愛閱讀,針對閱讀課時間較短而承載的任務較重,要引導學生不能選擇那些消遣類的情感膚淺的文章,也不要看那些低級庸俗,甚至不健康的讀物;而應選擇那些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不僅能給人予知識,而且能給人予情感熏陶的好文章。再如,從形式上看,可以選擇那些篇幅較短一點的文章,從內容上看,最好選擇那些文質兼美的哲理性散文、雜感等文章,或是跳動著時代脈搏、反映著時代進步、給人勵志、給人奮進的時文選粹,還可以選擇那些圖文并茂、意境美妙的經典之文??傊?,自由在形式上,自由在時間地點上,自由在因人而異上。
三、引導學法,授予對策
掌握好科學的閱讀方法是取得良好閱讀效果的重要保證。有了科學的閱讀方法,在自由閱讀中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提高語文能力的成效。因此,在自由閱讀課中,筆者總會列出一些時下流行的閱讀方法,然后指導學生根據不同文體內容及自身閱讀能力等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有的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觀點或眼睛,閱讀這些文章時,一般可以采用瀏覽標題猜想過程的方法,閱讀中著力尋找體現觀點的關鍵句,這些關鍵句往往在每一段落的首尾,這樣能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有的文章篇幅較長,且內容不是自己必須了解和所能理解的,閱讀這樣的文章時,只需采用梳理梗概法,而梗概往往是按時間順序,或者空間順序,或者情感順序完成的,這樣就能更加快速地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有的說理性文章,觀點明確,分點闡述,閱讀時,只需摘尋要點,找出聯(lián)系即可;有的文章文質兼美,富有哲理,語言珠璣,閱讀時,就應放慢速度,品味語言,揣摩構思,把握內容,領悟情感,想象意境妙處,讀到深處還可以適時點劃、誦讀和筆記,這種方法叫做品味鑒賞法,當然這種方法是語文深化閱讀的方式,是閱讀課的最終目的。這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根據自身能力,循序漸進、適可而止地運用,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那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對提高語文能力毫無幫助。
四、檢查效果,反饋心得
自由閱讀課的目的就是開闊學生眼界,擴大知識面,活躍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素質。那么在自由閱讀課中如何檢查閱讀效果呢?筆者也做了多方面的嘗試,比如讓學生根據上次的筆記,利用課前五分鐘,采取即興演講,或深情誦讀,或是欣賞推介,或是亮點發(fā)現,形式不限。每次的課前五分鐘,學習氛圍最濃厚,有的同學會被別人的款款深情打動,有的同學會被別人的華麗詞語折服,有的同學會為別人的嚴謹思維鼓掌,演講者感染別人的同時,也提高自己。五分鐘時間,有的雖只有幾句話,或是一段短文,但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閱讀課的效果,也看到了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前景。再如,利用課后進行小組互換信息,在課堂后面的黑板交流。此法可以讓學生找出本組推薦的最美閱讀文章,定點定時進行信息發(fā)布、粘貼,指派小組中的特定成員,對以上信息進行評價,寫好評價心得,再次粘貼,同時讓其他組成員指出評價中的不足和改進方向,再次交流。經過這樣的多層次環(huán)節(jié),學生理解了文章,同時提高了能力。當然,方法不止這兩種,通過以上的這些檢查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了自由閱讀的樂趣、價值和意義,激發(fā)了學生自由閱讀的興趣,調動了積極性,提高了自由閱讀的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當然,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是經過長期閱讀實踐和循序漸進的積累才能提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自由閱讀課只是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我們不能只用自由閱讀課代替語文課堂教學,畢竟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只有課內外兼修,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自由閱讀課的空間還有很大,筆者拙陋,所提這些,是為了引起同仁對語文自由閱讀課的重視,共同探索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新途徑,為提高語文教學能力尋找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