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平
摘 要: 本文就英語教學中的“啞巴英語”現象問題進行分析,闡述活化晨讀方式對激活學生主動認知思維和優(yōu)化表達綜合運用的促進作用。優(yōu)化晨讀方式,引導學生帶著質疑、激情和欣賞主動朗讀和積極交流,促進主動發(fā)現、探究和解決問題,提高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探討晨讀方式運用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語言感知和綜合運用能力,滿足英語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晨讀 豐富表達
學生對英語的敏銳感知需要通過多種語言學習感官影響和刺激,從而形成一定的語感和靈感。傳統英語教學更多注重學生的語法、句式運用,重視解題能力培養(yǎng),忽視了英語應有的表達交際教學,特別是學生缺少一定的自我閱讀和主動思考探究的時空,致使出現“啞巴英語”現象。利用好晨讀,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質疑思考,嘗試運用多元化的語言表達形式呈現閱讀學習內容,更能激發(fā)他們晨讀的激情和興趣,提高英語表達的地道性和靈活性。
一、鼓勵集體朗讀,增強集體學習氣勢
“啞巴英語”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缺少主動表達的勇氣和機會,長期被動應付,使得他們對朗讀形成一種無言的恐懼,害怕讀錯和不愿朗讀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絆腳石。激發(fā)學生朗讀學習的內驅動力,運用團隊協作的方式優(yōu)化朗讀,更能夠使得學生對學習認知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按照學生的朗讀學習發(fā)展需要,引導他們運用集體朗讀的方式進行理解感知,不僅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激情,還能使得他們在集體朗讀過程中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在晨讀指導中,一方面,讓學生有齊讀的內容,針對英語教學內容要求,適當安排相關閱讀素材,鼓勵學生在運用小組、男女生分組、全體學生齊聲朗讀的基礎上,幫助他們了解學習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多注重參與指導,主動融入學生的集體朗讀過程中,仔細體味他們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側重語音、語速、語調等方面的指導,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認知思維情感,提高語音辨別和理解識記能力。運用集體朗讀豐富晨讀,能使得晨讀具有一定的目標性,讓學生主動融入課程學習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思維感知。
通過集體朗讀增強晨讀的氣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動力。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AUnit 2“Colour”的Reading A“Colours and your mood”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在自主朗讀的基礎上,針對“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建議他們運用小組齊讀的方式分段朗讀,幫助他們了解每個語段的表達主題大意;鼓勵學生針對文章表達內容,運用男女分組朗讀的形式,圍繞“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進行起身朗讀。教師則在參與學生朗讀過程中,引導他們針對各自的朗讀疑難問題,鼓勵他們運用朗讀競賽形式,從朗讀的聲音洪亮、語速語音把握等方面進行競賽,激發(fā)他們主動朗讀的激情和興趣。
二、引導激情互讀,鼓勵合作探究交流
朗讀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文章表達主旨意圖,更能夠幫助他們調動多種語言學習感官。鼓勵學生運用激情互動形式豐富晨讀形式,能使得他們在相互朗讀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發(fā)現問題,便于他們主動探究,提高英語表達運用能力。
激情互讀模式運用,進一步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指導學生激情互讀中,一方面,活化互動形式,建議學生運通同桌互讀、角色對話互讀及男女對讀等形式,深化對文本素材的理解感知,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感悟。另一方面,設計一定的互讀探究任務,要求學生帶著學習問題任務主動互讀,鼓勵他們從中篩選出有效的信息內容,幫助他們有的放矢互讀和積極主動探究交流。通過互讀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嘗試,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腦思口言激情,幫助他們在激情互讀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和探究問題,提高朗讀質量。
激情互讀模式運用,要求學生能夠真正體味文本素材中的情境,形成“於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之感。例如,在9A Unit 3“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What should I do?”教學中,一方面,可要求學生通過同桌互讀的形式,圍繞“Do you meet the same thing?”進行思考,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認知感悟印象。另一方面,建議學生運用男女分段互讀的形式加深理解感知,幫助他們形成全面深刻的感知印象。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圍繞“How do you settle the teenage problems?”進行相互討論,幫助學生延伸互讀的思維,提高主動探究運用能力。
三、運用欣賞默讀,提高靈活表達技能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給學生更多自主默讀的形式,讓他們在自我默讀過程中調整思維方法,能幫助他們將欣賞默讀主動轉化為自我主動實踐運用,提高表達運用的靈活性。
在指導學生欣賞默讀的過程中,結合課程學習知識要點和學生理解差異,引導他們主動思考,結合各自的疑難點和課文知識生成點,讓學生主動默讀。通過這樣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理解,一方面,多給他們自我質疑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在充分感受的過程中了解表達主題,另一方面,多讓學生嘗試運用多樣化的語言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幫助他們在議論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習快樂,讓晨讀不再成為他們的負擔。
總之,發(fā)揮晨讀的導讀引思作用,能使得學生在充分激活自身學習思維感知的基礎上,主動帶著問題深思,帶著激情朗讀,在主動朗讀過程中總結反思,提高英語表達運用靈活性。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朗讀學習情境,鼓勵他們在朗讀、默讀、互讀中加深認知感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開闊知識視野,提高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3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第3版).
[2]喬建平.初中英語晨讀:現狀分析和有效模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06).
[3]鮑習華.雛鳳清音喚朝陽——淺談初中英語晨讀有效利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