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蓮
摘 要: 韓服是韓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與韓民族的文化密切相關。本文從韓服的發(fā)展史、韓服的種類及色彩紋樣等方面,研究韓服中體現(xiàn)出的陰陽五行文化、崇尚自然文化及儒家和諧文化。
關鍵詞: 韓服發(fā)展史 韓服種類 韓服紋樣 韓國文化
服飾是一個民族在文化上的一種外在形式,是其物質文化在心靈和行為上的一種表現(xiàn)。韓服是韓民族的傳統(tǒng)服飾,與韓國人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關。因此,本文將從韓服的發(fā)展史、韓服的種類及色彩紋樣等方面,分析其中蘊含的韓國文化,從而有助于進一步加深對韓國文化的理解。
一、韓服的發(fā)展史
韓服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韓服的蹤跡最早可以追溯到韓國的三國時期。從集安高句麗古墓壁畫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服裝樣式為上窄下寬、頭戴帽、腰系帶,這種服裝結構被稱為“二重結構”。到了新羅時期,由于與唐朝交往密切,韓服受到了唐代服飾的影響。史書中曾這樣記載:“服制禮儀,生活起居,奚同中國?!碑敃r的女性開始穿著襦裙,而男性則穿著倒“T”形長至膝蓋的上衣和寬體褲。韓服真正開始個性發(fā)展是從朝鮮時期中期開始的,女式韓服逐漸向高腰襦裙發(fā)展。至此,韓服最終定型并流傳下來。
1919年三一運動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韓國人開始逐漸改穿行動更方便的洋裝。之后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進入了經濟發(fā)展的高速時期,繁瑣的韓服穿著不便,完全被洋裝取代。但是時至今日,韓服仍然深受韓國人的喜愛,無論是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民俗節(jié)日,還是婚禮、葬禮等正式場合,身著傳統(tǒng)韓服的人們隨處可見。
二、韓服的種類及韓服的色彩、紋樣
(一)韓服的種類
韓服按照用途可以分為禮服和日常服。按照性別年齡,又可以分為男女成人服和兒童服。
男子成人服:男子在吉禮、嘉禮、喪禮和祭禮上穿的禮服各不相同。例如,男子在吉禮上穿著道服或長袍、頭戴斗笠,而在嘉禮上則身著配有胸背(王族、文武百官官服前胸和后背的裝飾物)的團領服、腰配角帶、頭戴紗帽。日常服包括長褲、上衣、馬甲、馬褂和長袍。無論春夏秋冬,外出時必須穿著長袍,而且去別人家做客時是不能脫去的。
女子成人服:女子禮服有大禮服和小禮服之分,還有專用于喪禮的喪服。小禮服為綠色的唐衣配以“簇頭里”頭飾。大禮服是紅色的闊衣或綠色的圓衫配以“簇頭里”頭飾。日常服包括上衣、裙子、馬褂和長袍。女子長袍與男子長袍不同,主要用來防寒保暖。
男子兒童服:民俗節(jié)日和周歲時,男童穿淺色衣服,通常是藍色邊、粉紅色短衣和淺紫色褲子,上面穿藍色背心。日常服和成人一樣,包括上衣、長褲、馬甲和馬褂。
女子兒童服:民俗節(jié)日和周歲時,穿七彩短衣。日常服為上衣和裙子,另外為了防寒保暖,可以在外穿上棉背心或長袍。
(二)韓服的色彩、紋樣
韓民族自古以來崇尚白色,被稱為“白衣民族”,因此白色是韓服的主色調?!度龂尽|夷傳》中曾這樣記載夫余人的穿著:“衣尚白,白布大袍褲,履革?!庇纱丝梢裕咨沁@個民族的典型特征。除了白色這個主色調以外,也有綠衣、黃衣等很強烈的顏色。年輕女性或兒童常身著象征富貴吉祥的七彩韓服。
在歷史上,韓服的色彩還與社會階層密切相關。韓民族認為紅色象征至高無上的太陽,所以在朝鮮時代,國王的龍袍和宮中的朝服,以及貴族婦女的禮服大多采用紅色綢緞。佛教界的高僧也穿紅色袈裟,平民女性在結婚時也可以穿紅色禮服。
與優(yōu)雅的色彩一起,更加突出韓服美的是紋樣。韓服中喜歡使用的紋樣主要有植物紋樣、動物紋樣、幾何紋樣、自然紋樣和文字紋樣,每種類型的紋樣都有特定的象征意義。例如:植物紋樣中的牡丹象征著繁榮和富貴,梅花象征著高尚;動物紋樣中的龍象征著權威,鳳凰象征著太平盛世和喜慶;自然紋樣中的云象征著神圣、富饒,波浪象征著權威;文字紋樣中的“壽”、“福”、“喜”等字都象征著其本身帶有的意思。
三、韓服中體現(xiàn)的韓國文化
(一)韓服的色彩體現(xiàn)出韓民族重視“陰陽五行”的文化
“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認為大自然由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循環(huán)生克轉化構成。受到中國農耕文化的影響,韓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陰陽五行”的學說,這從韓服的色彩中也體現(xiàn)了出來。韓服的傳統(tǒng)色彩中有五方色之說,五方色是指黃、藍、白、紅、黑五種顏色,也稱為五正色。五方色就是以金木水火土為本的陰陽五行思想為基礎,同時與中央為黃、東為藍、西為白、南為紅、北為黑的方位劃分有所關聯(lián)。顏色與陰陽五行相對應的意義可參看下表:
除了韓服的色彩以外,韓國人在生活中也十分重視“陰陽五行”思想。例如,拌飯之所以最能代表韓國飲食文化,就是因為它的特色與“陰陽五行”有關。韓國人認為,只有體內的陰陽五行調和時,身體才會健康。拌飯里蘊涵著“五行五臟五色”的原理,原料分成綠、紅、黃、白、黑五種顏色,分別與五行相對應,可以激發(fā)食欲,也可以保持營養(yǎng)均衡。
(二)韓服的設計和紋樣體現(xiàn)出韓民族“崇尚自然”的文化
韓服的剪裁注重柔和,上衣采用內外邊“V”字形領剪裁,可以體現(xiàn)女性頸部的柔和線條,而柔和的袖口曲線,則可以突出整體的溫和感。韓服采用的材料主要為天然棉織品或麻織品,染料也主要采用天然材料。另外,韓服采用的紋樣也大多來自自然界,例如梅、蘭、云、波濤等,把大自然的圖案融入到服飾中,體現(xiàn)了人們熱愛自然和與大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韓國人崇尚自然不僅體現(xiàn)在韓服上,還表現(xiàn)在文學、藝術和生活中。例如,在文學作品中,提倡以現(xiàn)實人物或事物為題材,追求自然樸素的“實學”風格;在繪畫中,提倡對身邊樸素自然的風景進行寫生;在生活中,韓國的化妝品大都提倡以天然為主,而韓國人最喜愛的運動登山,則可以體現(xiàn)出人們與自然親近的渴望。
(三)韓服的搭配和結構體現(xiàn)出儒家的“和諧”思想
儒家思想在公元前一世紀末就由中國傳入了韓半島,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它已經成為韓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儒家和諧思想的核心是論述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等。韓服中也體現(xiàn)出了這一“和諧”思想。例如,韓服的搭配從冠冕、衣裳、鞋履到佩飾都相互照應,強調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韓服的結構也注重和諧、對稱和統(tǒng)一,反對不諧調、非對稱的矛盾造型。
儒家的和諧思想還體現(xiàn)在韓國社會的其他方面。例如,韓國政府用和諧思想加強凝聚力,從而緩解市場經濟條件下白熱化的競爭對社會可能造成的震蕩。另外,韓國企業(yè)引用各種儒家的警世名言來強調同事之間的團結與和諧;韓國家庭劇的敘事風格也總是以和諧為主旋律,提倡和諧的家庭氛圍,等等。
以上從韓服的發(fā)展史、韓服的種類及韓服的色彩紋樣等方面論述了韓服中體現(xiàn)的韓國文化,希望本文能夠對韓服及韓國文化愛好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樸春子.試論朝鮮民族傳統(tǒng)服飾美的基本特征[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9.
[2]吳曉玲.中國與韓國傳統(tǒng)服飾文化比較分析[J].當代韓國,2006,4.
[3]劉心雄,辛成瑤.韓國傳統(tǒng)服飾色彩與現(xiàn)代設計——從韓國傳統(tǒng)服飾色彩的解構中尋找靈感[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