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妮
摘 ? ?要: 繪本是幼兒喜歡的讀物,其故事內容蘊含趣味性,貼近幼兒生活和獨特的人生道理。本文以繪本故事內容為重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構繪本。教師探尋故事中的價值,將改編的繪本內容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和拓展幼兒思維,為幼兒園開展活動提供一定的依據(jù)和借鑒。
關鍵詞: 繪本 ? ?解構繪本 ? ?繪本價值
一、 認識繪本
繪本在英美國家被稱為“picture book”,在日本被稱為繪本。繪本是一種圖文并茂的書籍形式,語言淺顯易懂,故事情節(jié)貼近幼兒生活,情感態(tài)度易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繪本的主題范圍非常廣泛,故事內容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的,情境化的結構設計,貼近幼兒的生活,富有形象化的人物和通俗易懂的口語,幫助幼兒在閱讀繪本故事的無意識中收獲快樂。教師根據(jù)繪本故事的特點,從藝術、認知、勇敢、自然環(huán)保、情緒管理、想象力、交通工具、安全保護的主題分類和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健康的五大領域解構繪本。通過繪本閱讀,幼兒逐漸建立社會責任感,促進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以發(fā)展。
二、巧用合適方法解構繪本
國內學者王添強指出,對于不同的活動方式,可以采用“故事結構”分析法和“故事探究”分析法[1]。對于領域化的繪本教育戲劇活動,以“故事結構”解構繪本故事。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經過大致歸納的故事成分為:主角、情境、引入、探索、意外、選擇、高潮、逆轉、解決等。在綜合化教學活動中,教師按照主題分類采用“故事探究”分析法。編寫活動教案時,采用“概念地圖”的方式對故事內容進行解構,圍繞一個繪本內容改編的教案涵蓋五大領域的目標,一個繪本教育戲劇的活動可以進行五次,每次40分鐘左右,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動作協(xié)調、對故事的理解能力等方面比較適合開展繪本教育戲劇活動。根據(jù)幼繪本教育戲劇活動,由淺入深進行,一般以暖身活動、主題活動和放松游戲的方式展開。本文以《戴眼鏡的露娜》為例,以“故事探究”中“概念地圖”分析法解構繪本,可以按照五大領域的方式進行。語言領域中,教師根據(jù)繪本主人公的經歷進行講解。如:露娜在夢中發(fā)生什么,爸爸眼中的露娜的樣子;健康領域,告訴幼兒預防近視,緩解眼疲勞;科學領域,教師帶領幼兒發(fā)現(xiàn)眼鏡的神奇之處;藝術領域,幼兒手工打造小眼鏡,初步認識眼鏡造型;社會方面,父母要善于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樹立幼兒的自信和滿足感。
三、繪本對幼兒成長的價值
(一)繪本能調節(jié)幼兒的情緒管理
繪本飽含童真、童趣,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情節(jié)發(fā)展曲折有趣,簡練的文字搭配精美的圖畫,很容易吸引充滿好奇心的幼兒[2]。在現(xiàn)實社會中,繪本一方面可以有效釋放幼兒的壓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幼兒討論情緒、認識情緒發(fā)生的原因控制自己表達情緒的方式,不亂發(fā)脾氣或無理取鬧。從繪本故事內容的角度和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幫助幼兒平復內心的情緒波動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故事中的各種情緒詞匯、表達的語言和方法,使幼兒可以探索自己的感受,讓身體達到放松的狀態(tài)。幼兒經常閱讀情緒管理類的繪本,會知道引起某種情緒的原因,在故事書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克服緊張不安的消極情緒。
(二)繪本能促進幼兒分享行為的發(fā)展
分享是人類的一種親社會行為,學會分享對于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3]。國內研究者在幼兒分享行為發(fā)展中指出,大班幼兒做出分享行為的人數(shù)要高于其他班級階段的幼兒,在分享行為性別研究方面,結合大多數(shù)研究者的觀點,女孩比男孩更具有分享行為的潛質和愿望[4]。繪本中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培養(yǎng)幼兒分享行為的觀念,書中的人物角色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幼兒通過閱讀社會領域類型的繪本,體會故事角色的情感和態(tài)度帶來的快樂與自信,學會站在同伴的角度考慮問題,盡可能表達觀點,從而促進分享行為的發(fā)展。
(三) 繪本可以提升幼兒的語言水平
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繪本中色彩豐富的圖畫帶給幼兒的視覺感受,貼切的語言可以幫助幼兒強化日常詞語的運用[5]。幼兒的語言訓練必須依據(jù)自身的心理與生理規(guī)律進行,通過繪本加強幼兒的語言訓練和外部刺激,有利于幼兒語言學習能力的提高。繪本中精彩的內容與情節(jié)可以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調動積極性。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對幼兒多感官進行刺激和調動,把握故事中的興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讓幼兒通過語言表達想法,提升幼兒與同伴之間的語言交流水平。
四、結語
繪本可以帶領幼兒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對幼兒的情緒、認知和分享行為都具有重要的價值。繪本閱讀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加快樂的體驗。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幼兒的年齡水平和發(fā)展特點,繪本內容中的教育價值表現(xiàn),引導幼兒體會繪本所表達的情感。教學活動運用“概念地圖”的方法解構繪本,設計出適合故事情節(jié)的五大領域活動,根據(jù)主題活動和故事情節(jié)的深入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進行表演。
參考文獻:
[1]王添強.解構繪本故事是繪本教育戲劇活動編寫的開始[J].保育與教育,2014(10).
[2]徐美娥.利用繪本進行幼兒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15(2).
[3]嵇珺,劉晶波.幼兒分享教育的價值與實踐改進[J].學前教育研究,2011(12).
[4]楊淑萍,李德顯.幼兒分享意識與行為的代際比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8).
[5]吉喆.繪本與幼兒園語言教學[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