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發(fā)揮作用的多少,是衡量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的社會動員還沒有突破“群眾反映,領導研究,組織處理”的模式。社會動員機制的基礎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包括公共利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要求我們走出由政府“掌舵”、人民群眾“劃槳”的簡單治理思路。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公民一樣,都是積極的參與者。社會動員機制的核心是通過公共利益把人民群眾團結(jié)起來。政府需要通過規(guī)制使公共利益的解決方案公平規(guī)范,并確保公共利益最大化。社會動員機制要讓人民群眾參與到政策的實施和評估過程中,重構(gòu)新的公共服務思路。政府的工作怎樣改進了人民的福祉是一切公共服務績效評估的核心。組織效率固然重要,社會效益更加重要。只有在這個意義上,社會動員才可能形成其行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