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 《蒔蘿泡菜》是《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3》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文中有一處明顯的語法偏離現(xiàn)象。作者對此作出分析,同時期望自己的嘗試能使使用該教材的老師們注意到此處語法偏離,提出更多的分析方法,并在課堂上給學生合理的解釋。
關(guān)鍵詞: 《蒔蘿泡菜》 語法偏離 人物形象
一、引言
《蒔蘿泡菜》(A Dill Pickle)是由楊立明主編的英語專業(yè)精品教材《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3》第二版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中有一處明顯的語言偏離現(xiàn)象:“A great many people taking tea in a Chinese pagoda,and he behaving like a maniac about the wasps—waving them away,flapping at them with his straw hat,serious and infuriated out of all proportion to the occasion.”[1]很明顯,引文句子結(jié)構(gòu)不完整,主謂結(jié)構(gòu)不明確。面對學生,有的老師解釋它是作者的筆誤,有的甚至對此避而不談。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它不是筆誤,而是作者為突出人物性格有意設(shè)置的語言偏離。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此處語言偏離現(xiàn)象,讓使用該教材的老師們注意到它,提出更多的分析方法,并在課堂上給學生合理的解釋。
二、語言偏離的理論分析
語言偏離(linguistic deviation)是偏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那些與常規(guī)相對而言偏離語法規(guī)則或常規(guī)用法的語用手段[2]?!罢Z言偏離形式?jīng)]有大小與范圍的限制,它可以跨越從音節(jié)到段落所有語篇構(gòu)成要素,甚至包括標點符號”[3]?!昂芏辔膶W評論家意識到,在分析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語言的偏離現(xiàn)象,因為文學作品的語言是有其獨特特征的,往往被用來渲染情感、烘托氣氛、調(diào)動讀者情緒。作者采用語言偏離現(xiàn)象,其真正的目的是實現(xiàn)其交際意圖,向讀者傳達其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特定感悟”[4]。為了更好地理解此處語言偏離的目的,首先簡單了解《蒔蘿泡菜》的故事情節(jié)。
三、《蒔蘿泡菜》故事簡介
《蒔蘿泡菜》是20世紀初英國短篇小說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重要作品。小說展示了兩位昔日戀人六年后在一家餐館不期而遇的情景,通過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向讀者展示了這對戀人六年前六年中和見面后的經(jīng)歷。六年前,由于男主人公的自私、冷酷無情和幼稚,女主人公維拉選擇與他分手。這次偶遇,維拉本以為會舊情復燃,而男主人公卻依然跟六年前一樣自私冷酷。昔日戀人重逢后本應該是彼此互訴衷腸,然而,維拉只是寥寥數(shù)語,男主人公只顧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完全不顧及維拉的感受和想法。當維拉提到自己不喜歡寒冷,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時,他竟然打斷了她的話,開始點菜,而且在沒有征求對方意見的情況下就認定對方不需要吃主食。通過維拉的心理活動可見他六年前就老這樣打斷她的話:“她清楚地記得他的這套花招——打斷她的花招,六年前他就是這樣來老惹她生氣?!盵5]酷愛音樂的維拉,賣掉了她心愛的鋼琴,再加上她氣色不佳,這一切足以表明維拉在過去六年中生活遭遇了極大的不幸。作為曾經(jīng)的戀人,他不但沒有給予安慰和幫助,反而只顧炫耀自己現(xiàn)在的富足,只顧講述自己的美好異國之旅,雖然他明知道維拉是多么向往去那些地方。直到最后,他不但沒有意識到自身性格中致命的缺陷,反而誤以為維拉跟自己一樣自私。“現(xiàn)在我明白你為什么交不到朋友,因為我也跟你一樣……當時對我來說似乎是那樣神秘的東西現(xiàn)在已是十分明確了。我們都是那樣自私自利,那樣以自我為中心,以致于我們的心中沒有為任何人留有一席之地”[6]。最后,維拉再一次義無反顧地選擇離開。
四、語言偏離突出人物性格
了解了小說的內(nèi)容,再來分析此處語言偏離現(xiàn)象:“A great many people taking tea in a Chinese pagoda,and he behaving like a maniac about the wasps—waving them away,flapping at them with his straw hat,serious and infuriated out of all proportion to the occasion.”引文之所以句子結(jié)構(gòu)不完整,是因為它沒有一個完整的主句。此處可以看成是兩個并列的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一個是“a great many people taking tea in a Chinese pagoda”,另一個是“he behaving like a maniac about the wasps—waving them away,flapping at them with his straw hat,serious and infuriated out of all proportion to the occasion”。這兩個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分別展示了兩個主體截然不同的行動:一邊是許多人在一座中國式寶塔里飲茶;一邊是男主人公像瘋子一樣驅(qū)趕著黃蜂——把它們趕走,用草帽拍打它們,既嚴肅又憤怒,與當時的場合極不相稱。引文是維拉記憶中他們第一次在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里面約會的情景。英國皇家植物園是世界聞名的植物園,里面繁花似錦,景色迷人。而且,他們約會當天天氣晴朗,里面各種顏色鮮艷的花兒競相開放。對約會的情侶來說,這應該是個極其浪漫的地方。然而,男主人公的行為卻與當時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因而,曼斯菲爾德特意在此設(shè)置了兩個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使男主人公的行為與周圍環(huán)境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他人在寧靜的中國式寶塔里飲茶,凸顯周圍環(huán)境高雅,而男主人公卻像瘋子一樣驅(qū)趕著黃蜂。通過對比,作者更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男主人公荒唐、幼稚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平衡的獨立主格結(jié)構(gòu)使這種對比更加強烈,因而更能突出人物性格。同時,這一細節(jié)展示了曼斯菲爾德獨特的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楊立民.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精讀3.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59.
[2]轉(zhuǎn)引自:郝桂冠.國內(nèi)語言偏離研究現(xiàn)狀述評.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4,02.
[3][4]梁曉麗.論托尼·莫里森《寵兒》中的語言偏離現(xiàn)象.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
[5]楊立民.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精讀3.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59.
[6]楊立民.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精讀3.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