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斐
過去古典音樂可能只屬于王公貴族,如今也好像總是屬于那么一小撮人。如果問及人類生存之必須是什么,或許音樂從來都不會是首選,尤其在全球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之后。在2011年由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12年2月,美國洛杉磯教育協(xié)會竟收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提議——取消小學的藝術課程。至此我們不禁再次深思,音樂是否為必須?它的意義究竟何在?
我個人很喜歡雨果說的一句話“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然而,如果僅將音樂理解為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那么古斯塔沃·杜達梅爾的出現(xiàn)則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音樂這樣的認知。他的成功告訴世人,音樂可以是救世良方,音樂的力量直指人類的靈魂。如今,杜達梅爾付諸實踐的應該正是那些無法“保持沉默”的東西——社會責任。他從一個社會救助項目走來,也責無旁貸地立志用音樂創(chuàng)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音樂天使”。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拉美國家大舉外債發(fā)展國內(nèi)工業(yè),到1982年墨西哥宣布無力償還外債而觸發(fā)了震動全球的債務危機。然而,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75年委內(nèi)瑞拉經(jīng)濟學家、社會活動家及音樂家何塞·安東尼奧·阿布萊烏(José Antonio Abreu)一手創(chuàng)立了“委內(nèi)瑞拉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系統(tǒng)”,一個旨在救助社會底層兒童的音樂項目。這一系統(tǒng)的成立并不是出于發(fā)展文化,而是單純?yōu)榱藥椭⒆咏】党砷L,不至誤入歧途。在該項目學習音樂的孩子沒有年齡限制,年齡大的孩子指導年齡小的,孩子們以管弦樂團的形式排練、學習,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懂得團結與友愛。如今已蜚聲國際的指揮家古斯塔沃·杜達梅爾正是得益于這一救助系統(tǒng),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是音樂挽救了我。犯罪、毒品、絕望每天都在你身邊上演,罪惡離你那么近,音樂給了我出路,讓我遠離了這一切”。當年,委內(nèi)瑞拉政府大力支持阿布萊烏推廣青少年音樂項目,將這些處于邊緣的孩子們拉回正軌,杜達梅爾無疑是獲益于這一愛心項目的佼佼者。他熱愛音樂,不僅因為音樂的動人,更因為音樂是他的“天使”,一路引領他奔向璀璨人生。
現(xiàn)任洛杉磯愛樂藝術總監(jiān)并兼委內(nèi)瑞拉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藝術總監(jiān),杜達梅爾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微笑。他的指揮激情澎湃,總給人以起身舞蹈的沖動,如此的活力或許都源自這位指揮家的拉美血統(tǒng)。從九歲開始,杜達梅爾便和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一起演奏,十八歲便擔任該樂團的藝術總監(jiān),當2004年二十三歲的他摘得古斯塔夫·馬勒國際指揮大賽桂冠時,他早已擁有多年指揮經(jīng)驗,并已接受過指揮大師阿巴多和塞蒙·萊托爵士的指導。不過,年少成名的他并不喜愛先前人們對他“神童”的評價?;蛟S傳統(tǒng)觀念認為音樂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如同莫扎特一樣,但如果評論者看到莫扎特背后的努力,一定不會僅用“神童”兩個字來概括一位音樂家,杜達梅爾亦然。興趣是導火索,當別的孩子正癡迷于玩具時,杜達梅爾卻喜愛將他的玩具士兵組成交響樂團,七八歲時收到奶奶送給他的第一根指揮棒更是令他欣喜若狂,從此對指揮的熱愛便一發(fā)而不可收。
2002年,杜達梅爾有幸跟從塞蒙·萊托爵士與柏林愛樂樂團一同學習。該樂團的學校原本只接受器樂演奏者學習,但杜達梅爾是個例外。學習指揮的他寄居在當時的小號手托馬斯·克拉默家里,據(jù)克拉默回憶說,杜達梅爾常常廢寢忘食,他們夫婦還常勸說杜達梅爾要去睡覺。杜達梅爾就是這樣愛學習,他吸收音樂知識并付諸實踐,勇于在排練時與樂隊共同創(chuàng)新。杜達梅爾對音樂的超強記憶力正是源自他不懈的刻苦練習。維也納愛樂樂團的第二小提琴手克里斯多夫·康慈(Christoph Koncz)同時也是一名指揮,他驚嘆杜達梅爾的記憶力。他回憶當時正在進行馬勒十部交響曲的巡演,先是在洛杉磯,兩天后在委內(nèi)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而杜達梅爾全憑記憶指揮,他清楚地記得每個小節(jié)和排練的細節(jié)。事后杜達梅爾解釋道,這種記憶力的訓練要感謝恩師阿布萊烏,過去他們常常進行反向練習,即杜達梅爾要記住旋律并從后往前哼唱。 他承認這是很艱難的訓練,但的確受益匪淺??梢姵删筒⒉皇翘焐?,正如中國的古話所說“玉不琢,不成器”,杜達梅爾就是這樣將自己精心雕琢,遂呈現(xiàn)臻美音樂。
不過,“一舉成名天下聞”的杜達梅爾收到的并不只有鮮花和掌聲。對于他指揮的馬勒《第七交響曲》,有評論認為他的詮釋結構偏移,連貫性不夠,而馬勒《第五交響曲》則被評價為從開始的號角起音符就拖得過長,停頓過于夸張等等。對于褒貶不一的評論,杜達梅爾始終憑自己對音樂的執(zhí)著和認真的態(tài)度向聽眾做出答復。他也時?;仡^去聽自己的指揮,在改進自己的不足時,對一些批評保留自己的意見。比如有評論對他指揮的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有異議,認為第一樂章的速度太慢,但杜達梅爾認為維持這個速度是為了表達一種緊張的氛圍。在指揮一部新作品前,他也會聽其他大師的錄音。在他看來,相同的作品經(jīng)過不同藝術家的理解后,所呈現(xiàn)出的不同是很美妙的。這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與各位大師心靈交流的過程,而一切的美好都將于音樂中再現(xiàn)。
杜達梅爾對于音樂的態(tài)度不僅是熱愛,更是一種虔誠。有次公關和營銷團隊為宣傳杜達梅爾的青年交響樂團計劃,設計了一件T恤,上面赫然印有“發(fā)現(xiàn)杜達梅爾”(Discover Dudamel)的字樣。對此,杜達梅爾十分反感,他認為人們需要發(fā)現(xiàn)的不是自己,而是音樂。在每一次與不同樂團的合作中,他也盡顯對音樂本身的尊重,與之合作過的樂團都對他的善于溝通、善于合作稱贊有加。杜達梅爾可以將嚴肅的音樂排練在歡樂的氛圍中進行,他耐心且用心,幽默且不失優(yōu)雅,樂隊與其合作的快樂更是源自他對每一位樂團成員潛力的激發(fā)。杜達梅爾認為雖然自己是指揮,但與樂隊的關系是合作,他們是相互學習的。在樂隊身上他可以獲得更多的靈感,因為每一位樂隊成員的情感都將感染自己,只有每個人都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才能創(chuàng)造出更為動人的音樂。
當然,這并不表明杜達梅爾會一味遷就,他一切的目的都是呈現(xiàn)最好的音樂,因此當他認為對的時候,也豪不示弱。2006/2007演出季,杜達梅爾首次亮相瑞士琉森音樂節(jié),并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排練時,面對經(jīng)驗老道的樂團成員,“毛頭小子”杜達梅爾依然勇敢地評價道:“大家演奏得很好,但我感覺不到血性!就像一場殺戮場景,很狂野,很暴力,但血卻沒有出來……”
作為一位初出茅廬的指揮家,杜達梅爾在音樂上就是如此較真,他的熱情感染了每一位與他合作的音樂家。洛杉磯愛樂的首席小提琴家馬汀·查理福爾(Martin Chalifour)贊揚道,杜達梅爾在指揮時注重歌唱性,他提倡樂隊演奏要有歌唱者的呼吸,他對樂句的處理清晰,平衡性很好。他在指揮時就像個舞蹈者,準確的情感可以很自然地從他的身體舞動中流露。他就像是詩人和運動員的結合。
杜達梅爾在音樂上的追求是完美的,但卻并不墨守成規(guī)。2009年底,他拒絕了以塞蒙·萊托爵士為首的行業(yè)大佬的挽留,與原先的經(jīng)紀公司、英國老牌經(jīng)紀公司Askonas Holt解除合約,進入Van Walsum與自己信任的朋友共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在與洛杉磯愛樂的合作中,杜達梅爾也勇于演出更多的近現(xiàn)代作品,例如2007年與樂隊錄制的巴托克《管弦樂隊協(xié)奏曲》。最近,杜達梅爾也首次嘗試了作曲,為2014年10月公映的電影《解放者》寫配樂。他坦言自己很喜歡作曲,只是沒有時間好好創(chuàng)作,這次難得的機會恰好償了自己的夙愿。
如今,杜達梅爾與洛杉磯愛樂的合同已延至2018/2019音樂季,但杜達梅爾從未忘記過自己祖國的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那是他的第二個家。樂團之聲早已和杜達梅爾一起響徹過世界諸多音樂廳,他們的演奏也由DG公司錄制發(fā)行了多張唱片。2015年,在委內(nèi)瑞拉西蒙·玻利瓦爾交響樂團成立四十周年之際,杜達梅爾將攜樂團進行世界巡演,并于2015年夏天與樂團一起在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劇院為世博會演出《波西米亞人》。
當然,無論事業(yè)多忙,家庭始終是杜達梅爾生活的重心。當年要是沒有來自奶奶的第一根指揮棒,也許就沒有如今的杜達梅爾?,F(xiàn)在,他幸福的家庭中又多了一位重要的女性,那就是他的妻子艾洛薩,一位美麗的舞蹈家。他們的兒子馬丁繼承了父親的活力與母親的優(yōu)雅。忙碌的音樂事業(yè)使杜達梅爾總是沒有時間和家人好好團聚,好在現(xiàn)代通信技術能拉近他們的距離,無論他們是相隔幾個街區(qū)還是一整個大洲,杜達梅爾總是會通過短信、照片或是電話和家人保持溝通。
已為人父的杜達梅爾感到了身為一位音樂家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作為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系統(tǒng)的傳承者,杜達梅爾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旨在幫助更多貧困兒童從音樂中找到自信。身為洛杉磯愛樂的總監(jiān),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在加州的各個城市推廣效仿“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系統(tǒng)”模式的洛杉磯青年管弦樂團項目,他和樂隊的工作人員已經(jīng)走訪了洛杉磯的一些學校和社區(qū),向貧困兒童推廣音樂。這一項目也影響了全美的音樂教育,其影響力業(yè)已廣及英國、德國、意大利、瑞典和整個南美。杜達梅爾堅持要把音樂的快樂傳遞給大家,他堅信通過音樂,一個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古斯塔沃·杜達梅爾傳遞著一種廣闊而溫暖的音樂力量。他向世人證明,音樂是社會發(fā)展的必須,必要時音樂是一雙無形的手,把我們拉回正軌。杜達梅爾自靈魂深處對音樂的熱情與熱愛淋漓地展現(xiàn)于每一場演出中,上海的聽眾可能還記得2014年9月在新落成的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由杜達梅爾攜維也納愛樂樂團帶來的難忘夜晚。那晚的舞臺上,我們看到了一位成熟的音樂家,他的肢體更為穩(wěn)健,似乎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在他的“魔法棒”上,瞬間魔棒揮舞魔力,籠罩了整個音樂廳。讓人期待的是,2015年3月,杜達梅爾將率洛杉磯愛樂樂團來滬演出,屆時樂迷可以再次感受這位“音樂天使”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