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青年”凌獨見

        2015-09-10 07:22:44瞿駿
        讀書 2015年10期
        關(guān)鍵詞:章氏新青年新文化

        瞿駿

        新文化運動中的讀書人之競爭當然不乏激烈而殘酷的一面,但它與戊戌時的新舊之爭最大的區(qū)別是當年讀書人尚覺得有教可“翼”,且要殺人翼教。而到新文化運動時早已是“天下為學說裂”的時代,對絕大多數(shù)讀書人來說不過是誰更加“趨新”的程度區(qū)別而已,名教的房子基本已被他們自己有意或無意地拆光了。而此時“主義”的時代又未真正來臨,“人間正道是滄?!敝惖哪闼牢一钸€要等上數(shù)年,因此,對當時的讀書人之爭應(yīng)多從其社會上升的追尋、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的分野與“思出其位”的沖動等方面來加以考察。

        今年是新文化運動一百周年,“凌獨見”這個名字對這場運動來說似既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說他熟悉是因為這個名字出現(xiàn)在幾乎每個關(guān)于浙江、關(guān)于杭州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敘述中,在這些敘述里,凌氏好像堂吉訶德,以一人之力執(zhí)筆一本叫《獨見》的周刊,一期又一期地寫文章與施存統(tǒng)等人“作戰(zhàn)”。說他陌生是因為在同樣的歷史敘述里,凌氏好像僅僅是作為五四新文化和施存統(tǒng)等人的對立面和背景墻而存在。誰又真的在意過這個曾活生生地與大歷史相碰撞過的青年呢?就我有限的閱讀來說好像極少。而在我看來此人的故事恰正可成為今日我們重新理解新文化運動的一把鑰匙。

        關(guān)于凌獨見,現(xiàn)在的狀況是幾乎所有成果都既不知凌氏早年,也未讀過《獨見》周刊文本,但在缺乏史料的基礎(chǔ)上對其人、其刊的大論卻比比皆是,更不用說探究凌氏言行引發(fā)的反響和凌氏離開浙江第一師范學校后的生命軌跡。其中最典型的迷思為從即時的親歷者阮毅成開始,到今日不少研究者竟都認為《獨見》周刊“全用文言文”!這是稍翻一翻書就能解決的問題,因此重構(gòu)凌氏的生活史或相當必要。

        凌氏名凌榮寶,浙江衢州江山縣溪灘鄉(xiāng)人。有說其眇一目,故又號獨見;又有說其出過天花,相貌丑陋,滿臉麻子。家中為小業(yè)主,在杭州官巷口開一家規(guī)模不大的柴炭店。據(jù)其自述,民國四年即《新青年》創(chuàng)刊那一年他已寫了不少白話詩,其中一首《狂風》云:“半夜忽然起狂風,吹得門戶嘰咕吆。夢中糊涂未細辨,驚呼有賊撬墻洞?!绷硪皇住冻钦揪萍摇吩疲骸俺钦疽粠Ь萍叶?,生意盛衰竟若何。爐前如有年少婦,可斷酒客必滿座!”大概一九一九年中,凌氏進入浙江一師,成為一師“二部”的學生。這個“二部”指的是非一師本科,而是中學畢業(yè)或小學教師來一師培訓一年者。凌氏在一師的“顯山露水”當然開始于嚴厲批駁《非孝》的《獨見》周刊。這份雜志據(jù)《五四時期期刊介紹》說現(xiàn)存第1—4號,仍待查。但《介紹》和《浙江省青年運動史研究參考資料》等書都引述了不少《獨見》里的文章,從其內(nèi)容看非但不用文言,凌氏的文字和文風委實“新”得可以。他不但能夠直接用白話與白話爭,且?guī)缀鯇敃r所有時髦的新文化概念都熟練運用到了其文章中去。

        如他在“發(fā)刊詞”中就說:“中國舊社會的黑暗,要變他為光明,我以為只有教育這條路。有了教育,什么真理啊,人道啊,一起涌現(xiàn)眼前了。至于平等、自由、博愛、互助等,也盡在其中了。不過我程度很淺,能力很薄,又在求學時代,還要請大家本了互助的精神來指教我才好,研究教育道德,是我的主要旨趣?!?/p>

        正因為凌氏的文字壓根不是“翼教”文字,但又不屬于新文化中最激進的層次,因此除了一師那些與他有直接沖突的學生,不少人實欣賞或至少表面上認同《獨見》與凌氏其人。時任《星期評論》主編的戴季陶就曾給他寫信說:“我很歡喜你的勇氣和精力。很希望你做一個自由的研究者、批判者?!卑孜菰娙藚欠技嘣枋蠟樗鬓k的雜志《新群》作文。在吳芳吉看來,凌氏“一人自創(chuàng)一報,自當編輯,自當發(fā)行,自己去投送,自己去販賣,其言論極平允”,因此“可與漳州之《閩星》、廣州之《民風》為沿海言論界之領(lǐng)袖”,但世人“都以為(其)位卑言輕,皆忽之”。而據(jù)一九二一年浙江新塍小鎮(zhèn)中幾個新人物所辦的《新塍半月刊》,其東柵的竺飲冰家設(shè)有借書處,新的雜志很多能在那里看到,其中既有《浙江新潮》,又有《獨見》。

        正因如此,凌獨見在“非孝”之爭中雖遭到學生自治會的“公審”,樹敵不少,導致他有些黯然地離開了浙江一師,但亦較成功地建構(gòu)起了自己的一個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夏衍曾回憶:“辦這份報(《獨見》周刊)的絕不是(凌獨見)一個人,所謂‘獨見’也絕不是一個人的見解,在他后面,顯然還有一個有力的‘校長團’的背景。”

        夏衍此話若是說獨自辦刊的可能性未免把人看小,當時一人獨辦一份雜志的大有人在。日后與胡適有過激烈交鋒的溫州瑞安才子林損就曾一個人辦了《林損》雜志,而且辦得還相當不錯。但夏衍說凌氏后面不乏有力背景,實應(yīng)有根據(jù)。但此事究竟是有意布局,還是順水推舟,因史料關(guān)系不得而知,但凌氏因此而與當時的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夏敬觀(劍丞)攀上了交情卻是肯定的。一九二○年夏氏專門給張元濟去信推薦凌獨見,說他“浙江師范畢業(yè),續(xù)往龍門師范,今年畢業(yè),善白話文”。這里頗值得玩味的是與遺老過從甚密且作為保守勢力代表的夏敬觀以“善白話文”來推薦凌氏,此種推薦一方面反映了當時青年謀事的時趨所在,另一方面亦在相當程度上展示了夏氏實知道凌獨見有多“趨新”。

        不過對夏敬觀的推薦,張元濟似未特別上心,據(jù)他日記說是“久已忘記”。至一九二○年十月初突然想起朋友有托,才急匆匆地幫忙辦了。由此不難推測尚名不見經(jīng)傳的凌獨見需證明自己有能力在大城市立足,而其證明的利器或正是以“白話文”、“國語”等為標識的新文化。

        一九二一年大約十一月凌氏赴北京參加教育部辦的第三屆國語講習所。在講習所內(nèi),凌獨見做過不少新文化大家的學生。如由黎錦熙講“國語文法”和“國語教學法”,錢玄同講“聲韻沿革”,胡適則正好講“國語文學史”,這為日后兩人的交鋒埋下了伏筆。在北京的凌獨見曾在“新文化”傳播的重鎮(zhèn)《晨報副刊》上發(fā)表過兩篇文章,頗能見其當時的心態(tài)。在《一個杭州人眼光里的北京》中,凌氏強調(diào)自己是一個“生在杭州,長在杭州的杭州窮鬼”。在另一篇文章中凌氏則說自己去看了“嗜好的新戲”—北京實驗劇社編的《英雄與美人》,見到了“久仰的陳大悲先生”,“花了不多的銅元,得到不少的快樂,著實值得了”。戲看完,回寓去,“在路上,狂呼跑跳,我的同學見了,都說獨見發(fā)瘋”。上述文字不難看出一個剛到北京的外省青年的自卑感和新鮮勁,以及為掩飾這種自卑感而故作的格格不入和尋找到新刺激的真情流露;同時也頗能見凌獨見一直走在不斷“趨新”的道路上,正如他在文章里所說:真正好戲是讓“人們走做‘人’的路,到大同的世界去”!

        到一九二二年最早不超過八月中旬,凌獨見出版了一本《國語文學史綱》。此書出爐的背景是一九二二年三月浙江省教育會辦國語傳習所,要凌氏去講國語文學史,他答應(yīng)了,因此要編講義。而省教育會特別請凌氏去講國語文學史和他參加過教育部辦國語講習所,已是省內(nèi)的“國語專家”密切相關(guān)。除了能在省國語傳習所授課外,凌氏亦有資格在浙江省內(nèi)各地巡回演說“國語”和“國音”,按照胡適給他們的寄語就是各位“回各省去,負的責任很大”。

        不過凌氏上一年既已聽過胡適的“國語文學史”課,且“(文學史講義)胡適之先生已編到十四講了,大可拿他來現(xiàn)成用一用”。那么凌氏為何不用,卻執(zhí)意要“另編”呢?據(jù)他說是因為在文學史上和胡先生意見有“不大同的兩點”:

        一、他只主張從漢朝說起,我卻主張從唐虞說起。二、區(qū)分時期上,他只分兩期:北宋以前為第一期,南宋以后為第二期。我卻認為要分四期,自唐虞到周為第一期,自秦到唐為第二期,自宋到清為第三期,民國以后為第四期。

        或正是得之于胡適,又力圖區(qū)別于胡適的緣故,凌氏的《國語文學史綱》呈現(xiàn)出“新”的狀態(tài),但又露出些“舊”的馬腳。說其新,是因為此書用“國語”寫成,標題橫排,并特地加上了標題的注音符號;內(nèi)文豎排,用新式標點。而說其有些“舊”,則因其序言是夏敬觀和馬敘倫所作,其中馬敘倫被新青年,尤其是鼎力支持胡適的顧頡剛、傅斯年等視為“舊派”,且他亦對胡適的觀點經(jīng)常有直接的反對。一九一九年顧頡剛即說:“馬敘倫一輩人,做什么讀書小記,什么??庇洠裁词枳C,他自以為是一個大學者;他心里也不曉得學問是什么東西;不過是他曉得有了名,受人恭敬,是很快樂的。這輩人的結(jié)果,只是個絕物?!庇终f:“馬敘倫在杭,痛罵胡先生以《水滸》、《紅樓夢》教學生,又說他的《哲學史》誤處甚多,修改不了。但沒有舉出理由來。馬之為人,妄得可笑!”傅斯年更是在《新潮》上直指馬敘倫的《莊子札記》是“自居創(chuàng)獲之見,實則是攘自他人而不言”,如卷十八第五至八頁中“所有勝義皆取自胡適之先生《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九篇第一章七、八兩頁”。

        若繼續(xù)細讀,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夏、馬二序中對《國語文學史綱》的薦語均有些大而化之,不著邊際。夏敬觀說:“凌君獨見以近編國語文學史見示,并屬為序,意其盛也!擷其內(nèi)容,條理明晰,取材豐盛,甚足為后來編文史之參考。”馬敘倫則說:“凌君有鑒乎此,抉擇古今文辭之具有特性且能與時代相輝映者,凡千數(shù)百首,繹而條陳之,為《國語文學史綱》,書成屬序,喜其方頗精審,足為文史之鑒也?!边@都表現(xiàn)出二人實未必認真讀過此書,夏敬觀大概是礙于舊情,而馬敘倫則或見其開篇即與胡適意見相左,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凌氏為同道。

        同時凌獨見也未必與作序二公意見一致,反倒在不少看法上承襲胡適。這一年(一九二二)他在《杭縣教育雜志》上就發(fā)表文章夸贊胡適解釋文學的話說得好,并直接引胡適的話說:“《石頭記》、《水滸傳》等書,是禁不絕的,你們不許學生看,學生還是要偷看,與其偷看,不如當官看,不如有教員指導他們看?!?/p>

        此語出自《中學國文的教授》,載于《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一九二○年九月),這又一次證明了所謂的“衛(wèi)道青年”凌氏不但讀《新青年》,而且深受其影響。更有趣的是,據(jù)《國語文學史綱》的封底廣告,凌獨見同時還寫了另一本書叫《新道德》,在“德目篇”中他列舉了仁愛、勞動、自由、平等、互助、正義、中和、智慧、人道、創(chuàng)造等十個條目,亦可見凌氏對于“新文化”的把握和追隨的程度。因此凌氏要夏、馬二公作序,大概只是由于《國語文學史綱》初版,出版機構(gòu)和作者都寂寂無名,想借助夏、馬二公(馬繼夏之后做過四個月的浙江省教育廳長,后來在浙江教育界與黃人望有“馬黃黨”之稱)在浙江省乃至全國的名氣和勢力罷了。

        轉(zhuǎn)過年去,凌氏的“國語文學史”開始引發(fā)新的波瀾。一九二三年二月凌氏的《國語文學史綱》改名《新著國語文學史》再版(以下簡稱“凌著”)。此次再版在內(nèi)容上基本無改動,但值得注意的變化有三:

        一是這次凌著的身價大增,是由全國最強大的出版機構(gòu)之一—商務(wù)印書館來發(fā)行。

        二是在夏、馬二公的序之外,凌著加上了與作者有國語講習所 “師誼”的黎錦熙之序言(有趣的是商務(wù)為求出書之速,到二版時竟連原書目錄都忘了改動,仍是“自序”,而非“序三”)。黎氏序言頗“別出心裁”,用注音符號寫成,再由章壽棟譯成白話文,以一序兩版的面貌出現(xiàn)在書中。此外黎氏不像夏、馬二公說此書是“精審”、“明晰”、“足為文史之鑒” 云云,而是意味深長地指出自己不過是“大略地翻了一翻”,覺得“搜集材料很不少,足表示他讀書的勤快”,因此很贊同凌氏說此書不過是一部“讀書錄”的話。黎氏的保留當然是有原因的,稍后詳論。

        三是商務(wù)印書館為求銷路,將凌著從國語傳習所講義搖身一變?yōu)椤爸袑W用書”,因此新版封面加上了“中等學校用”字樣,《教育雜志》的廣告中亦說凌著“材料豐富得未曾有,為中等學校最切用之教本”。

        正是這些“變動”引發(fā)了胡適及其同人的注意,他們開始有所動作。

        一九二四年八月七日《晨報副刊》發(fā)表了章衣萍的長文—《糟糕的國語文學史》。此文對凌著展開了凌厲的攻擊。據(jù)章氏說,“一個整年多前”在胡適家中,“先生一手拿著紙煙,一手執(zhí)著筆作文”,笑嘻嘻地對著桌上的凌著說:“糟糕,商務(wù)印書館竟出版了這樣的書!”胡適的話讓章氏起了大好奇,過幾日在書攤買了凌著來讀,一讀之下章氏對凌著的意見甚多,覺得這真是一部“糟糕的國語文學史”:

        首先章氏覺得“楹聯(lián)”沒有資格入文學史,而凌氏竟把“我是一片婆心把個孩兒送汝,你做百般好事留些陰騭與他”這樣的“育嬰堂聯(lián)”也寫入其中。在章氏看來:“把孩兒丟在育嬰堂里是不是一片婆心?試問是不是受經(jīng)濟壓迫或者是舊禮教壓迫(如私生子),才把孩兒丟在育嬰堂里?凌先生,你老如是相信陰騭的,我勸你趕快把這本國語文學史的版毀掉,省的貽誤人家子弟,流毒無窮!”

        其次章氏嘲諷凌氏把前文提及的自家白話詩也寫入文學史,譏諷道:“中國近代就是無詩人可入文學史,也何至于勞及凌先生!”

        最后也是最嚴重的指責,在章氏讀來,凌著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暗暗抄襲胡(適)著《國語文學小史》(按即胡適在國語講習所的講義)的,大體上還說得過去,一部分是凌先生自己做的,像漢以前的文學,宋以后的文學幾章內(nèi),引證的錯誤,詩詞句讀的荒謬,論斷的離奇,真可令人大笑三日?!?/p>

        章文一出,八月十二日《晨報副刊》就有署“直陳”的文章回應(yīng)章氏的意見說:“衣萍君所指出來的‘育嬰妙聯(lián)’,衣萍君說是‘糟糕’,說是凌君‘相信陰騭’,還不知道這是鄉(xiāng)下人掛在送子娘娘面前通俗的對聯(lián)呢?妙呵,妙呵,簡直是‘糟糕’?!?/p>

        之后,各種對凌著的批評意見層出不窮:一九二五年有署名“長弓”的在《現(xiàn)代評論》上發(fā)文說:“當國語文學史—凌獨見底—產(chǎn)生以后,雖說有許多批評者指責牠,我總是想我們不當它是國語文學史,當它是國語文學讀本去看;因為那里邊引的詩詞是很多的。我們看了至少要知道某朝代某作家的作品怎么樣”,但是“前天沒事,將它拿出來隨便一翻,卻給我了一個大問題”。這無疑是說凌著非但不能做“文學史”讀,連作為“國語文學讀本”的資格都沒有。

        到一九二九年章氏將《糟糕的國語文學史》一文又收在了他的自選文集《古廟集》里,由北新書局出版。同年譚正璧在《中國文學進化史》中說:“凌獨見的《新著國語文學史》,差誤百出!” 一九三二年,胡云翼在他的《新著中國文學史》自序中說:“這些著者對于中國文學多未深刻研究,編著時又多以草率成之,卒至謬誤百出,如凌獨見、周群玉之著,其錯誤可笑之處真觸目皆是,文學史書墮落至此,實堪浩嘆!”這本書又是北新書局出版的。

        這些批評意見大致可證明凌著的水準確不甚高,甚至有剿襲之嫌,難怪黎錦熙對此書并不大加頌揚。但除了對凌著的質(zhì)量有所判斷之外,對我們而言,凌著和凌氏其人背后所反映的新文化運動曲折反復的各種面相可能才是更重要的話題。綜合前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凌氏無論從其家庭出身,還是教育程度,甚至是形容樣貌都屬于“民初那些介于上層讀書人和不識字者之間,但又想上升到精英層次的邊緣知識分子”,因此新文化最符合他“社會上升”的需要,他也早早地接觸并熟習了他所能獲得的“新文化”。但這里的重點在于以往多認為啟蒙本身就具有強大的魅力,似乎德先生、賽先生、穆姑娘等一出現(xiàn),就會俘獲人心,讓人自動地去閱讀和接受新文化。其實對于邊緣知識青年來說,這些概念和其背后的知識與思想固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他們,但更大的吸引力來自新文化和新思想在其人生中“形形色色的使用”,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重新梳理“非孝”之爭背后的凌獨見們和施存統(tǒng)們。對于他們來說,比理念之爭更重要的或是吸引新文化大家的注意,獲取社會的關(guān)注,積累自身的聲名。而從結(jié)果看,這批從浙東僻壤走出的青年—施存統(tǒng)、凌獨見、曹聚仁等都獲得了“出其位”的成功,遠離了他們原來被規(guī)定的回山區(qū)家鄉(xiāng)擔任窮教書匠之路,從“五四”開始擁有了走向全國舞臺的可能性。而之后凌氏的生命軌跡正是從屬于這一邏輯的,即不斷通過新文化運動拓展出來的各種時勢來爭取其赫赫之名與顯著聲光。在這一過程中上下之互動呼應(yīng)異常明顯。在上,北洋政府教育部往往出乎推動者意料地頒布讓新文化運動大發(fā)展的部令章程。一九一九年底蔡元培不過是聽說“教育部決定中學國文兼采白話文”,就覺得“將來白話文的發(fā)達很有希望了”。到民國九年(一九二○)教育部竟就頒布小學教材改語體文通令和公布《國音字典》。無怪乎黎錦熙會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政府竟重演了秦皇、漢武的故事”,是“四千年來歷史上一個大轉(zhuǎn)折的關(guān)鍵”。在下,知識青年則持續(xù)利用政府強力推行“新文化”的契機來改善其社會地位。正是從一九二○年起凌氏以“善白話”謀成了事,以“國語”、“國音”聞名省內(nèi),進而獲得機會編寫國語文學史講義。又正逢商務(wù)、中華等巨鱷都欲抓住“國語”、“國音”之大商機趕著大量出書,凌著遂能應(yīng)運而生。

        不過時代的多變與善變給了凌獨見這樣的邊緣知識分子相當多的機會,但也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困惑。在商務(wù)印書館出版著作既是凌氏一生輝煌的頂峰,但又因新文化大家的封殺而成為其再次轉(zhuǎn)向寂寂無名的起點。一九二八年九月常熟的一個士紳因黎錦熙為胡適《國語文學史》寫的代序而對凌著發(fā)生了興趣,但卻遍尋無著。而此時的凌獨見或正在《申報》館中奮筆疾書,撰寫評論,繼續(xù)著其已不大為人所注意的文字生涯。此后他又曾在浙江國民黨省黨部和省政府里任過職,后來回到家鄉(xiāng)江山辦了“獨見書店”,成為“安分守己的書店老板”(曹聚仁語)??箲?zhàn)期間,“非孝”之爭中施存統(tǒng)的死黨曹聚仁在江山偶遇凌獨見,二人既談往事,也談起了早年入共產(chǎn)黨,又脫離組織,已改名“復亮”,如今在金華鄉(xiāng)間做閑人的施存統(tǒng)。談及前塵往事,當年的對手相視而笑,這笑中正包含著兩個五四青年對走過之路的無限感慨,也頗讓今人費一些思量。

        猜你喜歡
        章氏新青年新文化
        建構(gòu)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新文化購買PDAL40%股權(quán)
        綜藝報(2017年1期)2017-02-17 16:22:31
        《家》中的兩種文化沖突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13:20
        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1:53:05
        新文化等級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成就與挑戰(zhàn)以及韓國在未來國際合作中的角色
        《新青年》(珍情)讀者意見調(diào)查表
        新青年(2016年11期)2016-11-29 18:02:46
        朱希祖日記中的章太炎
        書屋(2016年3期)2016-03-29 11:16:53
        章太炎手跡民國就有身價
        中國收藏(2016年1期)2016-01-16 16:40:48
        錢玄同與劉半農(nóng)炒作《新青年》
        晚報文萃(2015年10期)2015-12-15 07:47:55
        吳昌碩:一生書畫只為相思
        百家講壇(2014年11期)2014-09-22 10:02:31
        蜜桃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扒开非洲女人大荫蒂视频|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丝袜美腿诱惑区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熟妇另类中文|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色吧|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а√中文在线资源库|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少妇人妻大乳在线视频不卡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合集|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 成 人 网 站 在线 看 免费|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欧美日一本|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女人的天堂av| 中国一级黄色片久久久|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a在线播放| av网页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18| 日本添下边视频全过程| 欧洲女人性开放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