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權(quán)峰
宋代飲茶,較之唐代,其流傳更廣,普及程度更深,在制茶品飲方面更為講究。在宋代,隨著貢茶制度的形成,團餅茶的制作更加精細(xì),飾面出現(xiàn)龍鳳花紋,這就是所謂的龍團鳳餅。據(jù)《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太平興國初,特制龍鳳模,遣使北苑造團茶,以別庶飲,龍鳳茶蓋始于此。”北苑為設(shè)在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甌)的貢茶園。自宋代開始隨著氣候的變化,茶業(yè)重心逐漸南移,福建、嶺南茶業(yè)相繼興起。
北宋書法大家、被尊稱為“宋四家”的蘇、黃、米、蔡之一的蔡襄,在任福建轉(zhuǎn)運使時,將前任丁謂“貢茶邀官”的大龍團改制為小龍團,他在《北苑造茶》詩自序中說:“是年,改而造上品龍茶,二十八片僅得一斤,無上精妙,以甚合帝意,乃每年奉獻焉?!边@種無上精妙的小龍團茶,非常珍貴,歐陽修在《歸田錄》說:“茶之品無有貴于龍鳳者,小龍團茶,凡二十餅重一斤,值黃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p>
隨著宋代茶葉生產(chǎn)區(qū)域的擴大,制茶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茶葉新品的不斷涌現(xiàn),先是在上層社會,后來普及到民間的斗茶,應(yīng)運而生。范仲淹的《斗茶歌》中的詩句:“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薄包S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心翠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痹娢囊婚_始說的建溪茶,產(chǎn)于建安即今福建建甌縣鳳凰山北苑御茶園,因山臨建溪口,因名建溪茶,亦名壑源茶。建安,又名北苑,本是五代唐朝的一座宮苑,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監(jiān)制建安茶葉,以供皇帝和貴族享用。由宋入元的趙孟頫的繪畫《斗茶圖》等,都描繪了宋代斗茶的情景。所謂斗茶,按現(xiàn)在的說法是評比茶葉的品質(zhì)、水質(zhì)、沖泡技藝的高下。一般是幾位好友各自拿出所藏好茶,沖泡后輪流品嘗,定出名次勝負(fù)。斗茶的標(biāo)準(zhǔn),一是斗色,茶湯色白為佳;二是斗水痕,茶盞上面水痕少者為勝。所以宋代人崇尚使用黑瓷茶具,正如史書記載:“茶色白,入黑盞,水痕易驗,兔毫盞之所以貴也?!?/p>
宋徽宗,是在宋代茶文化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此人優(yōu)秀的藝術(shù)才華幾乎無人超越。他在大觀元年親自編著了一篇茶論,后世稱其為《大觀茶論》,他在該書自序中,對宋代茶業(yè)的成就頗為自豪:“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薄洞笥^茶論》的內(nèi)容相當(dāng)廣泛,它涉及到茶的產(chǎn)地、采制、茶具、水質(zhì)、沖泡、品質(zhì)鑒別、貯藏、名品等。這部著作到現(xiàn)在仍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宋徽宗不但在茶學(xué)理論上有所建樹,而且在茶藝實踐上也有心得,他經(jīng)常召集群臣舉行茶宴,并親自“注湯擊拂”,作為對臣屬的賞賜。歷史上愛茶的皇帝不止宋徽宗一人,但是以一國之尊親自寫茶書、親自泡茶招待臣屬的卻只有宋徽宗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