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初中階段是人生不斷形成正確思想,培養(yǎng)良好道德,完善健康人格的重要時期。而政治教學又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課堂。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冷漠甚至厭學現(xiàn)象。為此,本文就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和改善問題進行探討。
一、現(xiàn)狀分析
我在所在中學做過一個調(diào)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人數(shù)200名,在被調(diào)查者中僅有10人認為是思想政治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約占總體調(diào)查者的5%。而在對思想政治課是否喜歡的調(diào)查中,有160人對思想政治課的喜歡程度是一般及其以上,其中有32名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思想政治課,約占總調(diào)查人數(shù)的15.8%。被問及如果沒有高考、會考是否還愿意學習思想政治課時,有102位學生表示仍舊愿意學習該門課程,與此同時還有98位學生表示不愿意學習思想政治課。
從上面幾個問題得出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熱情不是很高,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迫不得已才學習思想政治課。思想政治教學實踐的實效性不強,未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
二、原因分析
有7.6%的被調(diào)查者認為,一些學生對思想政治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社會及家長不重視,18.7%的學生認為該科理論性太強,枯燥無趣,與此同時約60%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實用性不強,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不大,此外,還有7.9%的學生認為老師水平不高,課堂氣氛沉悶,也是他們對該科不感興趣的原因,最后還有5.8%的學生認為是其他原因。調(diào)查的結果表明,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因素很多,既有一些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又有課堂教學本身的原因。
1.思想政治課自身的課程特點
有37%學生認為概念很抽象,26%認為原理很深奧,加之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的規(guī)定偏高,教學任務偏多。以初中為例,根據(jù)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教學計劃的要求,初中三個年級思想政治課共200課時,每周平均只有2課時,而教學大綱規(guī)定這門課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從大的方面說共70多個,且基本上屬于“幫助學生樹立維護憲法權威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和依法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等這樣高層次的要求,試想在200個學時里要完成這么多、這么高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能否承受得了?結果只能是教學內(nèi)容學一遍,目標、要求未兌現(xiàn),品德、情感的培養(yǎng)無從談起,為應付考試而學習。
2.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興趣
我國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姡d趣在求知中的重要性。如果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感興趣,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認真思考,一堂思想政治課也可以變得氣氛活躍,聽課效果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然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參與課堂上老師提問不是很積極,課堂氣氛不活躍。調(diào)查的結果說明了問題的原因。調(diào)查表明,僅有5%的學生表示會主動舉手回答,多達62%的學生表示只有等老師點名讓自己回答才回答,還有16%的人表示只會聽其他同學回答,更有17%的被調(diào)查者坦言不希望老師叫自己回答。在課堂上僅有老師在上面唱獨角戲,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學生一味被動地記筆記,抄課件,缺乏獨立思考,沒有養(yǎng)成正確地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習慣。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時處于被動地位,不善于主動思考。其實,思想政治課并不需要死記硬背,只要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記住幾個關鍵詞,在答題時便可信手拈來。然而在做問卷過程中,有82%的學生表示,對思想政治課的知識體系并不清楚。
3.思想政治課教師水平有待提高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對思想政治課感興趣的學生中,很大部分是被老師的個人魅力所吸引。而與此相對的是有的老師就是在上面念書本,也與學生缺乏互動,政治課堂教學仍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重視現(xiàn)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生成性資源缺乏捕捉意識,甚至出現(xiàn)了活動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化答案因不符合教師的預設而被粗暴打斷的現(xiàn)象。大量“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樣毫無思維空間的提問充滿課堂,使師生對話庸俗化。一整堂課下來,使原本就有些枯燥、乏味的政治課更加死氣沉沉,使學生對該科不感興趣。
4.外界環(huán)境方面的原因
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面臨著很大的尷尬,一方面,它既受到了學術界和政治界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方面,它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輕視。在家庭方面,不重視對孩子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或無時間去關注孩子在這方面受教育的情況;學校在高考的指揮棒的影響下,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會忽視學生在思想觀念上存在的問題;在社會中,很多部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往往只是形式主義,缺乏內(nèi)容和成效,實際效果不甚明顯。
三、對策與建議
1.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思想政治課教師要貫徹一切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規(guī),更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應結合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因課制宜,不能一刀切。所謂的上好一堂政治課并不是在講臺上,嘰里咕嚕一番,把教學任務完成就好。而是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將學生的積極性、求知欲都調(diào)動起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全班學生記住該科的重點,在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F(xiàn)代教師既要學有專長,又要廣泛涉獵;既要專精,又要博覽。
2.改善與學生的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作為教師,應主動走近、走入學生生活,主動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營造出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對改善思想政治課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學習該科的積極性都是很有幫助的。
3.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F(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其特有的優(yōu)勢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通過視頻、圖片等的加入,使所學知識生動、真實,更具有說服力,學生也更感興趣。同時結合實際案例,結合實事新聞將進行教學,尤其是在政治常識的教學中,以當下時事政治為引子,進行授課。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內(nèi)容能夠有更深的理解,更有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刹捎棉q論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小品、演講等多種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各項智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4.倡導教育科研,探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道路
隨著中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fā)展,要求中學教師必須成為教育科研的帶頭人。為此,中學教師必須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素養(yǎng),使自己逐步成為科研型教師。(1)中學教師教育科研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漸進過程。這就要求中學教師要努力學習,一方面要注重自身思想素質(zhì)、能力素質(zhì)和理論素質(zhì)的提高。(2)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養(yǎng),必須投身到教育科研的實踐中去,善于總結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增強教育科研實踐的有效性。
5.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受教育者個體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受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而環(huán)境又是多層面、多角度的。(1)應該加強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建設與優(yōu)化。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陣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因此,我們絕不能忽視對孩子思想品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我們理應從小培養(yǎng)其自強、自立、艱苦奮斗的作風。(2)加強學校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與建設。道德作為青少年學校生活的一部分,始終貫穿于學校一切教育、教學、管理等工作中。(3)加強對社會教育環(huán)境的建設。社會也是教育環(huán)境三維坐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4)重視實踐、體驗和社會生活在德育中的作用,要重視青少年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有自我選擇、自我判斷、自我塑造的機會。
中學教育實踐為中學生成長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前景,只要我們用心,有足夠的恒心和耐心,就能不斷開創(chuàng)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1]張建國.中學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
[2]王苗苗.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探究[D].蘇州大學,2012.
[3]王慶軍.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8.
[4]歐云.淺談思想政治學科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學知報,2011(0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