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杰
家訪,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耐心傾聽家長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家長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我們一行人來到巖嶺村,第一個采訪對象是學生郝××。郝××的媽媽對我說,兒子在上個星期五放假回來,給她買了一大瓶飲料,回到家就叫我喝飲料,天這么熱,但是兒子在回家的路上始終沒有打開喝一口。說完這位母親在眾人面前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知道,這是學校近期開展的感恩教育取得的成果,我很欣慰,因為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關愛。
唐××的爸爸告訴我,就他倆父子在家,家里面沒個女人,所以兒子缺乏母愛,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就是棍棒侍候,平時在家里面做完作業(yè)就是抱著電視看,也不到處亂跑,喊他做家務,他就動一下。這也難怪,這個學生在學校喜歡打架罵人,看來是缺乏母愛,缺乏更多關愛,他把父親對他的責打,放到了別人身上。了解到了“病源”,就應該對癥下藥,回到學校后,我找他談了談,說到最后,唐××竟然哭了,我很高興,因為學生知道了自己的錯誤,我也很傷心,因為我們身邊還有多少這樣的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關愛。
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姐姐讀書,和奶奶相依為命,家庭非常困難。記得上次野炊,她連一個菜都沒法帶,學生說她吝嗇,文靜膽小的她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這次家訪,她的奶奶說到孩子時,已是淚流滿面,我告訴她孩子在學校,老師和領導還有同學都會幫助她的,在生活上有補助,在學習上有老師,有什么困難隨時告訴我們,奶奶聽后感動地連連點頭,一個勁說著“謝謝”,此時的“謝謝”不再是普通的感謝之意,而是匯集了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認可。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jié)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這樣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成功。還有很多感人的事例,還有很多讓人深思的問題。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我深深感受到:做個好老師不容易,做個好家長更不容易。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