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薇
新課改所追求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化學學習得到發(fā)展.有效教學是建立在學生發(fā)展基礎上的,但反觀高中課堂教學改革,有些教師依然在形式上翻新花樣,而沒有將精力真正地放到追求學生發(fā)展上.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倡簡約課堂,剔除不必要的形式,通過簡約的目標、簡約的過程、簡約的語言設計等,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促進學生構建知識,提升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教學目標簡約,不籠統(tǒng)
高中學生經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出簡約的教學目標,而不要讓教學目標太籠統(tǒng),否則學生整堂課下來,可能對于到底掌握了什么知識,還一無所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構建簡約課堂,教師要做到教學目標簡約,不籠統(tǒng).
例如,在講“元素周期表”時,學生會寫1~20號元素的符號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是基礎,在此基礎上能理解元素周期表的“行”和“列”的編排原則即可,而對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特點、結構美等,則可滲透到學習活動中.如此,突出了需要了解、掌握等目標,能夠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
二、教學情境簡約,不花哨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有些教師由教學的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以前整個課堂一片沉寂,枯燥乏味,現(xiàn)在整個課堂五花八門,一片混亂,這無疑曲解了新課改的理念.構建高中化學簡約課堂,應力求教學情境簡約,不花哨.教師應時刻銘記,不管創(chuàng)設怎樣的教學情境,都是為教學服務的,應該注重其實效性,不能讓整個課堂華而不實.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因多媒體的使用泛濫,有的教師不管講什么內容,都采用多媒體,或聲音或圖像展示,整個課堂熱鬧非凡,但是對于教學卻毫無益處,這是不可取的.
例如,在講“物質的分類”時,對分類學生并不陌生,教師可直接以班級學生為對象,引導學生從男女、興趣等方面進行簡單分類,以此引出化學物質的分類,然后由教師提供一些化學物質,引導學生先自主分類,根據學生的分類而引導其說出分類標準,由此引入到交叉分類的探究活動中.
三、教學設計簡約,不冗繁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設計冗繁是大忌.過于冗繁的教學設計,不僅于教師的教學無益,對于學生來說,要跟上教師的思路進行知識的學習,無疑難度更大.因而在高中化學的簡約課堂構建中,教師要注意教學設計的簡約,杜絕冗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服務于課堂教學.具體來說,就是整個教學過程確保簡單清楚,教師講起來簡單,學生學起來也簡單.如此,才算是真正通過構建簡約課堂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共價鍵”時,以共價鍵的定義為基礎拓展到成鍵粒子和成鍵性質,然后對其形成條件進行探究,在分析其“存在”的基礎上,探究電子式表示方法,最后對極性展開分析.整個過程圍繞共價鍵展開,整個過程簡潔明了,便于學生掌握主要知識點.
四、教學用具簡約,不錯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學輔助手段越來越豐富,教學輔助工具越來越多.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簡約原則,避免錯亂,否則影響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引導學生實驗探究,如果用板書來寫現(xiàn)象和結論較為費時,教師可在課前制作課件,課堂中先引導學生探究,然后用課件展示,節(jié)約時間,也比較直觀,還可增加課堂容量.當然,在應用多媒體時,課件不宜太多,要結合主要教學內容,否則就容易錯亂而無法突出重點.
五、合作講究高效,不盲從
合作探究已成為高效的教學模式之一,因而構建高中化學簡約課堂,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也是不可少的.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合作探究講究高效,切不可流于形式,盲目跟從.合作探究固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整個過程教師的監(jiān)管也是不可忽視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如果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不注意監(jiān)管的話,很可能讓合作探究學習變成了與教學無關的自由大討論,其結果可想而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促使學生合作交流,互動總結,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
六、教學語言簡明,不啰嗦
對于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語言,一直以來并沒有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實際上,要構建高中化學簡約課堂,教學語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許多教師都有一些口頭禪,甚至在課堂教學中,習慣于做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重復,這除了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外,實在毫無用處.要構建高中化學簡約課堂,教師應注重自身教學語言的簡明性,盡量不要重復啰嗦,要全面掌握教材,做好備課工作,教學中圍繞主要知識點,以簡練的語言引導學生交流,以凝練的語言來總結,以生動的語言來過渡,以贊美的語言來評價,讓化學課堂更加有活力.
總之,簡約才會更加有效.在構建高中化學簡約課堂過程中,無論是目標還是設計、板書或語言,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發(fā)展這一主題進行.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正確把握新課程標準,通過對教學設計和過程的優(yōu)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讓化學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