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顯雄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開設是培養(yǎng)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對初中生的價值取向,人格完善起了促進作用。然而傳統(tǒng)模式下的思想品德教學,多數(shù)采用強迫的記憶方式。為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應試能力,許多思品老師把教學方法概括為:“勾 圈 點”。言下之意就是找得到重點識記內容,能得到高分就好。這樣就使得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識停留在一個抽象,難以理解的狀態(tài)。而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而且必須聯(lián)系時時變動的具體實際。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老師必須從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努力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有所思,學有所指,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怎樣實現(xiàn)學生全面均衡發(fā)展,而成為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要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怎樣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課,提出以下幾點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課堂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
1 .要有活躍的課堂氣氛,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家康姆斯和斯耐格對如何促進學生提出了三條建議:一是“給學生必須提供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 . 讓學生在愉快和諧氛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老師駕馭課堂的一種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要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是一個妙的引入,也可以是一段師生精彩有趣的對話,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以是全體學生知曉的名人名言,可以是一個風趣幽默的動作,也可以是一個看似平常的手勢或教師的一個
眼神,還可以是一次真誠的表揚和中肯的批評,甚至是會心的微笑也可以。比如,上課時學生們不做課前準備,有學生說話,你不妨給他一個警示的眼神或會心的微笑,這樣既可以使其明白自己已違反課堂紀律,又可以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寬容之心,還可以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教學不會間斷,整個課堂教學充滿和諧。如果此時,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對他批評一頓,會讓學生覺得丟了面子,覺得老師不通情達理,從而對老師心生厭惡之情。 因此,師生關系可能僵化,整個課堂氣氛會因你而緊張,這樣既可能影響了課堂教學秩序,又達不到教學效果。俗話說:“一等教師用眼神教育學生,二等教師用嘴教育學生,三等教師用手段教育學生?!庇纱丝梢娬n堂上與學生眼神的交流是師生心與心的交流,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有效手段,是教育學生的最高境界。這樣就從學生內心深處喚起對老師的敬畏,對良好秩序的課堂的自覺維護,更喚起他在課堂上追求真知,向往崇高,探索知識的熱情。師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究,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2 .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多樣化。在教學中老師要針對學生的好說,好動,好參與的特點,做到講解與討論的結合,做到課本知識與社會熱點的結合,積累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要符合學生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因為讓學生參與不同形式的活動,如個案分析,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辯論等形式,引起他們的學習愛好,感知 體驗 領會 探究學習內容,探究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活動來明白一些道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以最大的熱情和濃厚的求知欲完成學習任務。
3 .在思想品德課程引入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教學方式的變革,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于形成生動有趣的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更有利于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在多媒體 電子白板 幻燈片的課堂上容易抓住學生的眼,更容易抓住學生的心。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控制學生,讓學生在音像變換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把握時代脈搏
從些年來的中考試題來看,有關時事政治,社會實踐內容占較大的比例,而很多主觀試題都有關時政,時事為背景,這些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試卷命題已完全改變了以往的只注重書本知識的覆蓋率的做法,而是從實際問題出發(fā),尋找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運用所數(shù)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重書本知識與國內外的熱點相結合,這就要求學生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運用課本所學的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是長青的。思想品德課在教學內容上不能脫離時代,也不滯后于時代。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思維特別的活躍,興趣非常地廣泛,對國內外諸多的“熱點”問題喜歡去了解,更喜歡評論。這時教師應了解學生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再把這些問題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這樣思想品德課能夠更加吸引學生,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三、充分地利用教材插圖和人物閱讀材料
教材中配有插圖是現(xiàn)用思想品德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教師不應視之可有可無,應十分重視,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做到認真鉆研教材。注意插圖和教材內容的關系,挖掘教材,把插圖內容的意思講清楚,以達到理解觀點,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注意插圖的使用方式,特別是要注意交換方式,避免單調乏味。插圖的位置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一般反應教材重難點的插圖應在課中使用,印證教材理論觀點的插圖,一般在課后使用。富有吸引里的插圖,最好在導入新課時使用。充分利用插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另外,教材中還有與本課內容相關的閱讀理解材料也應引起師生的共同關注。這些內容多以介紹歷史人物或當下優(yōu)秀人物,又大多數(shù)是青少年中各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優(yōu)秀少年的先進事跡介紹。教學中應緊扣這些內容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在生活中向榜樣學習,形成自己的優(yōu)良品格,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重視學習方法指導,知識傳授和情感并重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和認識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地,能動地參與,凝聚與知識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轉化為個體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學法指導入手,強調是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獲得結果。學法指導要分層次。首先是課前預習,通過預習提綱的引導,讓學生學會逐字逐句的閱讀,理解其中的關鍵詞句,歸納其重點內容。前置學習過程是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不走過場。其次是指導學生學會整理課堂筆記,能比較,歸納形成知識體系。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這個過程要求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再次應該讓學生學會獨立獲取知識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與原有知識結構結合,主動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對重點知識,重點觀點,重點考點分類識記,這樣才能在考試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教授 學生基本的生活常識,法律規(guī)范,國情國策等知識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價值觀念和為人處事之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傳授新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真正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語功能,引導學生塑造自信,自強,堅毅,成熟的人生。
總之,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教材特點才能讓學生得到全面的健全的發(fā)展,為我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