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香
傾聽,是人與人進行口語交際、溝通交流的必備能力,是個人獲取信息、掌握知識、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徑。《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要求:“學會傾聽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毕旅婀P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幾種策略。
一、明確傾聽目的
現(xiàn)在的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由于家人的嬌寵,“只張口,不長耳”,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做,因此往往缺乏傾聽的意識和習慣。教師應該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天性,通過講故事,促進他們對傾聽重要性的認識。比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認真傾聽,捕捉到楚王語言上的漏洞,做出機智縝密的回答,最后讓傲慢的楚王不敢不尊重他,從而為齊國贏得了尊嚴?!稐钍现印分芯艢q的楊氏子能對答如流,也是因為他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除了課文,還應引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影視生活中搜集相關事例與同學分享。對熟悉或崇拜的名人,學生的興趣濃厚。而最能觸動學生的則是身邊的事例。班上成績優(yōu)異令人羨慕的同學,一定都有認真傾聽的習慣,讓他們介紹傾聽經(jīng)驗,很能促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共鳴。諸多生動的事例,讓學生逐漸懂得:學會傾聽,才能明白語言的含義,獲取正確的信息。領會說者的意圖,既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也能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更好地與人合作,共同進步。
二、訓練傾聽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煴仨氃谡n堂上留一定時間進行“聽”的專項訓練。
1.聽“話”訓練。小孩子生性好動,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很難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課上一半,許多學生就開始騷動,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喜歡游戲的特點,以組為單位組織開展傳話游戲活動,即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從教師那兒得到一句話,傳給第二個同學聽,然后逐個傳話,最后一個同學反饋給教師,傳遞無誤的勝出。這樣既調節(jié)了學生的精緒,更讓他們意識到專心傾聽和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2.聽“寫”訓練。每個年級的語文課都可以安排聽寫的練習,如低年級的聽寫字詞,中年級的聽寫詞句,高年級的聽寫句群、聽寫主要內容等。通過不同方式的聽寫,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逐步提高學生傾聽的能力。
3.聽“讀”訓練。教師準備一些故事,課上適時給學生講述,讓他們聽后復述故事內容,表達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疑問等。高年級還可練習聽讀后完成相關的習題,即不出示閱讀題短文內容,而是以教師或一名學生讀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學生必須認真傾聽才能完成習題。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專注度,鍛煉思維能力,提高表達技能。
三、傳授傾聽技巧
“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它是一門藝術。不僅僅要用耳朵來聽說話者的言辭,還需要一個人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談話過程中表達的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去詮釋這個道理。
1. 教師示范。教師在課堂上有意無意的示范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即使對課文內容已熟記于心,也應拿著課本隨學生的朗讀專注地看著。比如教學第七冊《巨人的花園》一課,課文的第一段描寫花園,學生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讀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不一樣的美麗,讀出了喜悅的心情。教師邊聽朗讀邊看課文,不時地點頭,將會意、贊賞的微笑流露于臉上。課文寫巨人叫孩子們滾出花園,學生讀得很溫和,一點也感受不到巨人生氣的樣子,教師的眉頭微蹙……教師的動作、表情無聲地告訴學生,聽課不僅僅要用耳朵,更應該用身心去傾聽。
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親切地看著他,為他的精彩回答頷首;當學生的發(fā)言卡殼時,投以鼓勵的目光;當他的回答不盡如人意時,理解地寬慰他,適時進行點撥。筆者在執(zhí)教《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講到“孩子們,我們如約捧著鮮花來到機場,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怎樣?如果你就是雷利,你會怎么想,會怎么說?”一名學生哀傷地說:“爸爸,你不是說要親手為我戴上藍盔嗎?”筆者肯定地點點頭:“是呀,那曾經(jīng)信誓旦旦送他藍盔的爸爸就這樣走了,他再也不能親手為兒子戴上藍盔了。”有一個學生站起來想說卻已泣不成聲,筆者沒有催促,而是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輕聲說:“父親的突然離去,孩子是多么悲痛呀!”筆者這些言語、動作激發(fā)著大家的傾訴欲望?!翱蓯旱膽?zhàn)爭,為什么要奪走我父親的生命?”又一位學生站起來,懷著失去父親的悲傷,還有對戰(zhàn)爭的痛恨大聲地喊道……學生從教師的言行中感受到傾聽的力量,明白傾聽時還應該學會包容、理解和尊重。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時,教師參與其中,當忠實的聽眾,只是偶爾提醒發(fā)言太大聲的同學不要干擾到其他小組,鼓勵膽小的同學大膽表達。等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再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心中的疑問。要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時,同樣應該注意傾聽,在聽中思考,才會有收獲,實現(xiàn)個人、小組雙贏。
2. 同學引領?!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苯處煈l(fā)現(xiàn)課堂上善于傾聽的同學,及時表揚,充分發(fā)揮榜樣引領的作用。學生發(fā)言后,有同學進行補充或提出疑問,教師及時加以贊賞:“只有認真傾聽,才能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這樣,既是對學生的肯定,亦鼓勵其他同學學他這樣——傾聽時動眼、動腦、動手。
四、養(yǎng)成傾聽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為習慣?!彼J為要養(yǎng)成某種好習慣,要隨時隨地加以注意,躬行實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忍不住插話,急著說他人講得不對,搶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在肯定其聽得認真的同時,也要告訴他們,等別人發(fā)言后再表達觀點,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要讓學生明白只有耐心地聽完別人的發(fā)言,才能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維,做出正確的判斷。課堂上,有的學生很難在一節(jié)課中完全處于認真傾聽的狀態(tài),教師要及時用眼神暗示做小動作的學生,或用輕柔的撫摸提醒處于游離狀態(tài)中的學生,或改變講課的聲調、頻率,調控分心的同學。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