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精
摘 要:學習動機的合理運用有利于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針對怎樣運用學習動機促進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作者分析了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在閱讀教學中作用的現(xiàn)狀,提出了閱讀教學中學習動機運用的策略和建議,希望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學習動機;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學習動機的運用策略
閱讀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部分中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英文閱讀獲取西方先進科技信息的能力,甚至能夠決定學生在所學專業(yè)領域未來的發(fā)展,因此一直備受關注。而“學習動機是動機的分類之一,它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 [1]。那么,如何讓學習動機有效地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值得教育者們深思。
1 學習動機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學習動機屬于動機的一種,在第二語言英語學習中, 表現(xiàn)為渴求學習并掌握英語的強烈愿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就學習動機分類而言,大致有兩種。一種是1972年Gardner和Lambert提出的融合型學習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學習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劃分[2]。前者是指學習者由于受到目的語言社會文化的吸引而希望成為該群體的一員所產生的學習目的語的動機。而后者是指學習者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以求得一份好工作或考試過關等。另一種是美國心理學家Brune劃分的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內部動機是為了從語言學習活動本身獲得愉快與滿足,而外部動機則將此作為途徑達到某一目標。“不同類型的動機, 對于學習會有不同的影響(Jack C .Richard , 1992)”[3]。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愛英語,有強烈內部動機的人更有可能深入到西方語言文化知識當中,對其將來的發(fā)展好處良多。而外部動機,如由于渴望引起老師的注意、喜歡老師幽默的教學方式,或是考試的壓力等一些因素引起的動機,其作用的程度是很強的,在短期內對語言學習十分有效。而融合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影響的不同在于它們是針對不同的目的,因此對學習對象所側重的英語學習方向有所不同。若是一位想出國的人,可能他(她)會側重西方文化的學習、口語表達和聽力,而一名想通過英語晉升職位的人則更愿意注重詞匯、閱讀和寫作等書面知識。在課堂上,成就型動機,即追求成就、希望獲得成就的動機,對大學生的學習也非常重要,教師幫助他們在學習任務中獲得成功能減少焦慮和挫敗感,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動力,維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上幾種學習動機對大學英語學習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大學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習動機作用的現(xiàn)狀
大學英語閱讀課堂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表現(xiàn)狀況不一,了解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學習動機能夠幫助教師改善教學方式方法,轉變對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指導方向,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效。
筆者針對大學英語閱讀課堂的學習動機在自己的大一教學實踐班級里做了初步調查,顯示,大一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較強,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外部學習動機和內部學習動機共同存在、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共同存在的現(xiàn)象。但工具型動機和外在動機普遍較普遍,而對于融合型動機和內部動機而言則較少。大學生在閱讀課堂的動機主要是如希望通過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通過考試、對于老師教學風格和人格的喜愛、對于閱讀材料背景的了解和興趣等等工具型或外部動機,而渴望通過閱讀掌握了解西方文化知識和信息或是希望提高自己閱讀能力而出國的動機較少。對于學生的內在動機,筆者跟孫詠梅和李晶(2012)的閱讀動機調查結果不一致,他們認為絕大多數(shù)調查對象具有較強的內在動機[4],而與管利英(2013)的調查結果比較吻合,認為學生的工具型動機呈加強的發(fā)展趨勢,而融合型動機和成就型動機則呈弱化的發(fā)展趨勢[5]。同時,管利英在調查中還指出,學生的成就型動機有所減弱。根據筆者自身的調查訪談,大學生的內在動機有待進一步加強。另外,調查結果也反映出大學生在平時閱讀學習中的努力程度較低,時間花費較少。因此,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培養(yǎng)大學生的內部動機,注重加強他們的成就型動機,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3 學習動機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利用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兩點建議。
3.1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加深文化知識的導入,強化內部動機
由于每個星期英語課時間十分有限,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為節(jié)約時間,縮短了課前導入的時間,甚至不做導入,造成了對西方文化知識的導入部分不夠充分的現(xiàn)象。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不但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減弱他們閱讀的內部動機,而且背景文化知識的缺少還會削弱他們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是得不償失的。以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上外版)第二版第二冊第一課Learning,Chinese style為例,這是一篇關于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及給我們啟發(fā)的文章,在講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短片和問題導入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自己所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異,激發(fā)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內在動機和愿望,對深入理解課文有所幫助。
3.2 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全程中合理選擇任務,加強成就型動機
在短暫的時間里,要完成沉重的閱讀教學任務并且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非常困難的。加之大班教學使得課堂中教師難以顧及每位學生的表現(xiàn),難以實施監(jiān)控。如果題的難度過深,經常失敗,會削弱他們的成就型動機,一些學生往往由于感到學習困難而在課堂上無所事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所帶班級的英語水平和平時談話中了解的學生學習動機的傾向,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他們的任務類型和題目,讓其在可理解性輸入的基礎上得到更多英語閱讀的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其英語閱讀的興趣,加強閱讀理解能力,有效完成閱讀任務。
4 結語
學習動機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頗為重要,本文中,作者針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學習動機作用的現(xiàn)狀提出了學習動機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有利于促進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和大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而關于怎樣把學習動機和閱讀教學有效結合是值得教育學者們進一步探討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潘淑. 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5 - 92.
[2] Gardner, R.C. &Lambert, W.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72.
[3] 王篤勤.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外語界. 2002,(5).
[4] 孫詠梅,李晶. 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動機模式及教學策略研究.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2 年第2 期.
[5] 管利英. 學習動機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高等教育,2013(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