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政府到民間,人們都強烈地感受到了網絡輿論的沖擊。互聯網已成為百姓討論公共事務、表達意見、進行輿論監(jiān)督的一個重要的公共平臺。中國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網絡民意”在中國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政府在對待網絡民意觀念上也正在出現一種轉變:從防范到疏導,再到良性互動。
源起:讓網民成為發(fā)現線索的“電子眼”
2014年5月,為提升職務犯罪案件的辦案質效,洪澤縣人民檢察院對近三年辦理的案件情況進行比對分析,發(fā)現有87.2%的案件線索都為自行發(fā)現,群眾參與度不高已經成為制約工作發(fā)展的瓶頸性問題。與直接到檢察機關提供職務犯罪線索人數較少的情況相比,該縣門戶網站“大湖論壇”上網民尋求法律幫助的呼聲卻很高。對當地群眾在該論壇上反映涉法涉訴問題的發(fā)帖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每年增幅近30%。
能不能讓“大湖論壇”成為提供職務犯罪的“線索庫”?讓網民成為發(fā)現線索的“電子眼”呢?圍繞這一出發(fā)點,洪澤縣人民檢察院盯準這塊群眾反映訴求的網絡主陣地,決定建立網絡民意代表工作制度,面向全社會收集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增強檢察機關與群眾的聯系,讓更多的人民群眾了解和支持檢察工作,探索法律監(jiān)督和舉報職務犯罪工作的新方式。
發(fā)展:工作起步,制度先行
根據工作制度,洪澤縣人民檢察院決定由網民選舉出“有威望”的網友擔任民意代表,集中反映群眾訴求。
如何選?洪澤縣檢察院網絡民意代表通過網絡海選方式產生,兩年一改選,可以連續(xù)擔任。海選方式為:參選人員采取網絡報名,集中公示,由網民在洪澤縣門戶網站以及“大湖論壇”上選舉出“有威望”的網友擔任民意代表,集中反映群眾訴求。海選的組織工作由縣檢察院派出專人會同網站集中開展,評選過程和結果邀請縣公證處工作人員以及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全程監(jiān)督,最終人員名單在政府網、“大湖論壇”及時公布。
同時,網絡民意代表人員需為年滿18周歲的洪澤本地人士,具有一定政治素質和文字語言能力,熱愛祖國,熱心公益,關注民生,群眾威信高,有較強的參政議政意識,人員數在7~10名。經過近1個月的選舉投票,最終“大湖是我家”等十名網友成為該院聘請的網絡“民意代表”。
如何做?海選出的網絡“民意代表”既要在網民中宣傳憲法等法律法規(guī),又要及時、認真收集網民對檢察工作提出的各項意見建議,對具有共性和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通過檢察院在論壇上開設的“民聲通道”與“檢察為民服務中心”鏈接,直接與檢察機關實現“面對面”交流,反饋信息,提出意見和建議。每周進行一次匯總反饋,突發(fā)狀況需及時告知。
同時,還要對檢察院及工作人員履職情況進行監(jiān)督,定期聽取檢察院工作匯報,對檢察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配合檢察院外宣部門及時向網民反饋案件線索和意見建議處理情況,對暫時無法實現的意見和建議,要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征得群眾對檢察工作的理解。關注論壇中出現的涉法涉訴問題、可能存在的職務犯罪線索,以及網友對檢察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等,對網絡上出現的不當言論,及時進行反饋并做好宣傳解釋。
十名代表一上任,就給檢察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4年6月,“大湖是我家”向檢察院反映,其在論壇上發(fā)現有2名網友正在詢問辦理“加名”業(yè)務,即在簽訂好的拆遷安置協(xié)議上增加買方姓名,讓買方不用交易過戶就能直接辦理房產證?!耙呀浬У牟疬w協(xié)議怎么能隨便‘加名?”“大湖是我家”帶著疑問向檢察院咨詢。該院反貪局認為其中很可能存有職務犯罪線索,一邊通過網評員告知網友辦理“加名”業(yè)務是逃避國家稅收的違法行為,一邊以事立案,查處了犯罪嫌疑人顧某、吳某兩人濫用職權、受賄一案。
如何管?選好了網絡“民意代表”,規(guī)范了代表職責,檢察院還需對整項工作進行監(jiān)管。首先,檢察院至少每兩月主動與網絡民意代表進行一次面對面溝通,隨時改進工作。其次,檢察機關對網絡民意代表要進行必要的培訓,定期組織學習。每年對此項工作進行一次考評,對積極參與活動,工作態(tài)度認真負責,提出建議數量多、質量高、效果好的民意代表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
此外,在具體受理網絡“民意代表”收集的社情民意工作中,洪澤縣人民檢察院采取流程化的管理辦法,由宣傳部門、控申、案管部門具體負責征集、受理、反饋民意代表意見。
民意匯總:控申部門具體負責對民意代表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進行初步分析和分類匯總,并于收到意見、建議和相關案件信息的第二個工作日,采取表格和交辦單形式交由相關對應的分管科室,并拿出初步意見,同時抄送分管領導知曉。
分類報送:對意見建議類的信息,由涉及部門的分管領導拿出具體意見報主要領導審核,于三個工作日內交付宣傳部門。宣傳部門將于一個工作日內回復相應的民意代表。
解決問題:對案件線索類的信息,控申部門需第一時間交給案件管理部門,案管部門登記備案后以交辦單形式將信息交由反貪、反瀆、民行等業(yè)務部門,并做好相關保密工作。反貪、反瀆、民行等業(yè)務部門受理信息后,及時分析研判,找出有價值的線索,及時跟進,同時上報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按照保密原則,相關處理情況在定性后由宣傳部門統(tǒng)一采取保密通道,一對一回復當事人。未定性的案件信息或者一時無法具體回復的,宣傳部門也要在一周內及時回復原因。
過程監(jiān)控:所有網絡民意代表所反映的問題將實行“一把手”直接受理督辦機制,對處理不力、拖延、塞責或信息保密不力的將責成紀檢監(jiān)察部門嚴肅問責,嚴格按照規(guī)定處理。
完善:積極回應網民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問題
自2014年6月以來,檢察院通過網絡收集有價值職務犯罪線索8條,涵蓋漁政、征地補償、房屋拆遷等多個民生領域。據此立案偵查10件17人,大案率100%,立案人數較去年增加了近50%。除了職務犯罪線索明顯增加外,通過網絡“民意代表”化解涉檢網絡輿情1次,征得群眾合理化意見建議23條,涵蓋為民舉措、執(zhí)法辦案、工作作風等多個方面,而這都得歸功于該院聘請的網絡“民意代表”。
網絡“民意代表”初試身手帶來的良性反映讓該院加緊了制度完善的步伐。為保證代表反映的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該院定期邀請他們實地走訪了解檢察工作,對其所反映的問題實行“一把手”直接受理督辦機制,并指定檢務公開“網絡發(fā)言人”,發(fā)布檢察信息,加強與“民意代表”互動,將受理信息處理結果及時告知代表,做到集中受理、及時反饋、快速答復。
記者觀察:恐慌始于流言,止于公開。網絡“民意代表”集中反映群眾訴求,讓分散的民生訴求得到有序表達,成為檢察工作與基層群眾的“橋梁”,也是促進工作持續(xù)發(fā)展的“助推器”。我們有理由相信,借助于網絡的廣泛、迅速、聚合、難以預測等特點,“網絡民意”代表正助推各級政府提高自身執(zhí)政能力,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民意跟社會民意之間還有所差別,它只是社會民意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學會分析網絡民意是哪些人在表達,或者是說具有哪些社會特征,最后有沒有形成“主流民意”。也更需要我們去呼喚民眾的理性表達和有序參與,從而化解民怨,疏通和激活體制機制,讓社會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為人心活血化淤。
責任編輯:許 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