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思濤
說起單車(又稱自行車)你一定很熟悉,環(huán)保又健身.可你知道單車幾乎涵蓋了力、熱、聲、光、電等全部物理知識嗎?下面我們就用物理的眼光來認識一下單車.
首先把你的“寶馬”擺在院子里,認識一下各部件名稱.如圖1.看看它身上有哪些簡單機械,
現(xiàn)在開始出發(fā),騎車去上學(xué).假設(shè)你家門前有一條胡同.只能推著走.那么阻力越小越好推.我們來看看車上哪些裝置是可以減小摩擦力的.
車軸.車軸處都有滾珠,用滾動代替滑動來減小摩擦,加潤滑油可以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進一步減小車軸處的摩擦.
前輪.前輪是從動輪,由車軸推著,被動地轉(zhuǎn)圈,與地面是滾動摩擦.摩擦力方向向后,此摩擦力同車軸處的摩擦、風(fēng)阻等一起,與動力剛好平衡時,自行車就會勻速前進,
終于上了大路,你騎上單車,平穩(wěn)自如.再說說車上可以增大摩擦的地方吧,
后輪.后輪是主動輪,“觸地部分”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在蹬力作用下,它有相對于地面向后滑的趨勢.地面給它一個向前的推力——靜摩擦力,這個力是車身前進的直接動力,后輪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主要就是這個向前的靜摩擦力.可見并非所有的摩擦力都阻礙物體前進.如果后輪打滑(即“觸地部分”相對于地面不靜止,例如在濕滑的路面上,冰面上等),這個摩擦力小了.自行車就會失去動力而無法前進.需要說明的是,推著自行車或自行車自由滑行時,前、后輪都是從動輪,此時兩輪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向后的,都是阻力.
輪胎、車把、踏板,這些零部件都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以保持車的穩(wěn)度和良好的抓握.
剎車裝置,你騎著騎著.忽然發(fā)現(xiàn)前方路面有個下水井沒有蓋,來個緊急剎車.用力抓緊剎車柄,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車輪停止轉(zhuǎn)動,滾動摩擦變成了滑動摩擦,阻力增大,自行車很快停下,有驚無險!
此時,你的單車輪胎在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黑痕.原來剎車時車輪基本不轉(zhuǎn).輪胎克服地面的滑動摩擦力而做功.溫度升高焦化留下了黑痕.
輪胎上還有很多熱學(xué)知識.氣體是從氣門芯充入.氣門芯相當于單向閥,只進不出,保證輪胎氣密性,輪胎的容積、溫度是一定的,充人適量的氣體能夠保證足夠的氣壓,既減小輪胎與地面的阻力,又緩沖顛簸.夏天溫度高,輪胎內(nèi)的氣壓會增加,在陽光下容易爆胎.所以在夏季,單車要避免暴曬,輪胎也不能充氣過多.
你在騎單車時,并不是一直蹬,而是蹬蹬、停停,這里還有很多運動和壓強的知識,
停止蹬自行車.它仍然向前,是由于單車具有慣性,
車輪還可以用來測距離:先量出車輪的周長,記下單車運動時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就可以算出單車前進的距離,
車座、腳踏板做得扁平,螺母處加一個墊圈,都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
快到學(xué)校了,遇到的同學(xué)越來越多.你打鈴表示問候,車鈴發(fā)聲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應(yīng)用了聲學(xué)原理.有時車身上的螺絲松動也會振動發(fā)聲,根據(jù)聲音你能很快找出松動的螺絲.
終于到校了,我們騎單車學(xué)物理也將告一段落.其實,單車中的物理知識還有很多,同學(xué)們自己查一查資料.找一找吧.endprint
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