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泉
摘 要 云龍縣國土面積大,土地資源豐富,適宜各種作物栽種的面積廣,近年來,茶葉、麥地灣梨和蔬菜等經濟作物經濟效益比較高,市場前景廣闊,種植面積大幅度提高,隨之而來,農戶在農業(yè)生產中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也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帶來影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綠色有機食品,因此綠色防控技術在農業(yè)生產中應用迫在眉睫。
關鍵詞 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云南省云龍縣
中圖分類號:S43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21-0-02
1 云龍縣基本概況
云龍縣位于瀾滄江縱谷區(qū),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 400 km2??h城駐地諾鄧鎮(zhèn),轄11個鄉(xiāng)鎮(zhèn),86個村民委員會,全縣總人口20萬人,境內最高海拔3 663 m,最低海拔730 m,縣內平均氣溫16.6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189.7 h,霜期140 d,年降雨量878.9 mm,年蒸發(fā)量784 mm。全縣現(xiàn)有常耕地面積2.93萬hm2,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8萬hm2,茶葉0.2萬hm2,麥地灣梨0.23萬hm2,蔬菜0.17萬hm2,每年糧食、茶葉和麥地灣梨的面積與產量都在不斷增加。但仍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品質上也有待提高。為提高產品的質量安全、品質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從2008年開始對部分果蔬和茶葉種植區(qū)開展了綠色防控知識的宣傳和試驗示范,讓群眾充分認識到綠色防控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性,以后逐年推開,種植出優(yōu)質安全及消費者歡迎的果蔬和茶葉,達到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效果。
2 指導思想
綠色防控是各項植保技術措施的配套綜合使用,它的推廣應用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對農作物的危害,實現(xiàn)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減少環(huán)境污染,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優(yōu)點。近幾年在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樹立“共公植保、綠色植?!崩砟睿赞r業(yè)防治為基礎,大力推廣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產品農藥殘留,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3 綠色防控技術的實施情況
2008年重在宣傳和小面積示范。2009-2012年逐步建立綠色植保防控示范基地。見表1。2013年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中。主要對象為蔬菜、水果和茶葉。
4 采取的主要措施
4.1 組織保障
4.1.1 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在農業(yè)局和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相關鄉(xiāng)鎮(zhèn)農服站及單位技術人員為成員的工作組。同時,安排了一定的工作經費,明確了工作目標、范圍和內容,從而保障了推廣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有步驟的開展。
4.1.2 強化宣傳,抓好培訓工作
由于綠色防控不同于常規(guī)的技術推廣工作,針對其具有技術性強、操作難度大、廣大農民和基層干部認識不足等特點,技術人員走到哪綠色防控知識就帶到哪,讓農民懂得和接受綠色防控技術,讓社會各界了解和重視綠色防控,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共舉辦了專題技術講座18場,現(xiàn)場培訓會23場,受訓人數(shù)4 510人次,發(fā)放綠色防控技術資料4 510份。
4.1.3 積極爭取,增加經費投入
為了綠色防控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其應用率,積極爭取項目,每年縣財政都安排一定的資金來做綠色防控工作,用于綠色防控物資補貼,減輕了農民一次性投入的經濟負擔,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為今后更好的推廣綠色防控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4.2 技術措施
4.2.1 物理誘控技術的推廣應用
(1)推廣應用頻振式殺蟲燈。在3個茶園和2個果園重點推廣頻振式殺蟲燈,防治各種果園害蟲,根據(jù)實地情況,統(tǒng)一以距地面高度1.5 m,每2 hm2左右安裝1盞殺蟲燈的要求,全縣共推廣了40盞殺蟲燈,輻射面積達513.33 hm2左右。
(2)在蔬菜上重點示范推廣使用10 cm×20 cm的黃(藍)誘蟲板,防治各類蔬菜害蟲,以每667 m2插30張,50 d更換一次的統(tǒng)一標準,近幾年全縣共推廣了10多萬張誘蟲板,防治面積266.67 hm2左右。
(3)在適宜時期開展性誘劑推廣技術,提高捕蟲率,減少蟲口基數(shù),減少用藥。
4.2.2 推廣應用生物防控和生態(tài)調控技術
利用天敵治蟲技術,生物多樣性控制技術,合理修剪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滋生。
4.2.3 推廣農業(yè)措施
建立間作、輪作制度、選用抗病良種和秸稈還田等技術。
4.2.4 推廣科學用藥技術
推廣低毒、高效環(huán)保型農藥,并指導農民把握好用藥時間、用藥標準、用藥方法和間隔以及如何輪換用藥等技術環(huán)節(jié)。做到安全用藥、精準用藥,達到既節(jié)省成本又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技術要求。
此外,要加強監(jiān)測預防,及時發(fā)布預警防控信息。
5 取得的成效
5.1 病蟲害損失率顯著下降
通過各種防控措施的落實,實施區(qū)域內病蟲害發(fā)生比往年和未實施區(qū)域明顯減少。
5.2 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
據(jù)實施綠色防控區(qū)域內農民的普遍反映,所涉及的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經農藥殘留檢測結果,茶葉、蔬菜和水果均不超標,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5.3 病蟲害防治成本大幅下降,防治效果明顯提高
一是節(jié)省了農藥和人工費:3個茶園和2個果園每667 m2節(jié)省農藥15~25元、節(jié)省人工費20~30元;所涉及的蔬菜種植基地每667 m2節(jié)省農藥約60元左右、節(jié)省人工費60元。二是減少了用藥量和用藥次數(shù):茶園和果園均減少2次以上用藥、少用50%左右的用藥量,防治效果達到95%以上。蔬菜基地減少3~4次用藥,比往年少用30%以上的藥量,防治效果達90%以上。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