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在農村教育戰(zhàn)線上不知不覺中已然度過了十幾個春秋;從事語文教學也有十來年了,伴隨著一輪又一輪的新課改,新理念的學習、實踐。有不少語文老師發(fā)出感慨:語文課越來越不知道怎樣教了,尤其是作文課,每當老師布置學生寫作文時,都會聽到一片哀嘆聲。即使教師寫作前有作文指導,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最后,在老師的威逼下交了作文,也是一些參差不齊,內容空洞的文章。那么,如何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通過閱讀能使學生的視野和感知世界的途徑日趨廣闊,有了“活水”,自然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閱讀可分為粗讀與精讀,粗讀可以讓我們更多更快地增加我們的知識容量,豐富我們的視野。而精讀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是經典文章,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反復品,從中汲取學生寫作道路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
一、在閱讀中學會選材
學生在寫作時,總不知道寫什么,其實,在他們的身邊發(fā)生了很多的事,只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去選擇材料。比如在閱讀《故鄉(xiāng)》一課時,引導學生概括少年閏土講述了哪幾件事?學生歸納: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師問:通過這幾件事,寫出了怎樣的農村少年形象?學生:寫出了閏土聰明能干、見多識廣、機智勇敢的形象。師:從課文的“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中可以知道還有其他事,為什么只寫這幾件事呢?作者就是選擇了能夠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形象。學生在閱讀《水滸傳》時,文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大都形象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武松就是通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松嶺”來體現(xiàn)他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俠義之士的形象,通過閱讀引導學生理解哪些事例是典型事例,哪些事例不典型,慢慢地學生對怎樣選擇典型事例有了比較深的認識。
二、在閱讀中學會細節(jié)描寫
許多同學在作文時,寫的一些事件內容空洞、干癟。如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時,只是反復強調他勤勞、堅強、精明等,但在文中又沒有具體的語句來體現(xiàn),寫人物外貌則千篇一律,沒有個性化的特征,寫一件事的過程要么寥寥幾筆概括,要么枯燥無味。那么如何讓學生寫的內容豐富呢?其實,這些都可以從閱讀中去汲取精髓。如在閱讀《孔乙己》這課時,對孔乙己作了這樣的描寫:“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边@段文字不難看出他生活貧困、受人欺凌、好吃懶做,極具個性。在閱讀《背影》這課時,引導學生注意父親的語言,如“不要緊,他們去不好”,就深切地體現(xiàn)父親對我的關愛。閱讀《羚羊木雕》去體會文中的對話,可感受到成功的對話對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態(tài)、情感及內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質,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一件事過程的描述,最為典型的莫過于魯迅《故鄉(xiāng)》中的雪地捕鳥那段,文章通過“掃、支、撒、拉、罩”這一系列動詞完整地表現(xiàn)了捕鳥的全過程;又體現(xiàn)了少年閏土的精明能干,通過閱讀去體會細節(jié)描寫對人物形象刻畫的重要,學生在寫作中就可以有所取舍來豐富文章內容。
三、在閱讀中學會仿寫
“模仿”是人類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文章素材進行“仿寫”,能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仿寫”可從我們熟悉的容易掌握的“仿語言(句子)”、“仿描寫方法”、“仿結構布局”等方面入手。1、語言模仿:仿辭、仿形。如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寫一段景物。2、仿描寫方法:在《故鄉(xiāng)》一文中作者描寫少年閏土的特點,不但抓住少年閏土的外貌、行為、語言等外在特點,還選取了典型事例揭示少年閏土的內在特點:知識豐富,聰明能干,活潑可愛。那么我們筆下的人物除了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之外,還要通過典型事件去揭示他的內在特點。3、仿句子的結構:《看云識天氣》一文第一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像……,像……,有時……?!边@一句式寫出了云的姿態(tài)萬千、變化無常??梢宰寣W生運用這些句式選擇自己熟悉的家鄉(xiāng)的景物仿寫一兩個句子?!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苯浀湮恼率且淮藏S富的石油寶藏,用好“仿寫”這一鉆井,能鉆出“學生寫作”所需要的石油,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照波,教師,現(xiàn)居湖南宜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