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清
中國有位陸令壽先生,他生在江蘇,現(xiàn)在湖北工作,是個愛寫文章的官員。令政府欣慰的是,他沒有因為愛寫文章而影響政務。令百姓欣慰的是,他沒有用作報告的方式寫文章。
作報告,很多人不喜歡聽。但是,如果報告作得好,有真材實料,其實是一個很實用的文體。
今天,我就用作報告的方式,來評論陸先生所著一本叫《遠行,給你一個故事》的散文集。朋友們,關于這本書,我想講三點。
第一點:從行文風格來說,行文灑脫隨意,不做作。文章有了這個特點,讀者就會感覺很放松,很舒服。如此一來,讀書就真正成了享受。
第二點:從內(nèi)容包容性來說,胸懷情趣都很大,很包容。
散文,無論是狀物寫景還是抒情記事,首先是人文。離開人,散文也就沒有了神。在書中,作者寫到了與很多人的相遇。從與國內(nèi)文友的風雅聚會,到與國外司機的嬉笑調(diào)侃;從與淳樸的少數(shù)民族導游一見如故,到與設計出“一個叫春的城市”廣告語的官員同桌而飲,顯示出大志趣和大包容。
第三點:具體內(nèi)容來說,有歷史,有典故,有人物,是本很有意思的書。
比如書中對杏花村真實落點的解讀,讓讀者知道了杜牧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并非在山西,而是在湖北或者安徽。類似這樣的篇章,可以讓讀者理清誤解,給人新知;對外國旅游的知識,不僅有助于未來去外國的讀者玩得更盡興,還能提前了解到外國人的性格特點和風俗習慣。
散文,寫得讓人讀起來很舒服,已經(jīng)不容易。而在讀得很舒服的同時,還能吸取到新知,就更不得了了。
我的報告就要作完了,不好的是,通過寫這個報告,我突然有了當大官的癮。想封賞作者,可是怎么封賞呢,我畢竟不是比他更大的官,不能給陸先生提官職,也沒有錢給他發(fā)獎金。那么,不管陸先生是否愿意,我從一個人民的立場,封他是個不得了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