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瑩
【關鍵詞】地理課堂 學習興趣
地理現象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7A-
0117-01
地理教學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學生更好地學好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素質、開拓思維、實現全面發(fā)展,是值得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探討的問題。下面筆者對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談一些看法。
一、巧設問題,解答疑惑
沒有問題便沒有思考,沒有思考便沒有人的想象、直覺、靈感等學習的動力。因而,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置問題,最好能將一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內容設計成若干個問題,讓學生以自習的方式查找答案,從而促進學生自覺看書、獨立思考。例如,在講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世界的人種》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各種不同人種的照片,然后提問:“看了這些照片,大家有沒有發(fā)現照片中的人物屬于什么人種?”“各人種有些什么特點?”“我們屬于什么人種?”“你們是根據什么來劃分不同的人種?”向學生提這些問題,既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又能增強學生學習世界人種知識的欲望。然后,教師還可以把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設置為如下問題:1劃分人種的依據是什么?2請同學們指出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地區(qū)。3美國為什么有那么多黑人,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4不同人種的膚色有比較大的差異,這是怎樣形成的?不同的人種有沒有優(yōu)劣之分?學生通過看書、比較,很容易就掌握這節(jié)課的內容。此外,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來完成。這樣做,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比教師單純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利用地圖,理解知識
地圖是地理科特有的教具,是特殊的地理教科書。地圖中包含了許多地理知識,它是學生認識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地圖來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地理知識,在擴大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講湘教版八年級下冊《鐵路運輸》一課時,筆者先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讀圖知識看地圖冊,找出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鐵路樞紐。接著,讓學生用一張白紙畫出我國主要鐵路的簡圖,并標出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從而便于學生熟悉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然后,讓學生發(fā)言、討論,教師總結學生的發(fā)言,進一步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地圖來學習,如鐵路干線較多,應分清鐵路的方向;東西干線、南北干線各是什么……通過看地圖、畫地圖,學生熟悉了我國的鐵路分布。最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如下問題:1假設從南寧乘火車去北京旅游可以走哪些鐵路線?會經過哪些省份和哪些地區(qū)?如果從南寧乘火車去烏魯木齊走哪些鐵路線路程最短?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地圖的興趣,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學到有用的地理。
三、課內活動,提高興趣
新課改重點強調教、學、做合一,讓學生親自去實踐、去發(fā)現、去體驗,做到學以致用。因此,在地理的課堂教學中要開展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活動,使學生學到有用的地理。如拼圖比賽、分組討論、問答競賽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可以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了湘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的行政區(qū)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競猜我國各省區(qū)的輪廓,讓學生熟悉我國各省區(qū)的輪廓,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拼圖比賽。方法是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課前每個小組用泡沫紙按一定的比例尺將我國政區(qū)圖中各個省份的輪廓剪好,并且把這些輪廓圖混淆起來,然后每一組派出一名裁判員進行發(fā)令和裁決,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看看哪一組同學拼的中國政區(qū)圖又快又準確。這樣的活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教材中的很多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運用地理知識來解釋這些現象的原因,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近幾年來我國發(fā)生了幾次比較大的地震,如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這些地震造成了很多人員傷亡,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給那里的人們帶來了無比的傷害和痛苦。那么,地震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地震前會有些什么異常的現象?它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有多大呢?它能否進行預報呢?當地震發(fā)生時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對于這些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討論,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然后,教師再進行總結,讓學生了解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分布有什么特點,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熟悉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我保護措施。最后,教師給出地震發(fā)生時的位置,讓學生模擬做出不同的自我保護措施。學生對于這樣“學以致用”的地理學習很是興奮,學習興趣濃厚。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只有做到如上四點,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