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芬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拓展批改途徑 提高寫作能力
何芬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英語作文批改一直是英語教學中令人“頭疼”的一項工作。就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作文批改談幾點體會。
英語作文批改;拓展途徑;寫作能力
有的教師在批改過程中“面面俱到”,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事倍功半”“吃力不討好”。有的教師則由于批改工作量太大而“敷衍了事”“誤人子弟”。那么,如何進行作文批改,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呢?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直接批改是最主要的、最常見的方法。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的作文也是如此,錯誤在所難免。對這些錯誤的批改,教師要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處,以免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影響其學習情緒、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一般說來,一篇150詞左右的習作,畫出的錯誤在6~7處。所以,我們要做到“因錯而異”。對于超出學生現(xiàn)有語言能力的錯誤可暫時“視而不見”,對于學生不該犯的錯誤則要“嚴打”。同時,教師在批改作文時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人而異。也就是說,對語言能力強的學生可從嚴批改;反之,則可從寬批改。
此外,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批改符號。如,波浪線表示好的句型結構或詞匯;大叉表示嚴重的語法錯誤(包括句子結構錯誤、時態(tài)語態(tài)錯誤等);圈圈表示拼寫錯誤;問號表示邏輯錯誤;下劃線表示搭配不當?shù)?。讓學生看見符號就能知道自己錯在哪一方面,明確訂正方向。
第三,批改完后,教師千萬不要忘了酌情打分并寫出針對性較強的評語。一方面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這有助于學生了解自己現(xiàn)有的寫作水平并確定以后努力的方向;同時還可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批改作文的認真勁,從而引發(fā)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拉近師生距離。
最后,教師還應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整理、歸納,把普遍錯誤列在黑板上,及時作好分析、講評工作,以幫助學生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批改效果。同時,把學生所寫的佳句也可羅列下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寫作熱情。
面批是師生間面對面的互動交流活動,是師生共同發(fā)現(xiàn)習作亮點、尋找習作錯誤、剖析錯誤根源、尋求解決對策的一種批改方式。面批可以幫助學生更直接、具體地了解他們在習作中所犯的錯誤,使學生更及時、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問題以及注意事項等。同時,由于采用面批的形式,教師無需把學生習作中的錯誤都用紅筆畫出來,而可采取當面糾錯的方式,學生不會有太多的挫敗感。其實,面批的過程是一次輔導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一起面對面分析其習作中的錯誤、剖析原因,在教師的指點下,以最快的速度改正錯誤,規(guī)范表達。面批可以分成兩種:
1.個別面批
在批改作文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某個或某些知識點上頻頻犯錯,“屢教不改”。針對這種情況,我會采用個別面批的形式,請學生到辦公室,和他們一起交流,了解根源,使他們“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在他們的腦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犯類似語言錯誤的頻率也會大大降低。
2.多人面批
現(xiàn)在的教師教學負擔重,個別面批無疑會增加很多工作量。于是我將學生平時習作中的常犯錯誤記錄下來并根據錯誤類別把學生分成幾組。必要的時候就把學生一組組集中起來,讓大家一起討論、分析、暢所欲言,有助于對錯誤的深刻理解。
總之,面批是進行個別化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面批符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學習反饋。
課堂集體批改是一種由教師宏觀調控、學生積極參與的批改方式,它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可以先把學生犯的具有共性的錯誤收集起來,把它們編成一篇“典型例文”,在課前寫在黑板上,吸引學生注意。然后,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討論,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一起改正錯誤。當學生發(fā)現(xiàn)不了錯誤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提示;當學生不會修改錯誤時,教師要給出示范性糾正。一開始,我們可以在文章中標上錯誤符號,幫助學生明確錯誤所在。等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就無需加注符號了。每次修改完后,“典型例文”也就成為真正的范文。
實踐證明,集體訂正既能給乏味的寫作課增加趣味性,還能減輕學生的焦慮心情,有效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互相討論、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從而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避免下次重犯。由于這種批改模式并不是以個別學生的錯誤作為例子,而是針對全班學生,故而可操作更強,效果更好。因為受益的是整個班級,而不局限于個別學生。此模式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在批改過程中的指導和把關作用又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有些語言學家認為:教師不應“控制”整個糾錯過程,同學間互批作文就是一種有效的批改方式。由學生轉化為“老師”,不僅能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和責任感,還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潛能,培養(yǎng)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合作精神。同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教師的批改負擔。當然,互批應該在課外進行,這樣既能保證學生有充足的互批時間,又能避免占用學生過多的課堂時間。同時,教師還應注意每個學生的批改進度,及時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合作伙伴相互批改。一方面,互批可以讓學生獲得獨立思考、分析的機會;另一方面,互批能使學生學以致用,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批改中來,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在互批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展開討論,取長補短,從而增加寫作的樂趣,提高對寫作的熱情。當看到別人犯了和自己一樣的錯誤時,更容易發(fā)現(xiàn)并指出。當發(fā)現(xiàn)別人犯的錯誤后,無形中又會告誡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因此,同伴互批能產生良性循環(huán)效應,它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和交流活動,是合作學習的一部分。
總之,教師要不斷摸索,嘗試各種批改方法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增強寫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1]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M].London:Addison Limited Wesley Longman,1998.
[2]吳轉南.新課程觀念下作文批改的策略[J].新教育,2008(11).
[3]郭宏豐.英語作文批改三步曲[J].職教通訊,2001(11).
[4]殷鳳娟.英語作文批改方式效果的實證調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12).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