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冬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朱頂初級中學)
做學生的時候,老師的作文講評還記憶猶新,無非就是把優(yōu)秀的作文讀一讀罷了。現(xiàn)在我做老師了,作文講評也僅限如此而已,雖然自己也明白效果不好,但也苦于找不到有效的講評方法。
在2010 年的國培學習中,北京教育學院教授蘇立康在《寫作是對人生、社會、自然的表達》講座中播放了一段李鎮(zhèn)西的一段作文講評,我不禁眼前一亮:“這樣的作文講評真是太新穎了!”終于在網(wǎng)上找到了《感受愛心,注重細節(jié)》的作文視頻,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
首先,出示流程: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賞、出謀劃策、教師試筆、同齡人說。這六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內(nèi)涵豐富。
一、榜上有名:提名表揚25 人,表揚面很廣,從影片中看,全班約為40 人,這樣表揚面達60%以上,如果再加上后面片段欣賞里上講臺朗讀的學生,表揚面幾乎為100%了。這樣的作文課,相信學生都會想著上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佳作亮相:表揚2 名學生作文優(yōu)秀,并要求上臺朗讀,還循循善誘地采訪作者:
1.“你是怎么構(gòu)思的?”
2.“你認為哪點寫得好?”
3.“你認為哪點寫得不理想?”
從而引導學生說了作文的構(gòu)思過程,讓其他同學學習。
接著讓其他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對兩篇作文的看法,學生基本圍繞著兩點來說:有感情、描寫得好。此時,李老師不失時機地提問:“這兩篇作文為什么會成功呢,共同之處是什么呢?——因為有細節(jié)描寫!”很自然地引出本課主題,接著帶領學生細節(jié)復習描寫有哪些類別,指定學生回答。
三、片段欣賞:讓作文有亮點的學生也上來朗讀一下片段,這又是一種鼓勵和肯定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首先是李老師介紹一下作文的大概情節(jié),再請學生本人朗讀,既讓全班學生了解了大概內(nèi)容,又節(jié)約了時間。學生讀完后,又提問:“這是什么描寫?”從而讓學生判斷各類細節(jié)描寫(神態(tài)、行為、語言、動作、心理),并適當?shù)嘏e一兩個熟悉的例子,強化細節(jié)描寫的形式和作用。
四、出謀劃策:選一篇中等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全班學生修改。把事先準備好的作文發(fā)給每一位學生,讓大家討論,李老師也參與其中,聽聽學生的想法。然后提問:
1.“這篇文章值得肯定的有哪些?”
2.“你的修改意見是什么?”
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分析,由于是同學的作文,大家覺得沒什么距離感,很親切,生活經(jīng)歷也很相似,因此大家興致盎然,爭先恐后地發(fā)言,并時時激發(fā)學生的笑聲,絲毫沒有分析課文時的枯燥和乏味。最后,當然要聽聽作者的意見了,作者很開心地回答:“今天我是賺到了!”李老師又問:“你有什么不同意的?你是怎么考慮的?”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領悟,并要求回家再寫一遍。相信這位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提高一個層次。
五、教師試筆:老師親自寫一篇同題材的作文,與同學們分享。這里李鎮(zhèn)西老師寫的是《似夢非夢的童年往事》,在讀作文之前,李老師提出了問題:
1.表揚我寫得好的地方;
2.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3.探討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緊接著李老師深情地朗讀了自己的作文,沉浸在童年的回憶當中。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討作文的寫法。這是一篇回憶自己童年的作文,似乎老師也回到了童年,和學生變得一樣了,老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學生能看到老師親自寫作文,似乎有說不出的興奮。學生大膽地評論老師的作文,師生共同修改、體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其中的精華,掌握了細節(jié)的寫法。
六、同齡人說:把其他學校的同題材的優(yōu)秀作文拿來與學生交流,學習他們的寫法。李老師讀的是《愛的回憶》。拿出別的學校的作品,又一次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一次強化了學習的目標,鞏固了教學內(nèi)容。
總之,這堂課,環(huán)環(huán)精彩,環(huán)環(huán)有新意,環(huán)環(huán)吸引注意力,師生在愉悅中度過了兩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