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河北省任丘市石油分局油建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教師指導下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善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新型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獲取語言知識、運用語言技能,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筆者發(fā)現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較低,主要集中表現在:多數學生習慣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對教師過度依賴,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詳盡的學習計劃,不會依據其設立自己的學習目標;一些學生雖已意識到學習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但在學習過程中,只憑過去的經驗學習,不懂得記憶規(guī)律,總采取考前集中復習的方法;有的學生盡管有一定的糾錯意識,但缺乏主動監(jiān)控、調整英語學習過程的意識和能力,普遍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要改變這些現狀,除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中學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獨立、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活動的能力,它是通過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等元認知策略實現的。其特點是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目標明確,能選擇適合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自覺應用規(guī)劃、監(jiān)控、評價、矯正等認知策略。其行為表現為:課前充分預習;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英語教學活動;課后自覺完成作業(yè),主動反思自己的學習,客觀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并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利用各種學習資源攝取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自學能力。
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不斷調整自己學習策略的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的角色觀念。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過分依賴教師、依賴課本,并以考試為最終目的,學生英語學習普遍缺少積極性、主動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自主學習客觀上要求學生從單純的學習者轉變?yōu)閷W習的計劃者、制定者、評價者和管理者。自主學習也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改變教學觀念:從單純的講授者轉變?yōu)榻M織者、啟發(fā)者、監(jiān)控者、評價者。為此,教師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獨立的、自主的、有效的學習者。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相互作用的。即強烈的學習動機能促進外語學習,而成功體驗有助于保持甚至生成新的學習動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樹立信心,展示成功。教師在英語任務活動中,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問題的設計和學習活動的難度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使他們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機制,實現自主學習。
中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從依賴逐步走向獨立的過程。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的關鍵。教師應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多層面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自主性。
(1)學習目標與計劃
明確學習目標,可以使學生確定總的學習任務。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學期學習的總目標、任務、要求,內容、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安排。每一學期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步驟和目標,務必確保學習目標的內容具體化、目標的可行性和個性化。
(2)課前預習
預習新課實際上是綜合運用已有的英語知識、技能,對新的語言學習材料進行感知、分析、判斷、思考,理解、記憶的過程,也是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前的預習是上好課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準備。
(3)課上活動
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上要有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帶著新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在課前自學中弄不懂的問題集中注意力,有意識、有目的地認真聽課;其次,要指導學生將自己預習時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師所講的進行比較,積極思考,提出質疑并糾正錯誤。同時要認真記要點、重點,及時做好筆記。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創(chuàng)造和把握學習英語的機會,積極回答問題,合作交流思想及主動參與課堂的各項教學活動。
(4)課后復習與自我評價
課后,對所學內容學生能主動復習,并及時進行整理和歸納,進一步消化理解、鞏固記憶,把所學的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及時復習能夠減少遺忘,加深和鞏固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效地掌握語言新知識,以達到靈活運用語言技能的目的。
總之,引導中學生“善學”“會學”,培養(yǎng)其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目標。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實現角色的轉變,幫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善于質疑問難,真正成為個性充分發(fā)展的學習的主人,從而實現中學英語教學的總目標。
[1]戴軍熔.普通高中學生英語自主性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05).
[2]吳穎.翻轉課堂模式下英語自主學習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