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丹
(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高中)
情感可以反映出人體對待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并且可體現出具體的行為。作為一種信號,情感可以對人類精神進行相應的調解,起到動力的作用。它對人類的認知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發(fā)展人類的認知。保持積極的情感可以調動歌唱者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其想象能力、空間思維。作為一門藝術,歌唱富有表現力,反映出人的心靈,情感既是它的內容,又能體現出它的本質。情感在歌唱訓練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它可以說起到主導作用。如果歌唱者情緒不佳,那么歌唱就表現不出激情,聲音就沒有活力,很難發(fā)出高聲。因此,聲樂技巧的訓練離不開情感,人體的大腦控制各發(fā)聲器官,進行協(xié)調合作才能創(chuàng)造出藝術。
作為一門藝術,歌唱的情感最為豐富,最能反映出人類的內在心靈,人類通過歌唱聲音喚醒人類的精神,升華人類的價值,通過獨特的藝術體現出歌唱的價值。人類通過歌唱形式不斷地追求自我,創(chuàng)造價值,升華情感。歌唱是由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構成,最為關鍵的是情,它引領著整個歌唱的進行,作為聲音的靈魂而存在。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指出:“藝術的精髓并不是技術而是心靈,一旦心靈可以毫無障礙地自由表達,便能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音樂效果?!?/p>
只有教學體現出藝術性,才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歌唱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融入情感,無論是教學還是實踐都必須落實到位。教師在聲樂教學中選擇的練聲區(qū)最為關鍵。它是進行聲樂表演的準備,還是教師對學生聲音訓練的方式。一般,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練聲曲進行選擇,做到因材施教,重點考慮歌唱技巧,因此通常會相對單調。
聲樂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知識經驗構成了歌唱技巧的基礎,歷經一遍一遍的反復實踐鞏固歌唱技巧。只有長時間堅持不懈的練習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不斷的積累經驗,進行總結才可以提高歌唱水平。聲樂教師不但要在課堂上訓練學生,還要盡量地給予學生真正實踐的機會。通常,可組織學生參加聲樂觀摩課,參加大型晚會等。如此,通過學習,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刺激學生追求優(yōu)美的音樂。
每個人自生下來就擁有了嗓音,而通過后天的訓練才能使唱歌更為動聽。對人體嗓音功能采取綜合性的方法進行訓練得到歌唱。人體的不同發(fā)聲器官通過協(xié)調合作表現出歌唱,但如何協(xié)調,處于什么狀態(tài)是外界看不清也摸不清的,它是通過音樂老師向學生傳授自身的歌唱經驗、技巧、發(fā)聲感受,學生協(xié)調自身的發(fā)聲器官進行歌唱。老師來綜合分析學生的歌聲,運用教學對學生的歌唱方式進行不斷的調解,對發(fā)聲機體不合理處進行糾正,確保學生可以使用合理的歌唱方法歌唱。
聲樂結合了音樂、歌唱技巧以及詩歌。只有運用正確的發(fā)聲技巧,擁有足夠的情感體現,自身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蘊,才可以進行一場優(yōu)秀的演唱。所以,對音樂教師來說,首先應改變重技輕藝的錯誤觀念,努力培養(yǎng)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包括在文學上、語言上、美學上、詩歌上等各方面,圍繞著音樂,形成綜合性、一體化的教學理念。音樂是藝術的分支,組成了音樂藝術。教師需重視對學生音樂意向的培養(yǎng),通過長期不斷的教學實踐,經過音樂藝術訓練,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提高文化水平,在歌唱中更有利于體現出聲樂藝術。
通過發(fā)聲練習,歌唱者可以從一系列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中尋找到自身對聲音的需求。循序漸進、有規(guī)律地進行發(fā)聲練習可對歌唱者的相關器官的協(xié)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改善人體的生理功能,確保歌唱發(fā)聲更有利于表現出歌唱者的演唱水平,體現出演唱效果。
當然如果只重視情緒、心理等方面的訓練,忽視肌肉的訓練也是不對的。任何情緒、心理的變化都將通過肌肉等具體的變化體現出來。所以技術訓練的本質就是通過肌肉等物質方面的訓練實現情緒和心理的調整,達到提高技術能力的作用。
[1]張凱.音樂心理.西南師大出版社,2001.
[2]章志光.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